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现有技术中膜污染已严重制约了反渗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与推广,尤其在高污染水处理、水回用以及化工分离等领域中的应用,膜污染将直接导致膜的渗透通量显著下降,系统的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能耗增加;膜污染还将导致系统的频繁清洗、装置不能正常运转、膜的截留率特性严重劣化、产水水质变差、膜寿命降低和膜的频繁更换,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制备反渗透膜使通过向膜中添加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涂覆抗菌剂等方式起到膜表面抗菌效果,但是由于抗菌物质涂覆于膜层表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水流对膜表面进行冲刷,容易导致添加剂脱落,同时由于反渗透膜长时间处于水下工作环境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等颗粒无法有效的吸收到紫外线,因此催化剂活性较低,无法发挥催化效果。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包括基层、支撑层、分离层和保护层;所述多层反渗透复合膜由以下原料构成:/n无纺布15-18%、联苯三甲酰氯2-4%、间苯二胺4-5%、二甲基亚飒0.5-0.8%、表面活性剂0.8-1%、有机溶剂25-30%、纳米分子筛0.4-0.8%、碳纳米管0.5-1%、去离子水40-65%;/n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肝胆酸钠、苯扎氯铵和苯扎溴铵的一种或几种;/n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四氢呋喃的一种或几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包括基层、支撑层、分离层和保护层;所述多层反渗透复合膜由以下原料构成:
无纺布15-18%、联苯三甲酰氯2-4%、间苯二胺4-5%、二甲基亚飒0.5-0.8%、表面活性剂0.8-1%、有机溶剂25-30%、纳米分子筛0.4-0.8%、碳纳米管0.5-1%、去离子水40-65%;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肝胆酸钠、苯扎氯铵和苯扎溴铵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四氢呋喃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还包括光触媒材料;所述光触媒添加剂为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锆和纳米氧化锌按照2:1:0.8的比例进行混合的粉末状添加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材料为通过化学配位键螯合功能元素掺杂技术改造后的掺杂有纳米贵金属元素的螯合型光触媒材料;所述纳米贵金属元素为铂、铑、钯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所述无纺布为聚酯纤维和远红外陶瓷纤维混合制成的远红外无纺布;所述无纺布表面涂覆、固化有聚砜树脂涂层。
5.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多层反渗透复合膜,所述多层反渗透膜复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使用聚酯纤维和远红陶瓷纤维组成的多层纤维网经水刺机喷射、冲刷后制得纤维相互纠缠的改性无纺布,将改性无纺布经裁切后制得基层,向基层表面涂覆、并固化添加有光触媒材料的聚砜树脂涂层,干燥处理后即制得具备多孔结构的支撑层;
S2:将附着有多孔支撑层的基层浸入使用间苯二胺、表面活性剂、二甲基亚飒和纳米分子筛混合制备的水相溶液中,经过浸泡13-14min后的经沥水除去多余水分;
S3:将S2中沥水处理后的基层浸泡入使用联苯三甲酰氯、碳纳米管和有机溶剂混合制备的有机相溶液中,静置浸泡50-70S,浸泡完成后立即沥去多余水分,并经脱水干燥后制得分离层;
S4:向干燥后的分离层表面经涂布辊再次涂刷一层添加有光触媒材料的聚砜树脂涂层,待固化后即为保护层,即制得多层反渗透复合膜,将多层反渗透复合膜经裁切、粘合并与壳体(1)进行组合后即制得反渗透组件;
其中S4中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壳体(1)、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壳体(1)“工”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梁新魁,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千一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