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95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它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内设置有转子腔,所述转子腔内设置有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一端套装有轴承组件,所述转子腔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朝向转子组件的储油槽,所述轴承组件与储油槽共同配合形成储油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固态油脂润滑时,油脂消耗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属于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洗衣机、洗碗机等家电产品中的排水电机的润滑方式主要为水润滑和油脂润滑,其中油脂润滑又分为固态油脂润滑和液态油脂润滑。但在使用固态油脂润滑时都不可避免存在以下问题:油脂仅可以添加在轴承与电机轴处,不具备储油功能,电机长时间运行后油脂损耗,导致润滑效果大大降低,从而严重缩短电机正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固态油脂润滑时,油脂消耗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它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内设置有转子腔,所述转子腔内设置有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一端套装有轴承组件,所述转子腔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朝向转子组件的储油槽,所述轴承组件与储油槽共同配合形成储油室。进一步,所述电机壳内设置有定子腔,所述定子腔位于转子腔的外部,所述定子腔内设置有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上焊接有线路板组件,所述电机壳的底部设置有罩盖。进一步,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磁环注塑体、上轴承、轴密封和叶轮,所述磁环注塑体套装在电机轴上并且位于转子腔内,所述电机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电机轴通过上轴承与端盖转动连接,所述上轴承的外周设置有轴密封,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与叶轮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下轴承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下轴承上。进一步,所述下轴承包括圆柱部和密封圈安装面,所述密封圈安装面设置在圆柱部的外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密封圈安装面上。进一步,所述储油槽呈台阶状,所述储油槽包括凹槽和台阶部,所述密封圈安装面抵接在台阶部上,所述圆柱部插入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圆柱部的轴向开有轴孔,所述电机轴插入轴孔内,所述轴孔与储油室连通。进一步,所述下轴承为塑料轴承。进一步,所述电机轴的直径为d,所述储油室的内径为e;上述尺寸存在如下关系:其中,0.22≤K1≤0.8。进一步,所述转子组件处于不受外力的情况时下轴承与转子组件的距离为a,所述下轴承的圆柱部底面距离储油槽底面的距离为c,所述电机轴距离储油槽底面的距离为b;上述尺寸存在如下关系:K2=a-(b-c),其中,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电机壳中转子腔底部的储油槽与轴承组件共同配合形成储油室,将轴承组件处多余的固态油脂储存在储油室中,使油脂不外漏,以延长轴承与电机轴的润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A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转子腔与轴承组件的配合尺寸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储油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转子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10所示,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它包括电机壳4,电机壳4内设置有转子腔41,转子腔41内设置有转子组件7,转子组件7包括电机轴71,电机轴71的一端套装有轴承组件6,转子腔4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朝向转子组件7的储油槽,轴承组件6与储油槽共同配合形成用于储存油脂的储油室42。如图6、10所示,电机壳4内设置有定子腔43,定子腔43位于转子腔41的外部,定子腔43内设置有定子组件3,定子组件3上焊接有线路板组件2,电机壳4的底部设置有罩盖1,罩盖起到保护定子组件的作用。如图2所示,转子组件7还包括磁环注塑体72、上轴承73、轴密封74和叶轮75,磁环注塑体72套装在电机轴71上并且位于转子腔41内,电机壳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盖8,电机轴71通过上轴承73与端盖8转动连接,上轴承73的外周设置有轴密封74,电机轴71的另一端与叶轮75固定连接。转子组件7产生旋转的动能,使叶轮75转动,实现排水泵的排水功能。如图3、4、5所示,轴承组件6主要为转子组件7提供径向支撑,保证转子组件7能正常转动,同时轴承组件6为储油槽提供密封作用,保证油脂不外漏。轴承组件6包括下轴承61和密封圈62,下轴承61为塑料轴承,密封圈62设置在下轴承61上。下轴承61包括圆柱部611和密封圈安装面612,密封圈安装面612设置在圆柱部611的外周,密封圈62套设在密封圈安装面612上。如图6、7所示,储油槽呈台阶状,储油槽包括凹槽44和台阶部45,密封圈安装面612抵接在台阶部45上,圆柱部611插入凹槽44内,圆柱部611的轴向开有轴孔613,电机轴71插入轴孔613内,轴孔613与储油室42连通,密封圈安装面612、圆柱部611和储油槽形成一个封闭的储油室42。在装配转子组件7前,向轴承组件6处添加固态油脂,多余的油脂会储存在储油槽中,以延长下轴承61与电机轴71的润滑作用。轴承组件6、电机壳4和转子组件7装配后形成封闭的储油室42,可以储存多余的油脂以保证油脂的长时间使用,从而能避免油脂损耗快,轴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如图8所示,根据电机的规格尺寸不同,储油槽的尺寸设计也有所不同,但存在以下关系:电机轴直径为d;电机转子处于不受外力的情况时,下轴承61与转子组件7的距离为a;装配轴承组件6后,下轴承61的圆柱部611底面距离储油槽底面的距离为c;装配转子组件7后,电机轴71距离储油槽底面的距离为b;储油室42的内径为e;上述尺寸存在如下关系:电机轴71的直径为d,储油室42的内径为e;上述尺寸存在如下关系:其中,0.22≤K1≤0.8。K2=a-b-c,其中,满足上述比例关系,以使得储油室42的容积不会过大或者过小,保持在合适范围内。具体的:1、若K1大于0.8,即储油室42的相对内径过小,导致储油室42的储油量不足,油脂损耗过快,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2、若K1小于0.22,即储油室42相对内径过大,导致油脂过多堆积,既达不到充分润滑的效果,同时也造成的油脂的浪费。3、若K2小于0,电机在负载运行时,电机轴71尾部无法接触到储油室42中的油脂,造成储油室42结构失效,从而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4、若K2大于c/6mm,电机在负载运行时,电机轴71尾部与储油室42油脂接触量过多,从而会导致油脂损耗过快,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壳(4),所述电机壳(4)内设置有转子腔(41),所述转子腔(41)内设置有转子组件(7),所述转子组件(7)包括电机轴(71),所述电机轴(71)的一端套装有轴承组件(6),所述转子腔(4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朝向转子组件(7)的储油槽,所述轴承组件(6)与储油槽共同配合形成储油室(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壳(4),所述电机壳(4)内设置有转子腔(41),所述转子腔(41)内设置有转子组件(7),所述转子组件(7)包括电机轴(71),所述电机轴(71)的一端套装有轴承组件(6),所述转子腔(4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朝向转子组件(7)的储油槽,所述轴承组件(6)与储油槽共同配合形成储油室(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4)内设置有定子腔(43),所述定子腔(43)位于转子腔(41)的外部,所述定子腔(43)内设置有定子组件(3),所述定子组件(3)上焊接有线路板组件(2),所述电机壳(4)的底部设置有罩盖(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7)还包括磁环注塑体(72)、上轴承(73)、轴密封(74)和叶轮(75),所述磁环注塑体(72)套装在电机轴(71)上并且位于转子腔(41)内,所述电机壳(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盖(8),所述电机轴(71)通过上轴承(73)与端盖(8)转动连接,所述上轴承(73)的外周设置有轴密封(74),所述电机轴(71)的另一端与叶轮(7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6)包括下轴承(61)和密封圈(62),所述密封圈(62)设置在下轴承(6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储油槽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皓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