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恒君专利>正文

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85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由于采用了在电源端T型接续体下部设置负载端接续体,其特点是:当分支负载导线与电源端T型接续体实施接续连接时,电源端T型接续体下部的负载端接续体即可实现可会将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与自身可作接续再连接。又由于采用了在负载端接续体前部两侧设置压栓丝孔,其特点是:当有一路分支导线与负载端接续体实施接续连接时,负载端接续体前部左侧的压栓丝孔即可实现可会将第一只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经压栓可压入至左侧的压栓丝孔内。当次后再有分支负载导线再与负载端接续体实施接续连接时,负载端接续体前部右侧的压栓丝孔还可实现可会将第二只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经压栓可压入至右侧的压栓丝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
本技术涉及输配电线路上的接续连接金具,直接涉及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特别适用于在升级后的低压输配电线路上所使用。
技术介绍
向用户输送电力,是通过低压输配电线路来完成。在低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分支线与主干线上作接续连接为较多。分支线与主干线作接续连其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主干线T接点与分支线导线端头采用现有并沟线夹实施两体压接。另一种是将分支线导线端头直接缠绕与主干线T接点。然而在长期使用中人们还发现以上所述T接法虽简单、方便、实用,但还存有一定不适应现代供电要求的不为人们所解决的技术难题:一、当使用并沟线夹将分支线与主干线作接续连后,并沟线夹即成为死连接、当压接与并沟线夹上的分支导线后级端设备、器具(后级端设备、器具指控制开关、安全保护、支撑金具、线路附件等)次后作不定期巡检、定期巡检、出现自然损坏、出现突发故障需要进行维护或需要对损坏器件进行更换时,在主干线路不拉闸、不断电状态下进行维护或更换极是不为有可能。二、当次后再有分支导线需要再与T接点上再先的并沟线夹实施次后接续连接时,由于再先并沟线夹未有多余接线位,为此,即是采用常规缠绕法或再使用市售常规接线鼻再将分支导线根本无法再次压接与再先并沟线夹上。三、将分支线导线端头缠绕与主干线T接点上后,由于分支线导线端头缠绕力而不达极是易会出现接触不良,当在T接点处出现接触不良后极是易会在T接点内产生高温电弧,T接点内产生高温电弧后,产生高温后的电弧极是易会将T接点导线易烧蚀,当产生高温后的电弧将T接点导线烧蚀后,极是可会将主干线原始设计安全线径可减小,严重时极是易会出现断线、倒杆情况所发生,当出现断线、倒杆后还更是易会出现其它不可预见不安全重大事故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它完全能够做到:主干线在保证安全、稳定供电的情况下可安全方便地做T接,可安全方便地做分离,可安全方便地做更换或维护。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具有电源端T型接续体和负载端接续体,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端T型接续体下部设置负载端接续体,负载端接续体前部两侧设置压栓丝孔,压栓丝孔上下侧设置销轴隐置孔眼,负载端接续体左右两侧设置备份丝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电源端T型接续体下部设置负载端接续体,其特点是:当分支负载导线与电源端T型接续体实施接续连接时,电源端T型接续体下部的负载端接续体即可实现可会将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与自身可作接续再连接。又由于采用了在负载端接续体前部两侧设置压栓丝孔,其特点是:当有一路分支导线与负载端接续体实施接续连接时,负载端接续体前部左侧的压栓丝孔即可实现可会将第一只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经压栓可压入至左侧的压栓丝孔内。当次后再有分支负载导线再与负载端接续体实施接续连接时,负载端接续体前部右侧的压栓丝孔还可实现可会将第二只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经压栓可压入至右侧的压栓丝孔内。附图说明图1是电源端T型接续体,图2是压接板,图3是细杆压栓,图4是粗杆压栓,图5是图2压接板与图1电源端T型接续体组合后的示意图,图6是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图7是图6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与图5相互组配后的示意图,图8是专用绝缘操作手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的结构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图1电源端T型接续体1下部设置负载端接续体2,负载端接续体2前部设置压栓丝孔3,压栓丝孔3上下侧设置销轴隐置孔眼4,负载端接续体2左右两侧设置备份丝孔5。