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群专利>正文

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333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具备新风排风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新风排风系统的净化新风机可从室外进入的新风进行一次净化过滤,再者,在空气循环系统的送风管的各送风端口上也分别设置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使新风在进入室内前得以进行二次灭菌净化,更好地确保了新风的洁净程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又消毒灭菌净化机构的壳体内设置加速风机,为新风穿过排气过滤模块提供加速的动力支持,确保了新风的顺利通过,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民用普通中央空调系统,只有一般的温湿度调节作用,而并无消毒净化功能,当出现疫情病毒或流感病毒传播危机时,为了防止产生病毒的交叉感染,保障室内人员的安全,中央空调系统需保持关闭状态,然而如此操作,也将导致室内舒适度的下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灭菌消毒且净化效果好的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包括新风排风系统及空气循环系统。其中,新风排风系统具备净化新风机、与所述净化新风机接通的新风换气管道组;空气循环系统通过所述新风换气管道组与净化新风机接通,包括有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及连接至空调室内机进风口的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各回风端口处均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送风管的各送风端口处分别安装一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所述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包含出风部件和消毒灭菌净化机构,所述消毒灭菌净化机构具备壳体、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消毒灭菌模块及加速风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覆盖有排气过滤模块。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至少具备如下的有益效果:该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具备新风排风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新风排风系统的净化新风机可从室外进入的新风进行一次净化过滤,并且排出一部分室内空气;再者,在空气循环系统的送风管的各送风端口上也分别设置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使新风在进入室内前得以进行循环不断的消毒灭菌净化,更好地确保了室内空气的洁净程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又消毒灭菌净化机构的壳体内设置加速风机,为新风穿过排气过滤模块提供加速的动力支持,确保了新风的顺利通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划分风道形成并列的加速区和均速区,所述加速风机位于加速区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净化新风机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热交换芯,所述机壳上形成有新风口、送风口、排风口和回风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换气管道组包括一端与新风口连通的一号新风管、一端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的二号新风管、一端连接所述排风口的一号排风管和一端连接回风口的二号排风管,所述二号新风管的另一端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接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口与送风口之间设有穿过热交换芯的送风通道,所述回风口与排风口之间设有经过热交换芯的排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排风通道内分别配置有第二消毒灭菌模块。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消毒灭菌模块与第二消毒灭菌模块均包含至少一支紫外线灯和若干等离子发生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净化新风机的新风口、排风口处分别配置有第二过滤模块和第三过滤模块,所述排气过滤模块、第二过滤模块、第三过滤模块均包括依次叠置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和活性碳过滤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滤模块呈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新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排气过滤模块的轴向垂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处沿进风方向安装有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至少一层过滤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净化新风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包括新风排风系统及空气循环系统。具体地,新风排风系统具备净化新风机11、与净化新风机11接通的新风换气管道组;空气循环系统通过所述新风换气管道组与净化新风机11接通,包括有空调室内机21、与空调室内机21的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22及连接至空调室内机21进风口的回风管23,回风管23的各回风端口处均设置有包括至少一层初效过滤网231的过滤机构,送风管22的各送风端口处分别安装一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2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24包含出风部件241和消毒灭菌净化机构242,消毒灭菌净化机构242具备壳体2421、配置在壳体2421内的第一消毒灭菌模块及加速风机2422,壳体2421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覆盖有排气过滤模块242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具备新风排风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新风排风系统的净化新风机11可从室外进入的新风进行一次净化过滤,再者,在空气循环系统的送风管22的各送风端口上也分别设置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24,使新风在进入室内前得以进行二次灭菌净化,更好地确保了新风的洁净程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又消毒灭菌净化机构242的壳体2421内设置加速风机2422,为新风穿过排气过滤模块2423提供加速的动力支持,确保了新风的顺利通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内设有导流罩,导流罩划分风道形成并列的加速区和均速区,加速风机2422位于加速区内。由于排气过滤模块2423的设置,空气流动的风阻增加,风量相应减少,导流件的配置使风量减少的部分得到补偿,为经消毒灭菌后的空气穿过排气过滤模块2423进入室内提供动能支持,同时加速风机2422的压头无需因补充风量而增加,也避免了过多噪音的产生。更为具体地,出风部件241为散流器或者百叶风口,其具体采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净化新风机11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新风排风系统,具备净化新风机、与所述净化新风机接通的新风换气管道组;/n空气循环系统,通过所述新风换气管道组与净化新风机接通,包括有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及连接至空调室内机进风口的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各回风端口处均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送风管的各送风端口处分别安装一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n所述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包含出风部件和消毒灭菌净化机构,所述消毒灭菌净化机构具备壳体、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消毒灭菌模块及加速风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覆盖有排气过滤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排风系统,具备净化新风机、与所述净化新风机接通的新风换气管道组;
空气循环系统,通过所述新风换气管道组与净化新风机接通,包括有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连通的送风管及连接至空调室内机进风口的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各回风端口处均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送风管的各送风端口处分别安装一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
所述消毒净化型送风末端装置包含出风部件和消毒灭菌净化机构,所述消毒灭菌净化机构具备壳体、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消毒灭菌模块及加速风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覆盖有排气过滤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划分风道形成并列的加速区和均速区,所述加速风机位于加速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新风机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热交换芯,所述机壳上形成有新风口、送风口、排风口和回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杀菌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换气管道组包括一端与新风口连通的一号新风管、一端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的二号新风管、一端连接所述排风口的一号排风管和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群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