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笔形修正带,包括头部,杆,隔层,收、送带轮及舌片;头部由两对半结构组成独立部件,并在其中设置送、收带轮及隔层顶部;头部形成卡位;杆空腔中装隔层下部;舌片位于杆中且与隔层连接;装配件包含连接环及两连接板;连接板两侧有边沿,且自身曲面向其两侧形成凸缘,相邻的边沿和凸缘构成凹槽;连接板形成卡扣,卡扣于侧面有作用部;杆空腔内壁有四根壁柱,壁柱于中间有凸坎,且杆侧面开有两通孔;装配件装在杆中,四根壁柱能进入各自对应凹槽,连接环可受到凸坎阻挡,两作用部分别从两通孔伸出,使装配件与杆固定;隔层通过其两侧分别沿两连接板进入穿过连接环中间孔并位于其中,且两卡扣卡入两卡位使头部与装配件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形修正带
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文化用品,涉及一种通过收、送带轮输送的卷带,由压头将卷带上的涂改薄膜转帖在纸张上并将基带予以卷起回收的装置,更具体的,是一种供修正芯带使用的卷绕式机构。现有技术修正带多以卷起的方式供人们使用,系由基带作为载体,于载体上附着一层涂改膜片,且以卷带方式出现,通常,配置有供卷带释放、基带回收以及涂改薄膜剥离的机构,人们习惯上将连同这些机构的卷带仍称之为修正带。传统修正带中,芯带系安装在送带轮上,由芯带牵引通过齿轮的传动,让收带轮卷起并将基带回收,期间芯带经过舌片的上下面,通过舌片的按压移动,使芯带的涂改膜片覆盖在纸张上,将错字、污点等予以遮盖,以便进行文字的改正。目前,卷绕式装置已被制成各种形状,以满足消费者使用和收藏。大多数装置呈现为偏平的结构;也有少数产品呈现为笔形的,可供使用者采用与握笔一样的方式进行握持,它更便于人们收藏、携带及使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710270685.5公开了一种供卷带的功能薄膜转帖并将基带回收的卷绕式装置,便是这种笔形修正带。现有的笔形修正带,包括头部、杆、隔层、送带轮和收带轮,通常,头部采用两对半结构,由该两对半结构组成一个独立的部件,并可在其中设置收、送带轮以及隔层的顶部,杆为一体成型且其空腔中设置有走轨,隔层下部装配在走轨上,另外,头部与杆之间设置固定机构,杆于上端沿径向向上形成有两卡扣,头部下端沿径向形成有两卡位,由两卡扣伸入头部下端并分别卡于两卡位上,可实现头部与杆的固定。通常,为了实现头部与杆的拆卸,卡扣须具备一定的弹性,卡扣与杆部本身须具有一定间隙,以便卡扣可以向内按压,使卡扣能够脱离卡位,以便人们更换芯带,但是,卡扣与杆之间存在的间隙,让杆上端呈现有多个缺口,不仅影响产品的美观,而且又使得头部与杆之间的连接变得较为脆弱,受外力作用易产生走位或折断。为此,人们又提出增设套筒的方案,由套筒套于杆上,利用套筒将间隙遮住,并以此加强头部与杆部的结合力,以防止头部与杆之间折断,这使得笔形修正带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由于杆不能压缩,将杆嵌入套筒的装配增加了安装上的困难,也加大了部件材料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了一种笔形修正带,它为头部与杆的连接设计了装配件,该装配件便于安装在杆中,通过装配件安装在杆中,能够让其形变并获得弹性,以便装配件的卡扣可卡入头部的卡位而固定,具有装配与拆卸方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下列方案实现:一种笔形修正带,包括头部、杆、隔层、收带轮、送带轮以及舌片;其中:头部采用两对半结构,由该两对半结构组成一个独立部件,并在独立部件中设置送带轮、收带轮以及隔层顶部;头部下端两侧形成有卡位;杆于空腔中装配有隔层的下部;舌片位于杆中并从杆伸出,且舌片连接在隔层下部末端;其特点是:还包括有装配件;装配件包含一个连接环以及沿连接环相向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连接板,使两连接板可被相向压缩;连接板于两侧具有边沿,且连接板自身曲面向其两侧形成有凸缘,相邻的边沿和凸缘构成凹槽;连接板于上部形成有伸出的卡扣,卡扣于侧面有可供按压的作用部;杆空腔内壁形成有四根壁柱,壁柱于中间处有凸坎,且杆上部侧面开有两个相向的通孔;装配件安装在杆部中,四根壁柱能够分别沿各自对应的边沿移动并进入各自对应的凹槽,使两连接板被撑开,同时,连接环可受到凸坎的阻挡而限制了装配件的位置,且两作用部可分别从两通孔伸出,使装配件与杆固定;隔层下部可通过其两侧分别沿两连接板进入穿过连接环中间孔并位于其中,且两卡扣可分别卡入两卡位使头部与装配件固定。这样,两连接板可相向压缩使装配件容易进入杆中,同时,杆中四根壁柱可分别沿着装配件四个边沿进入四个凹槽,并使两连接板被逐渐撑开,两连接板上两作用部则分别进入并处于杆的两通孔,且连接环受到凸坎的阻挡,使装配件不能继续进入并被限制了位置,两卡扣可分别卡入两卡位使头部与装配件固定,从而实现头部与杆的装配。