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说明所述电源端T型接续体1下部设置负载端接续体2的功能:当电源端T型接续体1与主干线T接点完成电源端T接后,T型接续体1下部的负载端接续体2有能实现可会将与T型接续体1相互配套的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可再实现接续再连接。实施例二、结合附图1说明所述负载端接续体2前部设置压栓丝孔3,压栓丝孔3上下两侧设置销轴隐置孔眼4的功能:当将与T型接续体1相互配套的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实施接续连接时,压栓丝孔3有能实现可会使压栓可将与T型接续体1相互配套的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可再压牢与自身的丝孔内。实施例三、结合附图1说明所述压栓丝孔3上下两侧设置销轴隐置孔眼4的功能:当将与T型接续体1相互配套的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与负载端接续体2实施压接时,销轴隐置孔眼4有能实现可将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上的销轴可置入至自身的孔眼内,当将T型开口接线鼻上的销轴置入至销轴隐置孔眼4的内部后,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上的销轴即而实现可会将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所稳固(可使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在负载端接续体2上不会出现左右有摇摆)。实施例四、结合附图1说明所述负载端接续体2左右两侧设置备份丝孔5的功能:当将T型接续体1与带电主干线T接点实施带电T接时,备份丝孔5有能实现可会将专用绝缘操作手柄的丝柱头可再拧入至自身的丝孔内,当将专用绝缘操作手柄的丝柱头拧入至备份丝孔5的内部后,操作人员手握专用绝缘操作手柄后即而实现可会将T型接续体1可安全方便地再压接与带电T接点主干电线上。当次后再有其它用途的导线(其它用途的导线指移动电器及临时用电等)需要在T型接续体1上引出电源时,这时可在作为其它用途的导线端头上压入常规接线鼻、再使用绝缘旋拧具经常规压栓可再将接线鼻压入至多余的备份丝孔5。本技术的组装过程为:操作步骤一、首先附图2压接板6置与附图1T型接续体1的上顶部,再使用附图3细杆压栓7穿过附图2压接板6上的滑孔8后再拧入至附图1的压栓丝孔9内。将附图4粗杆压栓10再拧入至附图1负载端接续体2前部的压栓丝孔3内后即可完成组装(见附图5)。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指不带电正常安装)为:操作步骤一、首先预先完成分支导线与附图6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11的预先压接。其做法是:将分支导线端头穿入至附图6底下中部钳压管12的压线孔13内后再使用油压钳实施压牢(见附图6)。操作步骤二、再将附图6预先与完成组装后的附图5实施组合。其做法是:将附图5左侧的粗杆压栓10拧松后再将附图6的压栓开口14再直接插入至粗杆压栓10的内里部,使侧开口户外T型专用接线鼻11后部上下端的销轴(销轴未标示)置入至附图5的销轴隐置孔眼4内,然后再将拧松后的粗杆压栓10实施彻底拧紧(见附图7)。操作步骤三、全部拧下附图7(以下依附图7作陈述)上顶部的细杆压栓7去掉压接板6后即可露出电源端T型接续体1中部的压线槽15,这时再将压线槽15顶触与T接点主干线的底下部,再将分离后的压接板6置与T接点主干线的上顶部,之后再将全部拧下后的细杆压栓7将压接板9实施彻底压牢后即可完成电源端接续T接。当将完成组合后的附图7在主干线在带电状态下与带电主干线实施接续T接(指带电操作)时,由于在主干线路上并接的用户较多、用户中且还含有一般用户、特殊用户(特殊用户指不可随意对其停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具有电源端T型接续体(1)和负载端接续体(2),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端T型接续体(1)下部设置负载端接续体(2),负载端接续体(2)前部设置压栓丝孔(3),压栓丝孔(3)上下侧设置销轴隐置孔眼(4),负载端接续体(2)左右两侧设置备份丝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与开口筒状接线鼻相配套的A型压接座,具有电源端T型接续体(1)和负载端接续体(2),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端T型接续体(1)下部设置负载端接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君袁昌辉郑南
申请(专利权)人:张恒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