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和具有变焦透镜的光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91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小型的变焦透镜,其呈现出很好地校正在望远端状态的色像差的光学性能。该变焦透镜包括多个透镜组,该多个透镜组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该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的每个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并且满足给定的条件表达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焦透镜和具有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设备。技术背景迄今已经提出电子静像照相机所用的变焦透镜(例如,参考日本 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57279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l 1-295594)。常规的变焦透镜的问题在于在望远端状态中具有大的望远比、大 的总长度,并且在望远拍摄区中具有大色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上述问题的变焦透镜。为了实 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变焦透镜包括多个透镜组;该多个透镜组 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该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 焦度的透镜组的每个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440 <Np< 1.525 (1) 其中Np是该正透镜的平均折射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2): 70.0 < pp < 92.0 (2)其中J/p表示该正透镜的平均阿贝数。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该多个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 并且该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是第一透镜组、第三透镜 组和第四透镜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该第一透镜 组包括非球面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3.00<F1/Fw<5.50 (3)其中Fw是广角端状态的焦距,而Fl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4): 1.900 <Nn < 2.000 (4)其中Nn是该多个透镜组中的该第一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 镜组的负透镜的平均折射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 27.0 <im< 40.0 (5)其中ra是该多个透镜组中的该第一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 镜组的负透镜的平均阿贝数。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该第二透镜组的凹面具有非球面 表面,并且,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6): -1.00 <F2/Fw<-0.50 (6)其中F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距,而Fw是该变焦透镜在广角端状态 的焦距。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7):1.85 <N2< 1.95 (7) 其中N2是该第二透镜组中所有透镜的平均折射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当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 焦时,该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加,而该第二透镜组 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该多个透镜组中最靠近像平面 侧的该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优选地,该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 透镜组的每个透镜组具有包括非球面表面的正透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变焦透镜 的光学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由变焦透镜形成物的图像 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包括多个 透镜组,该多个透镜组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该 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的每个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其中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1.440 <Np < 1.525 (1)其中Np是正透镜的平均折射率;并且由该变焦透镜形成物的图像。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2: 70.0 < vp < 92.0 (2) 其中^表示该正透镜的平均阿贝数。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优选地,该多个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 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 并且该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是第一透镜组、第三透镜 组和第四透镜组。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小型的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具有能够很 好地校正在望远拍摄区中的色像差的光学性能,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包括 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例1的变焦透镜的透镜配置的示意图,其中w表示广角端状态,M意味着中间焦距状态,T表示望远端状态。图2A—2C是示出在实例1中的在该变焦透镜的无穷远状态中的 各种类型的像差和当进行减振校正时的彗差的示意图;图2A示出广角端状态的像差;图2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的像差;图2C示出望远端状 态的像差。图3A—3C是示出实例1中的在该变焦透镜的近拍摄距离聚焦状 态中的各种类型的像差和当进行减振校正时的彗差的示意图;图3A示 出当Rw = 205 mm时的各个的像差;图3B示出当Rm = 749 mm时的 像差;图3C示出当Rt- 538 mm时的像差。图4是示出根据实例2的变焦透镜的透镜配置的示意图,其中W 表示广角端状态,M意味着中间焦距状态,T表示望远端状态。图5A—5C是示出在实例2中在该变焦透镜的无穷远状态中的各 种类型的像差的示意图;图5A示出广角端状态的各个的像差;图5B 示出中间焦距状态的像差;图5C示出望远端状态的像差。图6A—6C是示出在实例2中在该变焦透镜的近拍摄距离聚焦状 态中的各种类型的像差的示意图;图6A示出当Rw = 204 mm时的各 个的像差;图6B示出当Rm = 737 mm时的像差;图6C示出当Rt = 515 mm时像差。图7是示出根据实例3的变焦透镜的透镜配置的示意图,其中W 表示广角端状态,M意味着中间焦距状态,T表示望远端状态。图8A—8C是示出在实例3中在该变焦透镜的无穷远状态中的各 种类型的像差的示意图;图8A示出广角端状态的各个的像差;图8B 示出中间焦距状态的像差;图8C示出望远端状态的像差。图9A — 9C是示出在实例3中在该变焦透镜的近拍摄距离聚焦状 态中的各种类型的像差的示意图;图9A示出当Rw = 202 mm时的各 个的像差,图9B示出当Rm = 738 mm时的像差,图9C示出当Rt= 513 mm时的像差。图10是示出根据实例4的变焦透镜的透镜配置的示意图,其中W 表示广角端状态,M意味着中间焦距状态,T表示望远端状态。图11A—11C是示出在实例4中在该变焦透镜的无穷远状态中的 各种类型的像差的示意图;图IIA示出广角端状态的各个的像差;图 II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的像差;图IIC示出望远端状态的像差。图12A—12C是示出在实例4中在该变焦透镜的近拍摄距离聚焦 状态中的各种类型的像差的示意图;图12A示出当Rw-201mm时的 各个的像差;图12B示出当Rm = 728 mm时的像差;图12C示出当 Rt: 487 mm时的像差。图13是示出根据实例5的变焦透镜的透镜配置的示意图,其中W 表示广角端状态,M意味着中间焦距状态,T表示望远端状态。图14A—14C是示出在实例5中在该变焦透镜的无穷远状态中的 各种类型的像差的示意图;图14A示出广角端状态的各个的像差;图 14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的像差;图14C示出望远端状态的像差。图15A—15C是示出在实例5中在该变焦透镜的近拍摄距离聚焦 状态中的各种类型的像差的示意图;图15A示出当Rw-204mm时的 各个的像差,图15B示出当Rm = 737 mm时的像差,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透镜,所述变焦透镜包括:    多个透镜组,    所述多个透镜组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    所述至少三个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的每个透镜组具有正透镜,     其中,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1.440<Np<1.525    其中Np是所述正透镜的平均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进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