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7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属于DR技术领域,包括探测器和固定床,所述该结构还包括立柱滑轨;所述探测器通过探测器立柱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滑轨上,探测器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上,而所述固定床侧边的立柱滑轨上设置有球管立柱,球管立柱上转动滑动连接有球管;探测器转动固定在探测器立柱上,和球管转动固定在球管立柱上,在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靠近时,避免了位置冲突;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双立柱机型只使用一个探测器,能达到双探测器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成本,使用可移动探测器的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双立柱机型,避免了使用移动探测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移动探测器频繁更换位置时摔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DR
,具体是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
技术介绍
DR指在计算机控制下直接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的一种新技术,即采平板探测器把穿透人体的X线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由计算机重建图像及进行一系列的图像后处理。现有DR机架有如下几种机架结构:UC臂(十字臂)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架结构,只用于低端和中端设备,只能使用移动床体,拉低设备档次且使用不便,使用单平板探测器,成本低;双立柱无床结构,仅能用于拍摄站立式体位,不能满足医院拍摄所有需求,需购买其他机型补充,或仅用于体检机构,使用单平板探测器,成本低;双立柱固定床结构,中高端机型,能满足所有体位照射要求,使用双平板探测器,成本提高很多。或者使用可移动平板探测器,由操作人员在立柱和床下之间移动,可移动平板探测器成本高,移动时容易摔坏,平板较重,工作人员增加大量体力劳动;悬吊(移动床,固定床)结构,所有悬吊结构对安装场地要求复杂,场地高度必须满足一定要求,且必须在天花板预埋工字钢梁,造成很多医疗机构无法安装;悬吊加移动床,中高端机型,可满足所有体位照射要求,使用单平板探测器,只能使用移动床体,拉低设备档次且使用不便;悬吊加固定床,高端机型,可满足所有体位照射要求,使用双平板探测器,成本高昂。总的来说,现有DR机架的操作强度大,存在操作更换位置时摔坏的风险,成本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包括探测器和固定床,所述该结构还包括立柱滑轨;所述探测器通过探测器立柱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滑轨上,探测器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上,而所述固定床侧边的立柱滑轨上设置有球管立柱,球管立柱上转动滑动连接有球管;进而,探测器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上,和球管转动固定在球管立柱上,由于探测器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上,探测器旋转到水平位置后,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靠近时,当探测器与球管处于一个垂直面时,避免了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的位置冲突;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双立柱机型只使用一个探测器,能达到双探测器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成本,使用可移动探测器的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双立柱机型,避免了使用移动探测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移动探测器频繁更换位置时摔坏的风险。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滑轨上安装有用于探测器立柱运行的控制机构。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床和立柱滑轨固定连接。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测器和探测器立柱连接处,以及球管立柱和球管连接处均安装有联动控制机构。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呈平行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进而,探测器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上,和球管转动固定在球管立柱上,由于探测器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上,探测器旋转到水平位置后,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靠近时,当探测器与球管处于一个垂直面时,避免了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的位置冲突;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双立柱机型只使用一个探测器,能达到双探测器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成本,使用可移动探测器的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双立柱机型,避免了使用移动探测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移动探测器频繁更换位置时摔坏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改进型DR机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探测器翻转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探测器立柱和球管立柱靠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探测器立柱和探测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探测器立柱;2-探测器;3-立柱滑轨;4-球管;5-球管立柱;6-固定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DR指在计算机控制下直接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的一种新技术,即采平板探测器把穿透人体的X线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由计算机重建图像及进行一系列的图像后处理。现有DR机架有如下几种机架结构:UC臂(十字臂)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架结构,只用于低端和中端设备,只能使用移动床体,拉低设备档次且使用不便,使用单平板探测器,成本低;双立柱无床结构,仅能用于拍摄站立式体位,不能满足医院拍摄所有需求,需购买其他机型补充,或仅用于体检机构,使用单平板探测器,成本低;双立柱固定床结构,中高端机型,能满足所有体位照射要求,使用双平板探测器,成本提高很多。或者使用可移动平板探测器,由操作人员在立柱和床下之间移动,可移动平板探测器成本高,移动时容易摔坏,平板较重,工作人员增加大量体力劳动;悬吊(移动床,固定床)结构,所有悬吊结构对安装场地要求复杂,场地高度必须满足一定要求,且必须在天花板预埋工字钢梁,造成很多医疗机构无法安装;悬吊加移动床,中高端机型,可满足所有体位照射要求,使用单平板探测器,只能使用移动床体,拉低设备档次且使用不便;悬吊加固定床,高端机型,可满足所有体位照射要求,使用双平板探测器,成本高昂。总的来说,现有DR机架的操作强度大,存在操作更换位置时摔坏的风险,成本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具体如图1~4所示,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包括探测器2和固定床6,所述该结构还包括立柱滑轨3;所述探测器2通过探测器立柱1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滑轨3上,探测器2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1上,而所述固定床6侧边的立柱滑轨3上设置有球管立柱5,球管立柱5上转动滑动连接有球管4;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2通过偏心轴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1上。进而,探测器2通过偏心轴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1上,和球管4转动固定在球管立柱5上,由于探测器2通过偏心轴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1上,探测器2旋转到水平位置后,探测器立柱1和球管立柱5靠近时,当探测器2与球管4处于一个垂直面时,避免了探测器立柱1和球管立柱5的位置冲突;探测器立柱1和球管立柱5双立柱机型只使用一个探测器2,能达到双探测器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成本;相比较使用可移动探测器2的探测器立柱1和球管立柱5双立柱机型,避免了使用移动探测器2,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移动探测器频繁更换位置时摔坏的风险。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限定。请参阅图1~3,所述立柱滑轨3上安装有用于探测器立柱1运行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使探测器立柱1滑动连接在立柱滑轨3上,并能够通过蜗杆机构或者齿轮机构或者链条机构使探测器立柱1按照设定在立柱滑轨3上滑动到特定位置,并反馈位置值。所述固定床6和立柱滑轨3固定连接。所述探测器2和探测器立柱1连接处,以及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包括探测器(2)和固定床(6),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立柱滑轨(3);/n所述探测器(2)通过探测器立柱(1)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滑轨(3)上,探测器(2)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1)上,而所述固定床(6)侧边的立柱滑轨(3)上设置有球管立柱(5),球管立柱(5)上转动滑动连接有球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包括探测器(2)和固定床(6),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立柱滑轨(3);
所述探测器(2)通过探测器立柱(1)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滑轨(3)上,探测器(2)转动滑动连接在探测器立柱(1)上,而所述固定床(6)侧边的立柱滑轨(3)上设置有球管立柱(5),球管立柱(5)上转动滑动连接有球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DR机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滑轨(3)上安装有用于探测器立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修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拓威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