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和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81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和继电器,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弹片部,连接至所述固定部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弹性移动;和引脚部,连接至所述固定部。所述导电端子为由单片金属料板折叠而成的整体部件,使得所述导电端子可被展开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单片金属料板;所述引脚部包括折叠在一起的三层引脚板,使得所述引脚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单片金属料板的厚度的三倍。因此,增加了引脚部的厚度,能够极大地提高导电端子的电流承载能力和散热能力,并且不会增加导电端子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端子和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和继电器。
技术介绍
常见的继电器的可动簧片(或称为动端子),其厚度设计受线圈吸力制约,这导致可动簧片很薄,因此,可动簧片的连接到PCB的引出端(或称为引脚部)的截面积不足,这降低了继电器的整体电流承载能力和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弹片部,连接至所述固定部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弹性移动;和引脚部,连接至所述固定部。所述导电端子为由单片金属料板折叠而成的整体部件,使得所述导电端子可被展开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单片金属料板;所述引脚部包括折叠在一起的三层引脚板,使得所述引脚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单片金属料板的厚度的三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定部包括折叠在一起的两层固定板,使得所述固定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单片金属料板的厚度的两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片部为单层弹性悬臂,使得所述弹片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单片金属料板的厚度。根据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端子,包括:/n固定部(11);/n弹片部(13),连接至所述固定部(11)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11)弹性移动;和/n引脚部(12),连接至所述固定部(11),/n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电端子为由单片金属料板(1)折叠而成的整体部件,使得所述导电端子可被展开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单片金属料板(1);/n所述引脚部(12)包括折叠在一起的三层引脚板(120、120’、120”),使得所述引脚部(12)的厚度等于所述单片金属料板(1)的厚度的三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端子,包括:
固定部(11);
弹片部(13),连接至所述固定部(11)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11)弹性移动;和
引脚部(12),连接至所述固定部(1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为由单片金属料板(1)折叠而成的整体部件,使得所述导电端子可被展开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单片金属料板(1);
所述引脚部(12)包括折叠在一起的三层引脚板(120、120’、120”),使得所述引脚部(12)的厚度等于所述单片金属料板(1)的厚度的三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11)包括折叠在一起的两层固定板(110、110’),使得所述固定部(11)的厚度等于所述单片金属料板(1)的厚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部(13)为单层弹性悬臂,使得所述弹片部(13)的厚度等于所述单片金属料板(1)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层引脚板(120、120’、120”)包括第一层引脚板(120)、折叠在所述第一层引脚板(120)上的第二层引脚板(120’)和折叠在所述第二层引脚板(120’)上的第三层引脚板(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层固定板(110、110’)包括第一层固定板(110)和折叠在所述第一层固定板(110)上的第二层固定板(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引脚板(120)与所述第一层固定板(110)直接连接,并从所述第一层固定板(110)沿第一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