【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骨混凝土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及弧形护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的基坑支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骨混凝土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及弧形护具。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深基坑支护大多采用咬合桩+内支撑或咬合桩+锚索的形式,因为混凝土咬合桩有一个优点是不仅作为支护桩使用而且具有良好的截水效果。通常有钢筋笼的桩称为荤桩,两个荤桩之间布置一条素混凝土的桩称之为素桩,打桩时荤桩和素桩间隔布置、先打两条素桩再打之间的荤桩,使之相互咬合在一起,形成一道混凝土连续墙,既当支护又可以截水,但钢筋笼的价格相对较高,并且钢筋笼入桩后就不能再取出,这样导致工程花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钢骨混凝土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及弧形护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骨混凝土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包括由若干个依次交替排列且互相咬合的荤桩及素桩构成的咬合桩,所述咬合桩是通过在所述素桩桩孔内反复安拆弧形护具并在所述荤桩桩孔与素桩桩孔内插入H型钢骨来完成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骨混凝土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包括由若干个依次交替排列且互相咬合的荤桩(A)及素桩(B)构成的咬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是通过在所述素桩(B)桩孔内反复安拆弧形护具(C)并在所述荤桩(A)桩孔与素桩(B)桩孔内插入H型钢骨(3)来完成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骨混凝土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包括由若干个依次交替排列且互相咬合的荤桩(A)及素桩(B)构成的咬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是通过在所述素桩(B)桩孔内反复安拆弧形护具(C)并在所述荤桩(A)桩孔与素桩(B)桩孔内插入H型钢骨(3)来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混凝土咬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荤桩(A)与素桩(B)咬合部位的一侧弧度制造弧形钢模板(1),将两个弧形钢模板(1)通过钢板条(2)连接起来以形成弧形护具(C);
2)测量确定桩位,钻孔形成第一素桩(B1)桩孔并在其内部吊装弧形护具(C),使所述弧形护具(C)的两个弧形钢模板(1)的圆心分别与所述第一素桩(B1)桩孔相邻的荤桩(A)桩孔的圆心重叠,向所述第一素桩(B1)桩孔中的弧形护具(C)中灌注混凝土形成第一素桩(B1);
3)钻孔形成第一荤桩(A1)桩孔并在其内部灌注混凝土形成第一荤桩(A1),所述第一荤桩(A1)位于所述第一素桩(B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素桩(B1)的一侧咬合;
4)钻孔形成第二素桩(B2)桩孔并在其内部吊装弧形护具(C),使所述弧形护具(C)的两个弧形钢模板(1)的圆心分别与所述第二素桩(B2)桩孔相邻的荤桩(A)桩孔的圆心重叠,向所述第二素桩(B2)桩孔中的弧形护具(C)中灌注混凝土形成第二素桩(B2);
5)钻孔形成第二荤桩(A2)桩孔并在其内部灌注混凝土形成第二荤桩(A2),所述第二荤桩(A2)位于所述第一素桩(B1)以及第二素桩(B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素桩(B1)及第二素桩(B2)咬合;
6)钻孔形成第三素桩(B3)桩孔,拔出所述第一素桩(B1)中弧形护具(C),在所述第一素桩(B1)、第一荤桩(A1)中插入H型钢骨(3),并将所述弧形护具(C)吊装到所述第三素桩(B3)桩孔中,向所述第三素桩(B3)桩孔中的弧形护具(C)中灌注混凝土;
7)重复步骤2至步骤6直至按设计图上的咬合桩全部施工完成。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轩,龚庆中,刘伟宗,张申坤,汪阳,黄益家,王骄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