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底泥中微塑料的高效分级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具体为一种湖泊底泥中微塑料的高效分级收集装置,属于微塑料收集
技术介绍
近来,塑料制品在生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其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尽管塑料制品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塑料时代”的消极面也逐渐显现出来。事实上,塑料在水环境(海洋和江河湖泊)中的累积不仅产生景观问题和一系列的生态影响,当它们随着时间增长,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的作用下降解、裂变成更小尺寸的污染物——“微塑料”(直径<5mm)后,其被生物摄入的可能性将显著增加,该现象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人工合成产品,微塑料多来源于工业、生活上的污水排放和垃圾降解,其常见的聚合物类型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乳酸(PLA)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合物。微塑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的特性,不仅自身会释放有害物(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甲醛等),而且极易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PAH)、多氯联苯(PCBs)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泊底泥中微塑料的高效分级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装置本体(1)、支撑腿(2)、底板(3)、活动板(4)、限位块(5)、回收箱(6)、出料口(7)、警报器(8)、水槽(9)、进水口(10)、电机(11)、进料口(12)、控制面板(13)、压块(14)、出水管(15)、高压喷头(16)、搅拌叶(17)、第一过滤网(18)、卡接凸环(19)、第二过滤网(20)、转轴(21)、第三过滤网(22)、收集仓(23)、滑杆(24)、滑块(25)、弹簧(26)、压力传感器(27)和把手(28),所述收集装置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3)和警报器(8),所述收集装置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底泥中微塑料的高效分级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装置本体(1)、支撑腿(2)、底板(3)、活动板(4)、限位块(5)、回收箱(6)、出料口(7)、警报器(8)、水槽(9)、进水口(10)、电机(11)、进料口(12)、控制面板(13)、压块(14)、出水管(15)、高压喷头(16)、搅拌叶(17)、第一过滤网(18)、卡接凸环(19)、第二过滤网(20)、转轴(21)、第三过滤网(22)、收集仓(23)、滑杆(24)、滑块(25)、弹簧(26)、压力传感器(27)和把手(28),所述收集装置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3)和警报器(8),所述收集装置本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固接有滑杆(24),所述滑杆(2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5),且滑块(25)下端设置有套接在滑杆(24)上的弹簧(26),所述支撑腿(2)之间水平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上侧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上表面固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之间固接有回收箱(6),所述收集装置本体(1)右侧上方固接有水槽(9),水槽(9)上端设置有进水口(10),所述水槽(9)靠近收集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接有出水管(15),且出水管(15)延伸到所述收集装置本体(1)内部,并固接有高压喷头(16),所述收集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2),且进料口(12)的一侧固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兵,董红香,孟凡德,李飞跃,马万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