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造高温合金浇注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高温合金熔炼
,具体地说是一种铸造高温合金浇注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大部分铸造高温合金浇注是在真空条件下实施。浇注后,合金液凝固过程中容易在母合金锭中心区域出现二次缩孔,并且合金锭凝固后主要依靠模管与炉壁的辐射散热实现模管的降温,冷却效率低下。因此,通过改善浇注过程中模管的冷却条件,抑制母合金锭中心区域二次缩孔水平,提高模管冷却效率,对于提升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抑制母合金锭中心区域二次缩孔水平、提高模管冷却效率并对于提升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的铸造高温合金浇注过程中的冷却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铸造高温合金浇注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它包括冷却流通管、冷却流通管进口、冷却流通管出口、模管、模管冒口、模管垫与导热防晃填料;所述模管规则排列形成模组,相邻模管之间接触,在模管的上端部安装有模管冒口,在模管的下端部安装有模管垫,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高温合金浇注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冷却流通管(1)、冷却流通管进口(11)、冷却流通管出口(12)、模管(2)、模管冒口(21)、模管垫(22)与导热防晃填料(3);所述模管(2)规则排列形成模组,相邻模管(2)之间接触,在模管(2)的上端部安装有模管冒口(21),在模管(2)的下端部安装有模管垫(22),在所述模组的外侧设有呈螺旋环绕上升的冷却流通管(1),冷却流通管(1)的下端部为冷却流通管进口(11),冷却流通管(1)的上端部为冷却流通管出口(12),模管(2)的上端部位于上层冷却流通管(1)的上方;所述冷却流通管(1)与模组之间采取过盈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铸造高温合金浇注过程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冷却流通管(1)、冷却流通管进口(11)、冷却流通管出口(12)、模管(2)、模管冒口(21)、模管垫(22)与导热防晃填料(3);所述模管(2)规则排列形成模组,相邻模管(2)之间接触,在模管(2)的上端部安装有模管冒口(21),在模管(2)的下端部安装有模管垫(22),在所述模组的外侧设有呈螺旋环绕上升的冷却流通管(1),冷却流通管(1)的下端部为冷却流通管进口(11),冷却流通管(1)的上端部为冷却流通管出口(12),模管(2)的上端部位于上层冷却流通管(1)的上方;所述冷却流通管(1)与模组之间采取过盈配合,模组的间隙处以及模组与冷却流通管(1)之间的间隙处均填充有导热防晃填料(3)。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涛,王博,沈伟伟,李峰,李华兵,王世普,黄伟,浦益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隆达超合金航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