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99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包括下半部下盖,所述下半部下盖的下端面设置有垫片,所述下半部下盖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扣,所述下半部下盖内腔的右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下半部下盖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半部上盖,所述下半部上盖的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下半部上盖的下端面的右部与固定板卡合连接,所述下半部上盖的上部卡接有上半部下盖,所述上半部下盖的内腔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上半部下盖的前后端面卡接有上半部上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支架技术领域。该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解决了现有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对于充电过程中手机未提供防护且支架散热性能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支架
,具体为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是完全不借助电线,利用电磁感应为设备充电的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应用在手机无线充电、电脑无线充电、电动车无线充电等
,通过无线充电技术减少了外露电源连接器的使用,漏电、跑电等安全隐患都彻底避免了。其安全性已得到了使用者的广泛认可。现有的手机无线充电设备,通常采用支架式支撑充电,对于手机并未存在过多的防护措施,此时在手机充电过程中,手机易于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倾倒,容易摔坏,同时现有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存在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解决了现有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对于充电过程中手机未提供防护且支架散热性能不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包括下半部下盖,所述下半部下盖的下端面设置有垫片,所述下半部下盖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扣,所述下半部下盖内腔的右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下半部下盖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半部上盖,所述下半部上盖的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下半部上盖的下端面的右部与固定板卡合连接,所述下半部上盖的上部卡接有上半部下盖,所述上半部下盖的内腔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上半部下盖的前后端面卡接有上半部上盖,所述下半部上盖的右部通过转动基与上半部上盖的右部转动连接,所述下半部下盖的右侧壁设置有USB插口。优选的,所述垫片设置的数量为4,所述垫片对称布置在下半部下盖的下端面,所述垫片采用泡棉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下半部下盖内腔的左部设置有指示灯板,所述指示灯板上指示灯的外部设置有透光件,所述下半部上盖上部的左侧设置有出光口。优选的,所述出光口的内腔设置有透明塑料板。优选的,所述下半部下盖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散热片,所述上半部上盖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散热片。(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通过在出光口设置有透明塑料板,有效保证出光口的出光性能,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灰尘或者其他颗粒物进入下半部下盖的内腔,通过在下半部下盖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散热片,便于对于充电过程中手机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同时通过在上半部上盖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散热片,能够便于对于感应线圈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失,以保证这个装置的充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对于手机的影响,在手机需要充电时,首先通过USB线插头的一端插接在USB插口内,另一端插接在插座上,此时转动上半部上盖,将待充电手机卡接在卡扣上,此时手机位于放置槽内,合上上半部上盖,则此时在位于手机上方上半部下盖上的感应线圈的作用下,开始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设置有指示灯板,能够在为手机充电时,指示灯板上的指示灯处于点亮状态,灯光通过透光件,从出光口被人员观察到,以用来提示手机充电的状况,从而达到了在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提供保护措施且有效提高充电支架散热性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半部下盖、2垫片、3指示灯板、4透光件、5支架、6卡扣、7固定板、8下半部上盖、9放置槽、10上半部下盖、11感应线圈、12上半部上盖、13第一散热片、14USB插口、15转动基、16第二散热片、17出光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包括下半部下盖1,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下端面设置有垫片2,所述垫片2设置的数量为4,所述垫片2对称布置在下半部下盖1的下端面,所述垫片2采用泡棉材料制成,所述下半部下盖1内腔的左部设置有指示灯板3,所述指示灯板3上指示灯的外部设置有透光件4,通过设置有指示灯板3,能够在为手机充电时,当手机充电充满时,指示灯板3上的指示灯处于点亮状态,灯光通过透光件4,从出光口17被人员观察到,以用来提示手机充电的状况,所述下半部下盖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扣6,所述下半部下盖1内腔的右部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半部上盖8,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中部设置有放置槽9,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下端面的右部与固定板7卡合连接,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上部卡接有上半部下盖10,所述上半部下盖10的内腔设置有感应线圈11,所述上半部下盖10的前后端面卡接有上半部上盖12,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右部通过转动基15与上半部上盖12的右部转动连接,所述下半部上盖8上部的左侧设置有出光口17,所述出光口17的内腔设置有透明塑料板,通过在出光口17设置有透明塑料板,有效保证出光口17的出光性能,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灰尘或者其他颗粒物进入下半部下盖1的内腔,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散热片13,所述上半部上盖1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散热片16,通过在下半部下盖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散热片13,便于对于充电过程中手机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同时通过在上半部上盖1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散热片16,能够便于对于感应线圈11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失,以保证这个装置的充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对于手机的影响,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右侧壁设置有USB插口14,在手机需要充电时,首先通过USB线插头的一端插接在USB插口14内,另一端插接在插座上,将待充电手机卡接在卡扣6上,此时手机位于放置槽9内,则此时可以在感应线圈11的作用下,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工作时,通过在出光口17设置有透明塑料板,有效保证出光口17的出光性能,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灰尘或者其他颗粒物进入下半部下盖1的内腔,通过在下半部下盖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散热片13,便于对于充电过程中手机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同时通过在上半部上盖1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散热片16,能够便于对于感应线圈11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失,以保证这个装置的充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对于手机的影响,在手机需要充电时,首先通过USB线插头的一端插接在USB插口14内,另一端插接在插座上,此时转动上半部上盖12,将待充电手机卡接在卡扣6上,此时手机位于放置槽9内,合上上半部上盖12,则此时在位于手机上方上半部下盖10上的感应线圈11的作用下,开始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设置有指示灯板3,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包括下半部下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下端面设置有垫片(2),所述下半部下盖(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扣(6),所述下半部下盖(1)内腔的右部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半部上盖(8),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中部设置有放置槽(9),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下端面的右部与固定板(7)卡合连接,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上部卡接有上半部下盖(10),所述上半部下盖(10)的内腔设置有感应线圈(11),所述上半部下盖(10)的前后端面卡接有上半部上盖(12),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右部通过转动基(15)与上半部上盖(12)的右部转动连接,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右侧壁设置有USB插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包括下半部下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下端面设置有垫片(2),所述下半部下盖(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扣(6),所述下半部下盖(1)内腔的右部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下半部上盖(8),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中部设置有放置槽(9),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下端面的右部与固定板(7)卡合连接,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上部卡接有上半部下盖(10),所述上半部下盖(10)的内腔设置有感应线圈(11),所述上半部下盖(10)的前后端面卡接有上半部上盖(12),所述下半部上盖(8)的右部通过转动基(15)与上半部上盖(12)的右部转动连接,所述下半部下盖(1)的右侧壁设置有USB插口(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山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