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41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具有导热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特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依次首尾相连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左散热片、右散热片和后散热片,左散热片、右散热片和后散热片依次连接形成管体结构,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均呈内凹弧形结构,后散热片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还包括置于后散热片两侧上的延伸片,延伸片也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的外壁上设有隔热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散热器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
本技术属于散热器
,特指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
技术介绍
采暖散热器俗称暖气,是供热系统的末端装置。我们常见的采暖散热器是装在室内的,其承担着将热媒携带的热量传递给房间内的空气,以补偿房间的热耗,达到维持房间一定空气温度的目的。采暖散热器在使用时,通常靠墙壁设置,热气流的冲击和烘烤对墙壁造成一定的损坏,且这部分热量容易损失,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具有导热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包括若干依次首尾相连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包括左散热片、右散热片和后散热片,左散热片、右散热片和后散热片依次连接形成管体结构,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均呈内凹弧形结构,后散热片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还包括置于后散热片两侧上的延伸片,延伸片也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的外壁上设有隔热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均内凹弧形结构,其导热面积大,且热量易向外扩散;使用时后散热片为靠墙的一侧,隔热涂层采用隔热涂料涂覆于后散热片的后侧外壁上,避免热量直接向靠墙的一侧进行传递,且通过自身的外凸弧形结构,使得热量向远离墙体的一侧进行扩散,延伸片可以增加后散热片的导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因此具有导热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上均设有若干散热翅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翅片可以加速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的快速散热,此外散热翅片端面要与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的连接端平齐,使其整体性更好,使得整体表面不会具有单一的突出结构,不会造成安全隐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的两端上均设有相贴合的安装片,相邻散热管上的安装片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片分别位于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的两端上,且相互贴合,可以增加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之间的连接强度;安装片上设有连接孔,使其与连接杆相互连接,对散热管起到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置于相邻散热管安装片之间的套管,连接杆的两端上还设有固定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用于与安装片的侧面抵触,对相邻散热管之间起到固定间隔作用,固定螺母与连接杆的两端用过螺纹固定,即对散热管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使得散热管之间可以等距稳固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的材质为环保塑基导热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保塑基导热材料是本申请人在先公开的专利,如公开号CN106009332A所介绍,具有导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散热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散热管;2、左散热片;3、右散热片;4、后散热片;5、延伸片;6、隔热涂层;7、散热翅片;8、安装片;9、连接杆;10、套管;11、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包括若干依次首尾相连的散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包括左散热片2、右散热片3和后散热片4,左散热片2、右散热片3和后散热片4依次连接形成管体结构,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均呈内凹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还包括置于后散热片4两侧上的延伸片5,延伸片5也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的外壁上设有隔热涂层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均内凹弧形结构,其导热面积大,且热量易向外扩散;使用时后散热片4为靠墙的一侧,隔热涂层6采用隔热涂料涂覆于后散热片4的后侧外壁上,避免热量直接向靠墙的一侧进行传递,且通过自身的外凸弧形结构,使得热量向远离墙体的一侧进行扩散,延伸片5可以增加后散热片4的导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因此具有导热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上均设有若干散热翅片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翅片7可以加速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的快速散热,此外散热翅片7端面要与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的连接端平齐,使其整体性更好,使得整体表面不会具有单一的突出结构,不会造成安全隐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的两端上均设有相贴合的安装片8,相邻散热管1上的安装片8之间通过连接杆9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片8分别位于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的两端上,且相互贴合,可以增加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之间的连接强度;安装片8上设有连接孔,使其与连接杆9相互连接,对散热管1起到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9上设有置于相邻散热管1安装片8之间的套管10,连接杆9的两端上还设有固定螺母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10用于与安装片8的侧面抵触,对相邻散热管1之间起到固定间隔作用,固定螺母11与连接杆9的两端用过螺纹固定,即对散热管1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使得散热管1之间可以等距稳固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1的材质为环保塑基导热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保塑基导热材料是本申请人在先公开的专利,如公开号CN106009332A所介绍,具有导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包括若干依次首尾相连的散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包括左散热片(2)、右散热片(3)和后散热片(4),左散热片(2)、右散热片(3)和后散热片(4)依次连接形成管体结构,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均呈内凹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还包括置于后散热片(4)两侧上的延伸片(5),延伸片(5)也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的外壁上设有隔热涂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包括若干依次首尾相连的散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包括左散热片(2)、右散热片(3)和后散热片(4),左散热片(2)、右散热片(3)和后散热片(4)依次连接形成管体结构,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均呈内凹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还包括置于后散热片(4)两侧上的延伸片(5),延伸片(5)也呈外凸弧形结构,后散热片(4)的外壁上设有隔热涂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散热片(2)和右散热片(3)上均设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钢锋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苗艺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