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28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包括输料管、炉膛体、内腔一、送风孔一、环形凹槽、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管、活动座、燃气管、通气管、三通管、网套一、点火器一、内腔二、送风孔二、点火器二和网套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启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而主动齿轮的旋转则通过从动齿轮和活动座带动炉膛体旋转,而炉膛体的旋转则便于将输料管将燃料均匀的输送到炉膛体中,从而提高了燃烧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两个点火器一和点火器二,从而能够对炉膛体中燃料两处同时进行点火进行燃烧,也就提高了燃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特别涉及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是将农林废物(包括有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作为原材料,经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序,制成块状或颗粒状的燃料;生物质燃料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具有可再生、清洁环保等特点;但是这种锅炉在燃烧时,生物质燃料由输料管输送入炉膛内燃烧,燃烧不充分,导致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NOx、CO等,排出后会造成燃料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解决了现有的锅炉在燃烧时,生物质燃料由输料管输送入炉膛内燃烧,燃烧不充分,导致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NOx、CO等,排出后会造成燃料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因此有必要改进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包括隔热锅炉壳体,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输料管、炉膛体、内腔一、送风孔一、环形凹槽、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管、活动座、燃气管、通气管、三通管、网套一、点火器一、内腔二、送风孔二、点火器二和网套二;所述输料管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左侧,所述输料管右侧出口位于炉膛体左上侧;所述炉膛体下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活动座,且活动座活动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下侧中央中,所述炉膛体底面中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内腔一设在炉膛体左侧壁中,所述内腔一右侧通过若干个送风孔一与炉膛体内部左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一下侧与环形凹槽左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二设在炉膛体右侧壁中,所述内腔二左侧通过若干个送风孔二与炉膛体内部右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二下侧与环形凹槽右侧相连通;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活动座下侧外部;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左下侧中,所述电机上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连接;所述固定管下侧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内部下侧中央中,所述固定管上侧外部活动连接在活动座中央设置的竖向孔中;所述燃气管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右下侧中,所述燃气管左侧出口与固定管下侧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气管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右下侧中,所述通气管左侧出口与环形凹槽右侧相连通;所述网套一下侧固定连接在炉膛体内部右侧;所述网套二下侧固定连接在炉膛体内部左侧;所述三通管固定连接在炉膛体下侧中央中,所述三通管下侧入口与活动座中央设置的竖向孔内部相连通,所述三通管上侧两个出口管分别固定连接在网套一和网套二内部下侧中,所述三通管上侧两个出口处分别设有点火器一与点火器二。作为优选,所述送风孔一和送风孔二均呈倾斜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座由隔热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网套一和网套二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网套一和网套二的上侧呈密闭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启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而主动齿轮的旋转则通过从动齿轮和活动座带动炉膛体旋转,而炉膛体的旋转则便于将输料管将燃料均匀的输送到炉膛体中,从而提高了燃烧的效果。(2)本技术中设置的两个点火器一和点火器二,从而能够对炉膛体中燃料两处同时进行点火进行燃烧,也就提高了燃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本技术中设置的送风孔一和送风孔二,从而能够对炉膛体中燃料两处同时进行送风,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充分燃烧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1-隔热锅炉壳体;2-输料管;3-炉膛体;4-内腔一;5-送风孔一;6-环形凹槽;7-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固定管;11-活动座;12-燃气管;13-通气管;14-三通管;15-网套一;16-点火器一;17-内腔二;18-送风孔二;19-点火器二;20-网套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包括隔热锅炉壳体1,还包括输料管2、炉膛体3、内腔一4、送风孔一5、环形凹槽6、电机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固定管10、活动座11、燃气管12、通气管13、三通管14、网套一15、点火器一16、内腔二17、送风孔二18、点火器二19和网套二20;所述输料管2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左侧,所述输料管2右侧出口位于炉膛体3左上侧;所述炉膛体3下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活动座11,且活动座11活动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下侧中央中,所述炉膛体3底面中设有环形凹槽6;所述内腔一4设在炉膛体3左侧壁中,所述内腔一4右侧通过若干个送风孔一5与炉膛体3内部左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一4下侧与环形凹槽6左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二17设在炉膛体3右侧壁中,所述内腔二17左侧通过若干个送风孔二18与炉膛体3内部右