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9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缝钢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包括外管体、节流管和缓冲环,节流管设置在外管体内,节流管沿流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段、增压段和稳压段,输送段和稳压段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平面,增压段沿输送方向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的斜面,输送段设置在增压段的低端,稳压段设置在增压段的高端,使用时通过在外管体内设置节流管,节流管的输送段正常输送流体,增压段为逐渐倾斜设置的斜面,减小了通流面积,也就增加了输送的压力,稳压段为稳定增压段后的输送压力,保证无缝钢管能长距离输送流体,在流体被截断后,流体的冲击力会作用于缓冲环上,推动缓冲环在间隙内位移,弹簧对缓冲环进行缓冲减振,将冲击力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本技术涉及无缝钢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将流体进行输送,由于长距离的流体输送需要对流体进行加压,高压使得流体能够被长距离运输,现有无缝钢管在输送流体时,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只能保证在一定距离的输送,当高速输送的流体在土壤截断时,流体会反向冲击,对无缝钢管造成冲击,长期会使得无缝钢管相互连接处出现松脱现象,导致压力外泄,无法实现长距离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无缝钢管在输送流体时,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只能保证在一定距离的输送,当高速输送的流体在土壤截断时,流体会反向冲击,对无缝钢管造成冲击,长期会使得无缝钢管相互连接处出现松脱现象,导致压力外泄,无法实现长距离输送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包括外管体、节流管和缓冲环,所述节流管设置在外管体内,所述节流管沿流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段、增压段和稳压段,所述输送段和稳压段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平面,所述增压段沿输送方向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输送段设置在增压段的低端,所述稳压段设置在增压段的高端,所述节流管靠近稳压段的一端与外管体内周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缓冲环相匹配,所述缓冲环滑动设置在间隙内,所述间隙内和缓冲环之间设置有弹簧。本技术通过在外管体内设置节流管,节流管的输送段正常输送流体,增压段为逐渐倾斜设置的斜面,减小了通流面积,也就增加了输送的压力,稳压段为稳定增压段后的输送压力,保证无缝钢管能长距离输送流体,在流体被截断后,流体的冲击力会作用于缓冲环上,推动缓冲环在间隙内位移,弹簧对缓冲环进行缓冲减振,从而将冲击力吸收。为了保证流体输送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节流管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缓冲环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增压段上,所述第一通孔将节流管与节流管和外管体内周壁之间的间隙之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将节流管和外管体内周壁的间隙与外管体之间连通。这样一部分流体在节流管内流过,另一部分流体在第一通孔进入到间隙内,并有间隙内通过第二通孔到达缓冲环另一侧,使节流管既起到了增压作用,又不影响流体输送,同时在缓冲冲击力时,间隙内不会因为堆积流体而出现缓冲环失效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节流管的中心轴线相互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使得流体呈涡旋,这样提高流体流过速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与节流管的中心轴线相互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使得流体呈涡旋,这样提高流体流过速度。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环远离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并相对应的设置在第二通孔上方。为了防止流体通过第二通孔过多的进入到间隙内,影响到弹簧的缓冲效果,通过在缓冲环上设置导流板,导流板在输送流体时起到缓冲作用,而在截断流体时起到阻挡流体及进入第二通孔内的租用。为了限制缓冲环位移的范围,保证缓冲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体内周壁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抵设在缓冲环上,所述缓冲环位于挡板和弹簧之间。通过在外管体内周壁上设置挡板,挡板限制了缓冲环的位移范围,保证保证缓冲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节流管螺纹连接在外管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在使用时,通过在外管体内设置节流管,节流管的输送段正常输送流体,增压段为逐渐倾斜设置的斜面,减小了通流面积,也就增加了输送的压力,稳压段为稳定增压段后的输送压力,保证无缝钢管能长距离输送流体,在流体被截断后,流体的冲击力会作用于缓冲环上,推动缓冲环在间隙内位移,弹簧对缓冲环进行缓冲减振,从而将冲击力吸收,避免了现有无缝钢管在输送流体时,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只能保证在一定距离的输送,当高速输送的流体在土壤截断时,流体会反向冲击,对无缝钢管造成冲击,长期会使得无缝钢管相互连接处出现松脱现象,导致压力外泄,无法实现长距离输送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B-B的剖视图。图中:1、外管体,2、节流管,3、缓冲环,4、输送段,5、增压段,6、稳压段,7、间隙,8、弹簧,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导流板,1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技术的,或者凡是采用本技术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包括外管体1、节流管2和缓冲环3,所述节流管2设置在外管体1内,所述节流管2沿流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段4、增压段5和稳压段6,所述输送段4和稳压段6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平面,所述增压段5沿输送方向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输送段4设置在增压段5的低端,所述稳压段6设置在增压段5的高端,所述节流管2靠近稳压段6的一端与外管体1内周壁之间具有间隙7,所述间隙7与缓冲环3相匹配,所述缓冲环3滑动设置在间隙7内,所述间隙7内和缓冲环3之间设置有弹簧8。所述节流管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缓冲环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位于增压段5上,所述第一通孔9将节流管2与节流管2和外管体1内周壁之间的间隙7之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0将节流管2和外管体1内周壁的间隙7与外管体1之间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体(1)、节流管(2)和缓冲环(3),所述节流管(2)设置在外管体(1)内,所述节流管(2)沿流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段(4)、增压段(5)和稳压段(6),所述输送段(4)和稳压段(6)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平面,所述增压段(5)沿输送方向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输送段(4)设置在增压段(5)的低端,所述稳压段(6)设置在增压段(5)的高端,所述节流管(2)靠近稳压段(6)的一端与外管体(1)内周壁之间具有间隙(7),所述间隙(7)与缓冲环(3)相匹配,所述缓冲环(3)滑动设置在间隙(7)内,所述间隙(7)内和缓冲环(3)之间设置有弹簧(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体(1)、节流管(2)和缓冲环(3),所述节流管(2)设置在外管体(1)内,所述节流管(2)沿流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段(4)、增压段(5)和稳压段(6),所述输送段(4)和稳压段(6)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平面,所述增压段(5)沿输送方向为逐渐向内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输送段(4)设置在增压段(5)的低端,所述稳压段(6)设置在增压段(5)的高端,所述节流管(2)靠近稳压段(6)的一端与外管体(1)内周壁之间具有间隙(7),所述间隙(7)与缓冲环(3)相匹配,所述缓冲环(3)滑动设置在间隙(7)内,所述间隙(7)内和缓冲环(3)之间设置有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缓冲环(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位于增压段(5)上,所述第一通孔(9)将节流管(2)与节流管(2)和外管体(1)内周壁之间的间隙(7)之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庆
申请(专利权)人:盛德鑫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