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97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51
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属于光伏安装架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有电池板容纳槽的支架,还包括与支架连接的配重架,所述安装架呈倒“V”字型结构,在支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在配重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所述支架上的豁口设置在电池板容纳槽的下方,支架的底部和配重架的底部均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可用于瓦房屋顶使用,可以调节安装架在瓦房屋顶上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
本技术属于光伏安装架的
,具体涉及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本技术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可用于瓦房屋顶使用,可以调节安装架在瓦房屋顶上的平衡。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目前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太阳能,又不占用太多的空间,一般会将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屋顶或空旷的野外。设置在平屋顶上,比较方便,且铺设较为简单,但是对于瓦房屋顶,铺设较为困难。目前瓦房屋顶铺设光伏设备,主要的困难在于,瓦房屋顶的瓦片较脆弱,容易被破坏,造成房屋防水破坏;瓦房由于为斜面,并且扣有瓦片,施工人员在屋顶行走不方便,一块块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可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在瓦房屋顶上的平衡和高度。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包括设置有电池板容纳槽的支架,以及与支架连接的配重架,所述安装架呈倒“V”字型结构,在支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在配重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所述支架上的豁口设置在电池板容纳槽的下方,支架的底部和配重架的底部均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底脚。所述支架与配重架借助铰轴铰接设置。所述电池板容纳槽与支架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2n条平行设置的滑轨,n≥1,所述滑轨为单轨道滑轨,所述电池板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2条平行设置的、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n+1条平行设置的滑轨,n≥1,所述滑轨为双轨道滑轨,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条轨道相同,所述电池板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2条平行设置的滑块,滑块与第一轨道相匹配,滑块与第二轨道也匹配。在滑轨的轨道上设置有导向凸起,滑块上设置有与导向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电池板容纳槽为U型槽结构,电池板容纳槽的侧壁高度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电池板容纳槽侧壁上设置有与电池板容纳槽底板相平行的卡边。所述支架底部的底脚借助铰轴与支架铰接连接,配重架底部的底脚借助铰轴与配重架铰接连接。所述支架底部的底脚至少为4个,配重架底部的底脚至少为4个。所述配重架包括配重支架和设置在配重支架上的配重块,所述配重架上的豁口开设在配重支架的侧壁上,配重块设置在豁口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安装架适用于瓦房屋顶的光伏铺设,也适用于平顶屋顶的光伏铺设。本技术安装架借助高度可调的底脚,可以对安装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当屋顶平面不是很平整时,调节安装支架平衡。本技术安装通过呈倒“V”字型结构设置的支架和配重架设计,与瓦房屋顶的“尖角/三角尖”相匹配,配重架的设计可以平衡支架,防止支架下滑;支架和配重架借助豁口,通过固定绳穿过豁口与房屋的侧壁用膨胀螺栓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活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单轨道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双轨道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电池板容纳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代表电池板容纳槽,2代表支架,3代表配重架,4代表豁口,5代表底脚,6代表单轨道滑轨,7代表滑块,8代表第一轨道,9代表第二轨道,10代表导向凸起,11代表卡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包括设置有电池板容纳槽1的支架2,以及与支架2连接的配重架3,所述安装架呈倒“V”字型结构,在支架2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4,在配重架3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4,所述支架2上的豁口4设置在电池板容纳槽1的下方,支架2的底部和配重架3的底部均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底脚5,所述高度可调的底脚5为螺纹底脚,通过正反方向旋转螺纹底脚,从而实现将支架2抬高或降低的调节,例如底脚4包括与支架2底部连接的内螺纹套筒,与套筒匹配的带有螺杆的支座,通过螺杆与套筒的螺纹连接,将螺杆顺时针旋转向套筒中拧紧,则将支架2调低,螺杆逆时针旋转,则将支架2调高。