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沉积防护涂层
,具体地说是一种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钛合金因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是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必须使用的材料。然而,钛合金耐磨性能较差,高速运转时表面极易形成擦伤;此外,钛合金导热系数较低,温度较高易氧化,一旦发生钛火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目前,在钛合金部件上制备封严防护涂层是防钛火、增强其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能的有效途径。对比国、内外相关封严涂层的制备技术,电镀法具有合成温度较低、操作方便,对工件的尺寸和形状限制小等优势,适用于镀制复杂形状的压气机叶片。但由于钛是热力学不稳定的金属,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对涂层性能影响很大。因此,需对钛合金基体表面进行镀前预处理,而预处理的关键是在其表面形成适宜的“活性膜”。目前,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活化膜的方法中,氢化钛膜法是研究较为成熟、应用较多的方法。但电镀氢化钛活化膜法在制备过程中需用氢氟酸、氟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镀前预活化+带电入槽”的工艺在基体上制备纯镍活化层;然后利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cBN/Ni-Mo涂层,最后对沉积态涂层进行热处理;cBN/Ni-Mo涂层的表面结构包括Ni相和立方氮化硼,同时Ni晶格中固溶Mo原子形成Ni-Mo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镀前预活化+带电入槽”的工艺在基体上制备纯镍活化层;然后利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cBN/Ni-Mo涂层,最后对沉积态涂层进行热处理;cBN/Ni-Mo涂层的表面结构包括Ni相和立方氮化硼,同时Ni晶格中固溶Mo原子形成Ni-Mo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体为钛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i-Mo合金中,Ni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为75~90%,Mo的原子百分含量1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BN颗粒的粒径范围为80~1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态涂层经热处理后,获得高硬度耐磨耐温的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其中,防护涂层的结合力采用拉伸试验的方法进行测试,防护涂层的结合力范围为50~55MPa;防护涂层在常温下的摩擦系数为0.3~0.6,防护涂层显微硬度为800~1100HV。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cBN/Ni-Mo钛合金叶片叶尖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过程:沉积前需对钛合金基材进行预处理,具体为:首先用240#、400#、600#、800#砂纸依次对基体进行打磨,然后对基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接着先用丙酮超声清洗10~20min,再用酒精漂洗后烘干;
(2)采用“镀前预活化+带电入槽”工艺沉积镍活化层,工艺参数为:镀前利用15~25vol%盐酸刻蚀清洗钛合金基片30~60s;然后将基片连接到电源负极,通电后将基片放入瓦特液镀槽中沉积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刘燚栋,李文赫,刘溅洪,裴志亮,宫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