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CT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学影像用CT机,包括:检测装置和承载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和本体,本体安装于支撑座,本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X射线源和扫描仪,壳体形成有通孔;承载装置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机座上的床体和移动床,床体上设置有滑轨,移动床上设置有滑槽,移动床可滑动地安装于床体以使得移动床伸入或伸出通孔;机座内还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驱动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机座的底板,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床体,驱动件与连杆组件连接以驱动连杆组件运动进而驱动床体做升降运动。该医学影像用CT机具有能够调节床体的高度,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影像用CT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CT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学影像用CT机。
技术介绍
CT(Computeriz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成像,是一种在不破坏物体结构的前提下,根据物体周边所获取的某种物理量(如波速、X线光强、电子束强等)的投影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重建物体特定层面上的二维图像以及依据一系列上述二维图像构成三维图像的技术。Radon变换是CT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1917年,数学家Radon证明,已知所有入射角的投影函数u可以恢复唯一的图像函数f(x,y)。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断层成像技术最先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学前进的步伐。现有的医疗领域,CT机是一种先进的能够通过医学影像来对病人进行观察的设备。但是目前的CT机都不具有高度调节措施,导致病人都需要自行或者经过辅助来躺在CT的床体上,这样大大降低了CT机的实用性。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医学影像用CT机,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医学影像用CT机,旨在解决现有医学影像用CT机不能调整床体高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学影像用CT机,包括:检测装置和承载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和本体,所述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X射线源和扫描仪,所述壳体形成有通孔;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床体和移动床,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床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床体以使得所述移动床伸入或伸出所述通孔;当需要做CT检测时,控制所述移动床伸入所述通孔;当检测完成时,控制所述移动床伸出所述通孔;所述机座内还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件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机座的底板,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床体,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进而驱动所述床体做升降运动。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三端铰接于所述第三滑块,所述第四端铰接于所述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床体,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驱动件包括缸体和与所述缸体伸缩连接的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轴能够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竖杆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杆两端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伸缩轴与所述竖杆连接,以通过所述伸缩轴驱动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运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运动。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缸体和与所述第一缸体伸缩连接的第一伸缩轴,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缸体和与所述第二缸体伸缩连接的第二伸缩轴,所述第一伸缩轴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轴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优选地,所述床体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所述移动床,所述安装槽底部还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缓冲件。优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弹簧和钢球,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钢球连接,所述钢球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盲孔设置。优选地,所述床体侧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性绑带,所述弹性绑带的伸出端设置有卡口,所述床体的另一侧对应设置凹槽的位置设置有卡扣。优选地,所述床体的侧边还设置有紧急按钮,所述紧急按钮与报警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床体上还设置有屏蔽框,所述屏蔽框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床体的两侧底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医学影像用CT机包括:检测装置和承载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和本体,本体安装于支撑座,本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X射线源和扫描仪,壳体形成有通孔;承载装置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机座上的床体和移动床,床体上设置有滑轨,移动床上设置有滑槽,移动床可滑动地安装于床体以使得移动床伸入或伸出通孔;当需要做CT检测时,控制移动床伸入通孔;当检测完成时,控制移动床伸出通孔;机座内还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驱动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机座的底板,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床体,驱动件与连杆组件连接以驱动连杆组件运动进而驱动床体做升降运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件驱动连杆组件运动进而驱动与连杆组件连接的床体做升降运动,可以实现床体高度的调节,提高了医学影像用CT机床体的实用性,该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调节床体的高度,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医学影像用CT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医学影像用CT机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承载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在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1、通孔;2、检测装置;21、支撑座;22、本体;3、承载装置;31、机座;32、床体;33、移动床;4、升降装置;41、驱动件;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311、底板;421、第一端;422、第二端;431、第三端;432、第四端;51、第一滑块;52、第二滑块;53、第三滑块;54、第四滑块;6、滑动槽;7、铰接轴;8、连接杆;9、第一驱动件;10、第二驱动件;11、缓冲件;111、弹簧;112、钢球;12、盲孔;13、凹槽;14、紧急按钮;15、屏蔽框;321、安装槽;7、铰接轴;8、连接杆;9、第一驱动件;10、第二驱动件;11、缓冲件;111、弹簧;112、钢球;12、盲孔;13、凹槽;14、紧急按钮;15、屏蔽框;321、安装槽。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影像用CT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2)和承载装置(3);/n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支撑座(21)和本体(22),所述本体(22)安装于所述支撑座(21),所述本体(22)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X射线源和扫描仪,所述壳体形成有通孔(1);/n所述承载装置(3)包括机座(31)和设置于所述机座(31)上的床体(32)和移动床(33),所述床体(32)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床(33)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床(33)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床体(32)以使得所述移动床(33)伸入或伸出所述通孔(1);当需要做CT检测时,控制所述移动床(33)伸入所述通孔(1);当检测完成时,控制所述移动床(33)伸出所述通孔(1);/n所述机座(31)内还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驱动件(41)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机座(31)的底板(311),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床体(32),所述驱动件(41)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进而驱动所述床体(32)做升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用CT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2)和承载装置(3);
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支撑座(21)和本体(22),所述本体(22)安装于所述支撑座(21),所述本体(22)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X射线源和扫描仪,所述壳体形成有通孔(1);
所述承载装置(3)包括机座(31)和设置于所述机座(31)上的床体(32)和移动床(33),所述床体(32)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床(33)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床(33)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床体(32)以使得所述移动床(33)伸入或伸出所述通孔(1);当需要做CT检测时,控制所述移动床(33)伸入所述通孔(1);当检测完成时,控制所述移动床(33)伸出所述通孔(1);
所述机座(31)内还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驱动件(41)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机座(31)的底板(311),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床体(32),所述驱动件(41)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进而驱动所述床体(32)做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影像用CT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42)和第二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2)和所述第二连杆(43)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42)包括第一端(421)和第二端(422),所述第二连杆(43)包括第三端(431)和第四端(432),所述升降装置(4)还包括第一滑块(51)、第二滑块(52)、第三滑块(53)和第四滑块(54),所述第一端(421)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块(51),所述第二端(422)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块(52),所述第三端(431)铰接于所述第三滑块(53),所述第四端(432)铰接于所述第四滑块(54),所述第一滑块(51)和所述第三滑块(53)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床体(32),所述第四滑块(54)与所述底板(3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52)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311),所述驱动件(41)包括缸体和与所述缸体伸缩连接的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52)和所述第三滑块(5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学影像用CT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43)上设置有滑动槽(6),所述滑动槽(6)内设置有铰接轴(7),所述第一连杆(42)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孔瑞扬,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