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生物碳因其多孔结构和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生物碳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一般较差,例如稻壳对Pb2+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其最大吸附容量为12.4mg·g-1。因此对传统生物碳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吸附效率成为现在可行的方法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纳米无机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镍、氧化锰、氧化钛、氧化铈和氧化镁等,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化学亲和力强等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包括大的吸附容量和对目标金属的选择性),可作为有效的吸附剂用于污染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然而,这些纳米粒子由于其纳米尺寸而容易发生团聚且不易回收,这限制了它们作为吸附剂的直接应用。但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将这些金属氧化物负载到生物炭表面来开发基于生物炭的复合吸附剂来解决。例如Fe2O3负载生物炭、MgO改性生物炭和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等发现其改性后吸附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是采用KM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是采用KMnO4浸渍的方式改性生物竹炭后得到;其中,
采用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吸附Pb(II)进行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为359-360g/Kg,优选为359.9983g/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SBET为10-11m2/g,优选为10.46m2/g;和/或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的孔容Vtot为0.016-0.018cm3/g,优选为0.017cm3/g;和/或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的平均孔宽为130-135nm,优选为133.31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的C元素的含量为22-23%,优选为22.58%;和/或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的N元素的含量为0.25-0.27%,优选为0.26%;和/或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的H元素的含量为2.1-2.2%,优选为2.12%;和/或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的O元素的含量为25-26%,优选为25.15%;和/或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的S元素的含量为0.13-0.15%,优选为0.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包括C、O、Si、Mn、K元素;
优选的,所述C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19wt%,优选为18.76wt%;
优选的,所述O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1-32wt%,优选为31.68wt%;
优选的,所述Si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21wt%,优选为20.78wt%;
优选的,所述K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1.7wt%,优选为1.65wt%;
优选的,所述Mn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7-28wt%,优选为27.13wt%;
优选的,所述C元素的原子数百分含量为32-33%,优选为32.42%;
优选的,所述O元素的原子数百分含量为41-42%,优选为41.1%;
优选的,所述Si元素的原子数百分含量为15-16%,优选为15.36%;
优选的,所述K元素的原子数百分含量为0.8-0.9%,优选为0.88%;
优选的,所述Mn元素的原子数百分含量为10-11%,优选为1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锰氧化物-生物竹炭复合材料中负载的锰氧化物是非晶相;和/或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嵚,徐立,秦张杰,罗密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