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二17下侧与环形凹槽6右侧相连通;所述从动齿轮9固定连接在活动座11下侧外部;所述电机7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左下侧中,所述电机7上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且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相连接;所述固定管10下侧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内部下侧中央中,所述固定管10上侧外部活动连接在活动座11中央设置的竖向孔中;所述燃气管12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右下侧中,所述燃气管12左侧出口与固定管10下侧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气管13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右下侧中,所述通气管13左侧出口与环形凹槽6右侧相连通;所述网套一15下侧固定连接在炉膛体3内部右侧;所述网套二20下侧固定连接在炉膛体3内部左侧;所述三通管14固定连接在炉膛体3下侧中央中,所述三通管14下侧入口与活动座11中央设置的竖向孔内部相连通,所述三通管14上侧两个出口管分别固定连接在网套一15和网套二20内部下侧中,所述三通管14上侧两个出口处分别设有点火器一16与点火器二19。其中,所述送风孔一5和送风孔二18均呈倾斜设置;所述活动座11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网套一15和网套二20由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网套一15和网套二20的上侧呈密闭状态。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使用时,燃料首先通过输料管2输送到炉膛体3中,同时启动电机7带动主动齿轮8旋转,而主动齿轮8的旋转则通过从动齿轮9和活动座11带动炉膛体3旋转,而炉膛体3的旋转则便于将输料管2将燃料均匀的输送到炉膛体3中,从而提高了燃烧的效果,另外设置的两个点火器一16和点火器二19,从而能够对炉膛体3中燃料两处同时进行点火进行燃烧,也就提高了燃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设置的送风孔一5和送风孔二18,从而能够对炉膛体3中燃料两处同时进行送风,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充分燃烧的效果。在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包括隔热锅炉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料管(2)、炉膛体(3)、内腔一(4)、送风孔一(5)、环形凹槽(6)、电机(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固定管(10)、活动座(11)、燃气管(12)、通气管(13)、三通管(14)、网套一(15)、点火器一(16)、内腔二(17)、送风孔二(18)、点火器二(19)和网套二(20);/n所述输料管(2)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左侧,所述输料管(2)右侧出口位于炉膛体(3)左上侧;/n所述炉膛体(3)下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活动座(11),且活动座(11)活动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下侧中央中,所述炉膛体(3)底面中设有环形凹槽(6);/n所述内腔一(4)设在炉膛体(3)左侧壁中,所述内腔一(4)右侧通过若干个送风孔一(5)与炉膛体(3)内部左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一(4)下侧与环形凹槽(6)左侧相连通;/n所述内腔二(17)设在炉膛体(3)右侧壁中,所述内腔二(17)左侧通过若干个送风孔二(18)与炉膛体(3)内部右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二(17)下侧与环形凹槽(6)右侧相连通;/n所述从动齿轮(9)固定连接在活动座(11)下侧外部;/n所述电机(7)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左下侧中,所述电机(7)上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且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相连接;/n所述固定管(10)下侧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内部下侧中央中,所述固定管(10)上侧外部活动连接在活动座(11)中央设置的竖向孔中;/n所述燃气管(12)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右下侧中,所述燃气管(12)左侧出口与固定管(10)下侧内部相连通;/n所述通气管(13)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右下侧中,所述通气管(13)左侧出口与环形凹槽(6)右侧相连通;/n所述网套一(15)下侧固定连接在炉膛体(3)内部右侧;/n所述网套二(20)下侧固定连接在炉膛体(3)内部左侧;/n所述三通管(14)固定连接在炉膛体(3)下侧中央中,所述三通管(14)下侧入口与活动座(11)中央设置的竖向孔内部相连通,所述三通管(14)上侧两个出口管分别固定连接在网套一(15)和网套二(20)内部下侧中,所述三通管(14)上侧两个出口处分别设有点火器一(16)与点火器二(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燃烧器生物质锅炉,包括隔热锅炉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料管(2)、炉膛体(3)、内腔一(4)、送风孔一(5)、环形凹槽(6)、电机(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固定管(10)、活动座(11)、燃气管(12)、通气管(13)、三通管(14)、网套一(15)、点火器一(16)、内腔二(17)、送风孔二(18)、点火器二(19)和网套二(20);
所述输料管(2)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左侧,所述输料管(2)右侧出口位于炉膛体(3)左上侧;
所述炉膛体(3)下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活动座(11),且活动座(11)活动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下侧中央中,所述炉膛体(3)底面中设有环形凹槽(6);
所述内腔一(4)设在炉膛体(3)左侧壁中,所述内腔一(4)右侧通过若干个送风孔一(5)与炉膛体(3)内部左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一(4)下侧与环形凹槽(6)左侧相连通;
所述内腔二(17)设在炉膛体(3)右侧壁中,所述内腔二(17)左侧通过若干个送风孔二(18)与炉膛体(3)内部右侧相连通,所述内腔二(17)下侧与环形凹槽(6)右侧相连通;
所述从动齿轮(9)固定连接在活动座(11)下侧外部;
所述电机(7)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左下侧中,所述电机(7)上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且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相连接;
所述固定管(10)下侧固定连接在隔热锅炉壳体(1)内部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立强陈平阳建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达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