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包括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之间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包括一体制成的宽缝和窄缝;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顶面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上挂接有工型受力座;所述窄缝顶面设置有凸型座;所述凸型座两侧与宽缝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宽缝上部两侧正对或交错设置有一排限位筋;所述宽缝下部内两侧浇筑有铰接座;两所述铰接座上分别铰接有连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整个工型受力座能够完成弹性支撑,支撑强度高,且在桥梁伸缩缝伸缩时,通过平移和弹性压缩方式进行释压和抗拉;同时利用限位筋能够对工型受力座进行受拉不受压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桥伸缩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属于路桥伸缩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是道路交通必不可少的设施,为保证在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与徐变、以及荷载作用等因素影响下,桥跨结构能够按静力图式自由地变形,并保证车辆平稳通过,应在两相邻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背墙之间设置伸缩缝,并在伸缩缝处设置伸缩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906488.7,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其采用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和桥体固定连接,达到防止桥头跳车情况发生的效果;但此类结构能够实现抗伸缩,但其抗压能力一般,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整个工型受力座能够完成弹性支撑,同时利用限位筋能够对工型受力座进行受拉不受压限位。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包括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之间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包括一体制成的宽缝和窄缝;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顶面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上挂接有工型受力座;所述窄缝顶面设置有凸型座;所述凸型座两侧与宽缝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宽缝上部两侧正对或交错设置有一排限位筋;所述宽缝下部内两侧浇筑有铰接座;两所述铰接座上分别铰接有连板;所述连板另一端均穿接到主轴;所述主轴两端旋接有限位螺母;所述主轴于连板之间套接有滑杆和十字形的凸柱;所述滑杆于主轴下部一体制成有限位柱;所述滑杆穿过凸型座并延伸至窄缝,且其底部旋接有限位螺母;所述窄缝内侧设置有弹性柱;所述滑杆穿入弹性柱;所述滑杆于限位柱和凸型座之间设置有下弹性件;所述凸柱顶部套接有上弹簧件;所述上弹簧件外部套接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顶部固定于工型受力座底部;所述工型受力座内两侧卡接有上受力直梁;所述上受力直梁上开设有一排与限位筋卡接的直角槽;所述凸型座两侧顶面贴合有下受力直梁;所述上受力直梁和下受力直梁之间固定有受力柱;所述工型受力座两侧下部开设有一排与受力柱活动卡接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上受力直梁和工型受力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板;所述凸型座和下受力直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板。进一步地,所述下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簧阻尼器。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缝其伸缩过程如下:当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向伸缩缝一侧运动或远离时,两铰接座上的连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其相互接近时,连板带动主轴上顶,从而将上弹簧件被压缩,上顶时,将工型受力座上顶;由于限位筋的限制,且工型受力座与上受力直梁卡接,从而对整个工型受力座限制,使其顶面与桥梁处于平面状态;其通过上弹簧件的压缩段压缩,抵消桥梁其伸缩缝运动量;相互靠近或远离时,下受力直梁、上受力直梁和受力柱都进行水平滑动,即下受力直梁在凸型座上滑动,上受力直梁在工型受力座上滑动,受力柱在工型受力座其卡槽内滑动;当工型受力座受力时,下受力直梁、上受力直梁和受力柱形成对工型受力座的两侧支撑体,铰接座、连板、主轴、滑杆和凸柱形成对工型受力座的底面中部支撑体;中部支撑体支撑时,滑杆上的下弹性件和凸柱上的上弹簧件分别进行释压;从而使桥梁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支撑时,连板和宽缝形成整个弹性支撑。进一步地,所述工型受力座受到顶面压力时,限位筋不受力。