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994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指环扣,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容置空间,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指环扣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指环扣包括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指环扣展开并收纳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指环扣一端卷起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指环扣的一预设部位形成环状,以供手指穿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机壳背面一般较为光滑,用户在握持使用的时候,容易手滑导致手机掉落,导致手机损坏。现有的解决方案一般是在手机壳背面贴设指环支架,但是由于指环支架体积较大且不方便收纳,导致不使用的时候,不能平放,且影响手机或者手机壳整体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指环扣,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容置空间,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指环扣包括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指环扣展开并收纳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指环扣一端卷起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指环扣的一预设部位形成环状,以供手指穿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环扣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有连接位,所述指环扣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凹槽,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连接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凸起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卡槽卡扣配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壳体的侧边设有避让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音频接口或者喇叭孔的避让孔,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所述避让孔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环扣的内侧面位于所述连接位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二凸起,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二凸起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凸起连接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或卡扣配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位包括贯穿所述容置槽底部设置的互相连通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部的尺寸,所述第一孔部用于供所述第一凸起的头部穿过,所述第二孔部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凸起的头部;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连接位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凸起的头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位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指环扣内侧面的容置槽,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指环扣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与所述凹槽的端壁之间具有一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形成抠手位。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指环扣展开时呈长条状,所述凹槽为适配于所述指环扣的长条状,所述凹槽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指环扣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指环扣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背面平齐,或,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指环扣形成环状的部分可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指环扣采用可形变材质,在壳体背面设置凹槽,指环扣包括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收纳状态时,指环扣展开呈条状,条状的指环扣收纳于凹槽内且外表面与壳体背面平齐,避免影响用户使用手感,使得在不使用指环扣时,不影响保护壳整体外观以及保护壳正常使用。使用状态时,条状的指环扣一端卷起并可拆卸固定于指环扣中间位置的连接位形成环状,供手指穿过以在使用时将保护壳固定在用户手上,不会滑落,且指环扣形成环状的部分可作为支架使用,将壳体支撑在一表面上。本技术的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指环扣在收纳状态时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保护壳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图1中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指环扣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指环扣在使用状态时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中保护壳的侧面剖视图。图7为图5中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指环扣卷起时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指环扣在使用状态时保护壳在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指环扣在收纳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如图1-9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10,保护壳10包括壳体12和指环扣14,壳体12可用于套设在一电子设备上起到保护作用,该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本技术以手机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也即保护壳10为手机壳。本实施例中,壳体12为半包式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2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全包式结构。壳体12的背面上设有凹槽16,指环扣14设置于凹槽16内,指环扣14采用可形变材质,例如橡胶或塑胶制成。指环扣14包括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指环扣14在收纳状态时,指环扣14展开并收纳于凹槽16内,优选地,指环扣14的外表面与壳体12的背面平齐,避免影响用户使用手感,使得在不使用指环扣14时,不影响保护壳10整体外观以及保护壳10正常使用。当指环扣14在使用状态时,指环扣14一端卷起并可拆卸固定于指环扣14的一预设部位形成环状,以供手指穿过,以在使用时将保护壳10固定在用户手上,不会滑落。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指环扣14采用硬质可形变材料时,在使用状态时,指环扣14可作为支架用于支撑壳体12,例如,指环扣14形成环状的部分可将壳体12支撑在一表面上,使得指环扣14具有支架的功能。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预设部位例如为指环扣14的靠近中间位置的部位,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预设部位也可以为指环扣14的另一端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指环扣14展开时呈长条状,凹槽16对应设计为适配于长条状指环扣14的长条状。优选地,凹槽16沿壳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6也可以沿壳体12的其他方向延伸,例如沿壳体12的对角方向倾斜延伸或者沿壳体12的宽度方向延伸。指环扣1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4a和第二端14b,指环扣14的第一端14a和第二端14b之间设有连接位,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位设置在第一端14a与第二端14b之间的中间位置并靠近第二端14b的一侧。指环扣14的第二端14b固定于凹槽16内,指环扣14的第一端14a可拆卸连接于凹槽16,当指环扣14在使用状态时,指环扣14的第一端14a可拆卸固定于连接位,以将指环扣14固定在环状卷起状态,供用户使用。更具体地,指环扣14的第一端14a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18,第一凸起18可以与指环扣14一体成型或者与指环扣14焊接固定。凹槽16的底部对应第一凸起18设有卡槽20,第一凸起18与卡槽20卡扣配合。指环扣14展开收纳时,第一凸起18卡扣于卡槽2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指环扣,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指环扣包括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指环扣展开并收纳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指环扣一端卷起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指环扣的一预设部位形成环状,以供手指穿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指环扣,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指环扣包括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指环扣展开并收纳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指环扣一端卷起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指环扣的一预设部位形成环状,以供手指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有连接位,所述指环扣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凹槽,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连接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凸起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卡槽卡扣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的第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壳体的侧边设有避让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音频接口、按键或喇叭孔的避让孔,当所述指环扣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所述避让孔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隐藏指环扣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的内侧面位于所述连接位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二凸起,所述凹槽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春张榕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