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杀菌-释放”多功能响应的抗菌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表面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污-杀菌-释放”多功能响应的抗菌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凝胶是被溶剂溶解的大分子网络,是一种能够在溶剂中溶胀并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交联软颗粒,一般粒径为50纳米至数微米之间。它们是独特的系统,与常见的胶体(如刚性纳米颗粒,柔性大分子,胶束或囊泡)明显不同,微凝胶网络的大小在几微米到纳米的范围内(有时称为“纳米凝胶”)。在塌陷状态下,它们可能类似于硬胶体,但仍然可以包含大量溶剂;当肿胀时,它们是柔软的,表面有绒毛,悬挂着链子。与线性和(超)支化聚合物不同的是,微凝胶中交联部分的存在提供了结构完整性。而且交联剂的含量可以控制微凝胶的行为更相似“胶体”还是更相似“大分子”。微凝胶的交联网络使其在柔软且多孔的同时仍具有稳定的结构,因此可以设计具有相同总化学组成而不同结构,并因为不同的结构可以具有不同性质的微凝胶。以两种单体为基础的微凝胶,比如具有统计空间分布的微凝胶,或具有核-壳或空穴-双壳形态的微凝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污-杀菌-释放”多功能响应的抗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采用响应性单体与抗污单体制备抗污-释放微凝胶球;/n(2)将步骤(1)的抗污-释放微凝胶球与儿茶酚类聚合物、F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抗污-杀菌-释放”多功能响应的抗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响应性单体与抗污单体制备抗污-释放微凝胶球;
(2)将步骤(1)的抗污-释放微凝胶球与儿茶酚类聚合物、Fe3+溶液共沉淀,得到所述“抗污-杀菌-释放”多功能响应的抗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杀菌-释放”多功能响应的抗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性单体包括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4-乙烯苯基)铵丙磺酸内盐中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杀菌-释放”多功能响应的抗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单体包括N-羟乙基丙烯酰胺、磺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羧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杀菌-释放”多功能响应的抗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性单体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4-乙烯苯基)铵丙磺酸内盐中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亲水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羟乙基丙烯酰胺、磺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羧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中任一种或多种。
技术研发人员:杨晋涛,毛世华,何晓敏,王晓宇,钟明强,陈枫,范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