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整个工型受力座能够完成弹性支撑,支撑强度高,且在桥梁伸缩缝伸缩时,通过平移和弹性压缩方式进行释压和抗拉;同时利用限位筋能够对工型受力座进行受拉不受压限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受力直梁、下受力直梁和受力柱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型受力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铰接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包括第一桥梁1和第二桥梁2;所述第一桥梁1和第二桥梁2之间设置有伸缩缝3,所述伸缩缝3包括一体制成的宽缝31和窄缝32;所述第一桥梁1和第二桥梁2顶面开设有顶槽4;所述顶槽4上挂接有工型受力座5;所述窄缝32顶面设置有凸型座6;所述凸型座6两侧与宽缝3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宽缝31上部两侧正对或交错设置有一排限位筋7;所述宽缝31下部内两侧浇筑有铰接座8;两所述铰接座8上分别铰接有连板9;所述连板9另一端均穿接到主轴10;所述主轴10两端旋接有限位螺母;所述主轴10于连板之间套接有滑杆11和十字形的凸柱12;所述滑杆11于主轴下部一体制成有限位柱13;所述滑杆11穿过凸型座6并延伸至窄缝32,且其底部旋接有限位螺母14;所述窄缝32内侧设置有弹性柱15;所述滑杆11穿入弹性柱15;所述滑杆11于限位柱和凸型座之间设置有下弹性件16;所述凸柱12顶部套接有上弹簧件17;所述上弹簧件17外部套接有弹簧套18;所述弹簧套18顶部固定于工型受力座5底部;所述工型受力座5内两侧卡接有上受力直梁19;所述上受力直梁19上开设有一排与限位筋卡接的直角槽191;所述凸型座6两侧顶面贴合有下受力直梁20;所述上受力直梁19和下受力直梁20之间固定有受力柱21;所述工型受力座5两侧下部开设有一排与受力柱活动卡接的卡槽51。其中,所述上受力直梁19和工型受力座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板22;所述凸型座6和下受力直梁2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板23。所述下弹性件16为弹簧或弹簧阻尼器。所述伸缩缝其伸缩过程如下:当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向伸缩缝一侧运动或远离时,两铰接座上的连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其相互接近时,连板带动主轴上顶,从而将上弹簧件被压缩,上顶时,将工型受力座上顶;由于限位筋的限制,且工型受力座与上受力直梁卡接,从而对整个工型受力座限制,使其顶面与桥梁处于平面状态;其通过上弹簧件的压缩段压缩,抵消桥梁其伸缩缝运动量;相互靠近或远离时,下受力直梁、上受力直梁和受力柱都进行水平滑动,即下受力直梁在凸型座上滑动,上受力直梁在工型受力座上滑动,受力柱在工型受力座其卡槽内滑动;当工型受力座受力时,下受力直梁、上受力直梁和受力柱形成对工型受力座的两侧支撑体,铰接座、连板、主轴、滑杆和凸柱形成对工型受力座的底面中部支撑体;中部支撑体支撑时,滑杆上的下弹性件和凸柱上的上弹簧件分别进行释压;从而使桥梁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支撑时,连板和宽缝形成整个弹性支撑。其中,所述工型受力座受到顶面压力时,限位筋不受力。上述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之间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包括一体制成的宽缝和窄缝;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顶面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上挂接有工型受力座;所述窄缝顶面设置有凸型座;所述凸型座两侧与宽缝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宽缝上部两侧正对或交错设置有一排限位筋;所述宽缝下部内两侧浇筑有铰接座;两所述铰接座上分别铰接有连板;所述连板另一端均穿接到主轴;所述主轴两端旋接有限位螺母;所述主轴于连板之间套接有滑杆和十字形的凸柱;所述滑杆于主轴下部一体制成有限位柱;所述滑杆穿过凸型座并延伸至窄缝,且其底部旋接有限位螺母;所述窄缝内侧设置有弹性柱;所述滑杆穿入弹性柱;所述滑杆于限位柱和凸型座之间设置有下弹性件;所述凸柱顶部套接有上弹簧件;所述上弹簧件外部套接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顶部固定于工型受力座底部;所述工型受力座内两侧卡接有上受力直梁;所述上受力直梁上开设有一排与限位筋卡接的直角槽;所述凸型座两侧顶面贴合有下受力直梁;所述上受力直梁和下受力直梁之间固定有受力柱;所述工型受力座两侧下部开设有一排与受力柱活动卡接的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之间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包括一体制成的宽缝和窄缝;所述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顶面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上挂接有工型受力座;所述窄缝顶面设置有凸型座;所述凸型座两侧与宽缝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宽缝上部两侧正对或交错设置有一排限位筋;所述宽缝下部内两侧浇筑有铰接座;两所述铰接座上分别铰接有连板;所述连板另一端均穿接到主轴;所述主轴两端旋接有限位螺母;所述主轴于连板之间套接有滑杆和十字形的凸柱;所述滑杆于主轴下部一体制成有限位柱;所述滑杆穿过凸型座并延伸至窄缝,且其底部旋接有限位螺母;所述窄缝内侧设置有弹性柱;所述滑杆穿入弹性柱;所述滑杆于限位柱和凸型座之间设置有下弹性件;所述凸柱顶部套接有上弹簧件;所述上弹簧件外部套接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顶部固定于工型受力座底部;所述工型受力座内两侧卡接有上受力直梁;所述上受力直梁上开设有一排与限位筋卡接的直角槽;所述凸型座两侧顶面贴合有下受力直梁;所述上受力直梁和下受力直梁之间固定有受力柱;所述工型受力座两侧下部开设有一排与受力柱活动卡接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桥头跳车的路桥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受力直梁和工型受力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板;所述凸型座和下受力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士玉,邱涛,张文娟,李伟,姚久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