配重架3底部的底脚也是同样的操作。所述支架2与配重架3借助铰轴铰接设置。将支架2与配重架3借助铰轴铰接,可以适应不同角度的瓦房屋顶,提高安装架在瓦房屋顶上的平稳性,例如将支架2与配重架3借助铰轴做成合页结构。所述电池板容纳槽1与支架2为可拆卸式连接。将电池板容纳槽1与支架2作为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方便安装架的安装与拆卸,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时,可以降低铺设的劳动力,铺设较为轻便。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2n条平行设置的滑轨,n≥1,所述滑轨为单轨道滑轨6,所述电池板容纳槽1的底部设置有2条平行设置的、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7。在支架2上设置滑轨,电池板容纳槽1上设置滑块7,可以将电池板容纳槽1利用滑轨和滑块7的配合,滑动铺设,只要在一侧,不断的向滑轨上滑动推入电池板容纳槽1即可,直至这一列放满容纳有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容纳槽1,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不断的在瓦房上走动。并且,对于后续的维修,一列中某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损坏了,只需通过将电池板容纳槽1沿滑轨推出,重新装入新的太阳能电池板,重新利用滑轨推入进去即可,避免了后期维护时,工作人员需在瓦房上走到损坏板面前进行拆除的作业,降低了作业难度,更好的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n+1条平行设置的滑轨,n≥1,所述滑轨为双轨道滑轨,包括第一轨道8和第二轨道8,两条轨道相同,所述电池板容纳槽1的底部设置有2条平行设置的滑块7,滑块7与第一轨道8相匹配。采用双轨道滑轨可以使上下两列电池板容纳槽紧邻设置,屋顶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在滑轨的轨道上设置有导向凸起10,滑块7上设置有与导向凸起10相匹配的凹槽。通过设置导向凸起10,可以保证电池板容纳槽1在滑轨上滑动时,位置更准确,不偏移。所述电池板容纳槽1为U型槽结构,电池板容纳槽1的侧壁高度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电池板容纳槽1侧壁上设置有与电池板容纳槽1底板相平行的卡边11。卡边11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板从电池板容纳槽1中掉落,起到卡接的作用。将电池板容纳槽1的侧壁高度设置为与太阳能电池板厚度相同,目的是为了在下雨时,雨水可以及时排出,避免在电池板容纳槽1中存积污水。所述支架2底部的底脚5借助铰轴与支架2铰接连接,配重架3底部的底脚5借助铰轴与配重架3铰接连接。底脚5与支架2/配重架3底部铰接,是为了调节支架2的角度,当支架2的角度与屋顶斜面的角度不匹配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架2角度以适应瓦房屋顶的鞋面。所述支架2底部的底脚至少为4个,配重架3底部的底脚至少为4个。将支架2和配重架3的底脚设置为至少4个是为将整个支架2/配重架3调整为一个平整的平面结构,提高安装架在瓦房屋顶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包括设置有电池板容纳槽(1)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支架(2)连接的配重架(3),所述安装架呈倒“V”字型结构,在支架(2)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4),在配重架(3)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4),所述支架(2)上的豁口(4)设置在电池板容纳槽(1)的下方,支架(2)的底部和配重架(3)的底部均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底脚(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包括设置有电池板容纳槽(1)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支架(2)连接的配重架(3),所述安装架呈倒“V”字型结构,在支架(2)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4),在配重架(3)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供固定绳穿梭的豁口(4),所述支架(2)上的豁口(4)设置在电池板容纳槽(1)的下方,支架(2)的底部和配重架(3)的底部均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底脚(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与配重架(3)借助铰轴铰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板容纳槽(1)与支架(2)为可拆卸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2n条平行设置的滑轨,n≥1,所述滑轨为单轨道滑轨(6),所述电池板容纳槽(1)的底部设置有2条平行设置的、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瓦房屋顶用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n+1条平行设置的滑轨,n≥1,所述滑轨为双轨道滑轨,包括第一轨道(8)和第二轨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计民冯贵平刘延杰聂川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卓越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