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国福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44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顶板、固定外壳、调节轴、螺杆,螺杆的底部连接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的底端端部,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外套筒,螺杆的底端插入外套筒内,外套筒的内部底部插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伸缩杆的底端端部安装有压块,底板的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底座。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待打包成块的秸秆放到底座上,则压块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便可以对秸秆进行挤压成块,相较于手工打包更快捷省力,侧夹板会联合压块壹级底座对秸秆块的六个面进行夹紧包裹,保证秸秆块被打包的稳定性,方便后续的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再进行收货时会产生各种附带杂物,例如各种秸秆,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焚烧秸秆,因此在很多地方秸秆的利用成了问题,有很多农民会按着传统将秸秆堆成垛,方便以后使用,但是农村烧地锅的已经很少了,这样的寥寥无几,现有的很多牧场会选择回收这些秸秆进行私聊的生产,但是秸秆再回首时需要先进性扎块处理,因为没有相应的辅助设备,打包成块时很费时费力,亟待一种工具的出现。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黑板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边侧沿中心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底板向垂直,支撑板的顶端端部设有顶板,顶板与底板相平行,顶板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固定外壳,固定外壳与顶板向垂直,固定外壳的内部中心设有调节轴,调节轴的顶端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顶板的底部中心上,调节轴的底端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底部连接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的底端端部,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外套筒,安装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螺杆贯穿通孔设置,且螺杆的底端插入外套筒内,外套筒的内部底部插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螺杆的底部安装在第一螺纹孔内,伸缩杆的底端端部安装有压块,底板的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设于压块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轴承,螺杆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槽,伸缩杆的顶端侧壁上安装有导块,导块远离伸缩杆的一端端部滑动设于导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外套筒的外壁底端均匀安装有四组安装架,安装架均通过安装轴连接有摆杆,摆杆的底端内侧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摆杆的一端端部通过铰接轴安装有侧夹板,摆杆的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一铰接座,伸缩杆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铰接座,相互靠近的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摆杆远离第一铰接座的一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一铰接座相对设置的第三铰接座,固定外壳的内部设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安装在调节轴外部,主动锥齿轮的底部外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固定外壳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设有四个,四个伸缩机构分别设于四根摆杆的正上方,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的外侧壁上,固定套筒远离固定外壳的一端内部插设有插杆,插杆位于固定套筒内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安装有丝杆,丝杆设于第二螺纹孔外部的一端穿入固定外壳内部,从动锥齿轮安装在丝杆的端部,所述插杆位于固定套筒外部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底部安装有第四铰接座,相互靠近的第三铰接座与第四铰接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丝杆通过第二轴承与固定外壳转动连接,固定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插杆位于固定套筒内部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滑块,滑块远离插杆的一端端部滑动设于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的顶端端部安装有导向块,伸缩机构与顶板之间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的外侧壁以及支撑板的侧壁上,导向块的中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导向孔,导向杆贯穿导向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轴的顶端端部穿过顶板的中心设置,且调节轴的顶端端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柄。