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料单元、复合材料及由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产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料单元、复合材料及由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产品。
技术介绍
碳纤维布用于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该材料与配套浸渍胶共同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构成完整的性能卓越的碳纤维布片材增强体系,适用于处理建筑物使用荷载增加、工程使用功能改变、材料老化、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值、结构裂缝处理、恶劣环境服役构件修缮、防护的加固工程。碳纤维布强度高,密度小,厚度薄,基本不增加加固构件自重及截面尺寸;适用面广,广泛适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各种结构类型、结构形状的加固修复和抗震加固及节点的结构加固;施工便捷,无需大型机具设备,没有湿作业,无需动火,无需现场固定设施,实施邦工占用场地少,施工工效高;高耐久性,由于不会生锈,非常适合高酸、碱、盐及大气腐蚀环境中使用。目前,碳纤维布作为工业用途较为普遍,由于其本身在制造时为完整成卷的制造,其结构本身的限定使得其在民生物品的使用上相对较少,如衣物、皮包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采用化学纤维材质,所述的第一板体的一面、第二板体的一面部分连接,所述的第一板体一面露出所述的第二板体的部分形成第一搭接面,所述的第二板体的一面露出所述的第一板体的部分形成第二搭接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采用化学纤维材质,所述的第一板体的一面、第二板体的一面部分连接,所述的第一板体一面露出所述的第二板体的部分形成第一搭接面,所述的第二板体的一面露出所述的第一板体的部分形成第二搭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尺寸相同且呈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第一搭接面、所述的第二板体的第二搭接面均呈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面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搭接面、第二搭接面的长度、宽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一种或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新文,于洋,光亚卫,郭海军,赵清新,郎鸣华,杨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