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铸锭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69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疗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铸锭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真空自耗凝壳炉内放入钛棒、锆棒和铝硼稀土棒,然后根据真空自耗凝壳炉坩埚尺寸大小,确定自耗电极直径,根据坩埚熔容量确定自耗电极长度,用等离子氩气保护焊接组装电极;组焊好的自耗电极装夹在电极杆上,把耐热铸铁制造的铸锭模具放入炉中,装夹对正,然后关闭炉门,抽真空,熔炼电流和电压根据炉型大小和电极尺寸确定,保证完整熔化完整个自耗电极,然后翻转坩埚,浇铸铸锭,破真空,出炉;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原方案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加入微量的细化晶粒元素B和稀土元素,运用独有的熔炼铸锭制造工艺,制造成分均匀,无各类偏析的优质铸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铸锭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疗金属材料制造
,具体为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铸锭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钛及其合金以其与人体骨相近似的弹性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在生物环境下优良的抗腐蚀性等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最初应用于临床的钛合金主要以纯钛和Ti-6Al-4V为代表,纯钛在生理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但其强度较低,耐磨损性能较差,限制了它在承载力较大部位的应用,目前主要用于口腔修复及承载较小部分的骨替换,Ti-6Al-4V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加工性能,这种合金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广泛用作外科修复材料,如髋关节膝关节等,同时在临床上也被用作股骨和胫骨替换材料.但这类合金含有Al和V两种元素,V被认为是对生物体有毒的元素,其在生物体内聚集在骨、肝、肾、脾等器官,毒性效应与磷酸盐的生化代谢有关。为了避免V元素的潜在毒性,80年代中期两种新型α+β型医用钛合金Ti-5Al-2.5Fe和Ti-6Al-7Nb在欧洲得到了发展。这类合金的力学性能与Ti-6Al-4V相近,在此类合金中以Fe和Nb取代了毒性元素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铸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原料准备:在真空自耗凝壳炉内放入钛棒、锆棒和铝硼稀土棒,然后根据真空自耗凝壳炉坩埚尺寸大小,确定自耗电极直径,根据坩埚熔容量确定自耗电极长度,用等离子氩气保护焊接组装电极;/n步骤二:真空自耗凝壳炉熔铸:组焊好的自耗电极装夹在电极杆上,把耐热铸铁制造的铸锭模具放入炉中,装夹对正,然后关闭炉门,抽真空,熔炼电流和电压根据炉型大小和电极尺寸确定,控制熔炼坩埚冷却水压力、流量,控制熔炼时间和速度,保证完整熔化完整个自耗电极,然后翻转坩埚,浇铸铸锭,钛合金铸锭炉冷至200℃以下,破真空,出炉;/n步骤三:母合金铸锭检查:真空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铸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准备:在真空自耗凝壳炉内放入钛棒、锆棒和铝硼稀土棒,然后根据真空自耗凝壳炉坩埚尺寸大小,确定自耗电极直径,根据坩埚熔容量确定自耗电极长度,用等离子氩气保护焊接组装电极;
步骤二:真空自耗凝壳炉熔铸:组焊好的自耗电极装夹在电极杆上,把耐热铸铁制造的铸锭模具放入炉中,装夹对正,然后关闭炉门,抽真空,熔炼电流和电压根据炉型大小和电极尺寸确定,控制熔炼坩埚冷却水压力、流量,控制熔炼时间和速度,保证完整熔化完整个自耗电极,然后翻转坩埚,浇铸铸锭,钛合金铸锭炉冷至200℃以下,破真空,出炉;
步骤三:母合金铸锭检查:真空自耗凝壳炉熔铸的钛合金母合金铸锭需表面清理,扒皮,取样分析化学成分;
步骤四:二次真空自耗炉熔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钛合金铸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钛棒的纯度为99.9%,锆棒的纯度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核舰航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