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包括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安装在伸缩杆的底端端部,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压板,固定块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过孔,过孔内贯穿设有竖杆,竖杆的底端端部固定安装在压板顶部,竖杆与压板相垂直,竖杆的外部套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设于压板与固定块之间,竖杆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上安装有螺栓,螺栓设于压块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快捷方便,将待打包成块的秸秆放到底座上,则压块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便可以对秸秆进行挤压成块,相较于手工打包更快捷省力;侧夹板会联合压块壹级底座对秸秆块的六个面进行夹紧包裹,保证秸秆块被打包的稳定性,方便后续的运输,伸缩机构的动力也是来源于调节轴的旋转,调节轴转动可以起到同时带动伸缩机构与挤压机构同时作用,都能起到侧夹板的相互作用,保证了侧夹板对秸秆块的紧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中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中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中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中竖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支撑板;3、顶板;4、固定外壳;5、调节轴;6、轴承座;7、联轴器;8、螺杆;9、固定板;10、第一轴承;11、挤压机构;12、安装板;13、外套筒;14、通孔;15、伸缩杆;16、第一螺纹孔;17、压块;18、导槽;19、导块;20、底座;21、安装架;22、安装轴;23、摆杆;24、连接块;25、铰接轴;26、侧夹板;27、第一铰接座;28、第二铰接座;29、第一连接杆;30、第三铰接座;31、主动锥齿轮;32、从动锥齿轮;33、伸缩机构;34、固定套筒;35、插杆;36、第二螺纹孔;37、丝杆;38、第二轴承;39、滑槽;40、滑块;41、移动块;42、第四铰接座;43、第二连接杆;44、导向杆;45、导向块;46、导向孔;47、调节柄;48、固定块;49、压板;50、过孔;51、竖杆;52、缓冲弹簧;53、螺纹部;54、螺栓;5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边侧沿中心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与底板1向垂直,支撑板2的顶端端部设有顶板3,顶板3与底板1相平行,顶板3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边侧沿中心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与底板(1)向垂直,支撑板(2)的顶端端部设有顶板(3),顶板(3)与底板(1)相平行,顶板(3)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固定外壳(4),固定外壳(4)与顶板(3)向垂直,固定外壳(4)的内部中心设有调节轴(5),调节轴(5)的顶端通过轴承座(6)转动安装在顶板(3)的底部中心上,调节轴(5)的底端端部通过联轴器(7)连接有螺杆(8),螺杆(8)的底部连接有挤压机构(11),所述挤压机构(11)包括安装板(12),安装板(12)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4)的底端端部,安装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外套筒(13),安装板(1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14),螺杆(8)贯穿通孔(14)设置,且螺杆(8)的底端插入外套筒(13)内,外套筒(13)的内部底部插设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6),螺杆(8)的底部安装在第一螺纹孔(16)内,伸缩杆(15)的底端端部安装有压块(17),底板(1)的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底座(20),底座(20)设于压块(17)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边侧沿中心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与底板(1)向垂直,支撑板(2)的顶端端部设有顶板(3),顶板(3)与底板(1)相平行,顶板(3)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固定外壳(4),固定外壳(4)与顶板(3)向垂直,固定外壳(4)的内部中心设有调节轴(5),调节轴(5)的顶端通过轴承座(6)转动安装在顶板(3)的底部中心上,调节轴(5)的底端端部通过联轴器(7)连接有螺杆(8),螺杆(8)的底部连接有挤压机构(11),所述挤压机构(11)包括安装板(12),安装板(12)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4)的底端端部,安装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外套筒(13),安装板(1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14),螺杆(8)贯穿通孔(14)设置,且螺杆(8)的底端插入外套筒(13)内,外套筒(13)的内部底部插设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6),螺杆(8)的底部安装在第一螺纹孔(16)内,伸缩杆(15)的底端端部安装有压块(17),底板(1)的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底座(20),底座(20)设于压块(17)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4)的内部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轴承(10),螺杆(8)通过第一轴承(10)与固定板(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槽(18),伸缩杆(15)的顶端侧壁上安装有导块(19),导块(19)远离伸缩杆(15)的一端端部滑动设于导槽(1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外套筒(13)的外壁底端均匀安装有四组安装架(21),安装架(21)均通过安装轴(22)连接有摆杆(23),摆杆(23)的底端内侧安装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远离摆杆(23)的一端端部通过铰接轴(25)安装有侧夹板(26),摆杆(23)的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一铰接座(27),伸缩杆(15)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铰接座(28),相互靠近的第一铰接座(27)与第二铰接座(28)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再利用打包成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23)远离第一铰接座(27)的一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一铰接座(27)相对设置的第三铰接座(30),固定外壳(4)的内部设有主动锥齿轮(31),主动锥齿轮(31)安装在调节轴(5)外部,主动锥齿轮(31)的底部外侧啮合有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福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