另外,当需要拆卸时,可通过同时按压处于杆上两通孔中两作用部,使两作用部向内压缩,可让装配件上两卡扣分别脱离头部两卡位,从而可让头部、隔层可与杆分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笔形修正带,两连接板可被相向压缩,使装配件便于安装在杆中,当装配件进入杆中,杆中四根壁柱将分别沿着装配件四个边沿移动并进入四个凹槽,使两连接板被撑开并获得了弹性,可确保两作用部能够从两通孔伸出,获得了一种新的装配方式和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笔形修正带,装配件系内藏于杆中,且伸出臂获得了弹性,因而杆的上部无须留有缺口,头部与杆的配合将更加充分,不仅能够保持整体完整美观,而且可以保证头部与杆抗击外力的作用,起到防止两者容易走位和折断的作用。本笔形修正带中,隔层下部系通过其两侧分别沿两连接板进入穿过连接环中间孔并位于其中,于是,可以利用两连接板及连接环来保证隔层的稳定,为舌片的涂改使用提供更好的支撑,可起到防止涂改过程中舌片容易出现扭动的作用。本笔形修正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须采用套筒套设在杆上,有利于减少部件材料的用量,特别是,可以改善装配的工艺,省略了杆嵌入套筒的装配步骤,提高笔形修正带装配的速度,为制造和使用带来了更大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笔形修正带仰视的示意图;图3是图2沿D-D向剖视的示意图;图4是图1沿E-E向剖视的示意图;图5是图1笔形修正带分体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装配件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详述。参照图1—图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笔形修正带,包括头部1、杆2、隔层3、收带轮4、送带轮5、装配件6以及舌片7;其中:头部1采用两对半结构,由该两对半结构组成一个独立部件,并在其中设置收带轮4、送带轮5以及隔层3的顶部;头部1下端两侧形成有卡位11;杆2于空腔中装配有隔层3的下部;装配件6包含一个连接环61以及沿连接环相向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连接板62,使两连接板62可被相向压缩;连接板62于两侧具有边沿65,且连接板62自身曲面向两侧形成有凸缘66,相邻的边沿65、凸缘66构成了凹槽67;连接板62于上部形成有伸出的卡扣63,卡扣63于侧面有可供按压的作用部64;杆2空腔内壁形成有四根壁柱21,壁柱于中间处有凸坎a,且杆2上部开有两个相向的通孔22;装配件6安装在杆2中,四根壁柱21能够分别沿各自对应的边沿65移动并进入各自对应的凹槽67,使两连接板62被撑开,同时,连接环61可受到凸坎a的阻挡而限制了装配件6在杆2中的位置,且两作用部64可分别从两通孔22伸出,使装配件6与杆2固定;隔层3下部可通过其两侧分别沿两连接板62内侧进入并穿过连接环61中间孔位且处于其中;舌片7位于杆2中,与隔层3下部末端连接,且从杆2开孔伸出;两卡扣63可分别卡入两卡位11使头部1与装配件6固定。于是,可将装配件6安装在杆2中,接着,头部1可通过隔层3插入装配件6中,由装配件6两卡扣63卡于头部两卡位11,将头部1与杆2连接固定起来,在随后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形修正带,包括头部、杆、隔层、收带轮、送带轮以及舌片;其中:头部采用两对半结构,由该两对半结构组成一个独立部件,并在独立部件中设置送带轮、收带轮以及隔层顶部;头部下端两侧形成有卡位;杆于空腔中装配有隔层的下部;舌片位于杆中并从杆伸出,且舌片连接在隔层下部末端;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装配件;装配件包含一个连接环以及沿连接环相向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连接板,使两连接板可被相向压缩;连接板于两侧具有边沿,且连接板自身曲面向其两侧形成有凸缘,相邻的边沿和凸缘构成凹槽;连接板于上部形成有伸出的卡扣,卡扣于侧面有可供按压的作用部;杆空腔内壁形成有四根壁柱,壁柱于中间处有凸坎,且杆上部侧面开有两个相向的通孔;装配件安装在杆部中,四根壁柱能够分别沿各自对应的边沿移动并进入各自对应的凹槽,使两连接板被撑开,同时,连接环可受到凸坎的阻挡而限制装配件的位置,且两作用部可分别从两通孔伸出,使装配件与杆固定;隔层下部可通过其两侧分别沿两连接板进入穿过连接环中间孔并位于其中,且两卡扣可分别卡入两卡位使头部与装配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形修正带,包括头部、杆、隔层、收带轮、送带轮以及舌片;其中:头部采用两对半结构,由该两对半结构组成一个独立部件,并在独立部件中设置送带轮、收带轮以及隔层顶部;头部下端两侧形成有卡位;杆于空腔中装配有隔层的下部;舌片位于杆中并从杆伸出,且舌片连接在隔层下部末端;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装配件;装配件包含一个连接环以及沿连接环相向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连接板,使两连接板可被相向压缩;连接板于两侧具有边沿,且连接板自身曲面向其两侧形成有凸缘,相邻的边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