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CM的预制装配式防冻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96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CM的预制装配式防冻管道,包括介质输送模块、保温防冻模块和呼吸模块;其中,介质输送模块为用于工作介质的输配和存储,并为不同防冻管道单元提供装配预留接头的工作管;保温防冻模块包括PCM层、绝热层、封闭端头;固定模块包括内嵌支架、套管、O型橡胶密封圈;呼吸模块为呼吸管;所述工作管(1)位于最内层;所述PCM层位于所述工作管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空腔结构内;所述内嵌支架固定于所述工作管与所述套管之间;所述绝热层贴附于所述套管外侧,并由所述套管为其提供支撑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防冻管道的预制装配式、模块一体化、无动力设施和能源消耗、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运维方便、经济环保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CM的预制装配式防冻管道
本技术属于管道防冻
,具体为一种基于PCM的预制装配式防冻管道。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在北方地区,管道的防冻技术一直是各方的关注焦点。目前,常用的管道防冻技术施工工艺均采用非预制形式,技术措施为伴热和介质常流。常见的伴热形式有电伴热、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等。然而,在工程应用中,非预制形式和上述防冻技术均存在诸多缺陷。从施工工艺角度:首先,非预制形式,受现场人员素质影响大,施工和安装人工误差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次,非预制形式相对于预制装配式,现场加工和安装施工周期长,时间成本较大;再有,非预制形式需配备大量现场施工人员,且由于施工周期较长,人工成本高;最后,非预制形式防冻产品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现场材料浪费严重,工业垃圾多,经济环保性差。从技术措施角度:首先,伴热技术需要增加伴热系统并提供热源,其中蒸汽、热水伴热系统在设计、建设、施工中尤其复杂且建设成本很高;其次,不论哪种形式,当前的防冻技术都伴随着大量能源或资源消耗,与当前节能降耗要求背道而驰;最后,当前的伴热系统均需要进行维护,同时为了防止极端天气的冻结,伴热系统均采用超配策略,由此带来的维护成本和能源成本靡费巨大。因此研究一种预制装配式、模块一体化、低能耗、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安全高效的防冻管道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CM的预制装配式防冻管道,以解决防冻管道的预制装配式、模块一体化、无动力设施和能源消耗、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运维方便、经济环保等技术问题。<br>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PCM的预制装配式防冻管道,包括介质输送模块、保温防冻模块和呼吸模块;其中,介质输送模块为用于工作介质的输配和存储,并为不同防冻管道单元提供装配预留接头的工作管;保温防冻模块包括PCM层、绝热层、封闭端头;固定模块包括内嵌支架、套管、O型橡胶密封圈;呼吸模块为呼吸管;所述工作管1位于最内层;所述PCM层2位于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的空腔结构内;所述内嵌支架3固定于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所述绝热层5贴附于所述套管4外侧,并由所述套管4为其提供支撑和固定;所述呼吸管6预留并贯穿所述套管4和所述绝热层5;所述封闭端头7固定于不同防冻管道单元之间的PCM层外侧;用于容纳PCM材料,提供PCM流动和固液相变场所,为管道的防冻提供相变潜热进行能量保护的所述PCM层2在使用时不灌满PCM材料,为PCM材料固液相变时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提供缓冲空间;保持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的空腔提供固定和支撑的所述内嵌支架3为适于两侧液体PCM相互流动,有利于PCM灌注的枝状结构;所述套管4与所述工作管1共同为所述PCM层2提供容纳空腔;所述套管4为所述绝热层5提供支撑和固定,同时所述套管4为所述呼吸管6提供预留安装位置;降低所述PCM层2热量释放速率,维持所述PCM层2相变潜热逐渐缓慢可控释放的所述绝热层5为所述呼吸管6提供预留安装位置;每个防冻管道单元安装一个所述呼吸管6,该呼吸管贯穿所述套管4和所述绝热层5,所述呼吸管6为所述PCM层2腔内空气的吸入和排出提供通道,维持所述PCM层2的气压平衡和气压隔绝,减少介质挥发;所述封闭端头7将所述PCM层2内的PCM材料进行封闭和隔断,形成独立的管道防冻单元。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10将所述工作管1的管道单元连接处进行密封,用于避免工作介质的泄漏,同时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工作管1,减少管内腐蚀现象的发生。所述呼吸管安装有截门,当PCM材料灌注入所述PCM层2的空腔结构时,所述呼吸管6开启,排出空腔内的空气;当PCM材料灌注完成,关闭所述呼吸管6,避免PCM材料泄漏、介质挥发和空气进入。工作管的装配预留接头在连接后,用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10进行密封,避免工作介质的泄漏和外界空气的进入和腐蚀,其外层为现场补做的保温层。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如下:1、预留了封闭端头和现场保温位置,其产生的技术效果:(1)有利于现场安装,操作简单,灵活性强。本技术在管道连接单元接口位置,预留了封闭端头和补做保温位置,可采用卡压、焊接、螺纹等多种连接方式,在施工现场,只需找到预留位置,简单操作即可完成良好的保温措施;对比专利技术,前4项均未考虑管道连接位置,专利技术CN104913153A虽考虑了管道连接,但采用的为法兰连接,由于法兰本身体积较大,现场补做保温难度较大,且对连接处的法兰也需单独做保温,对比专利技术的安装难度和材料损失均较大。(2)有利于管道单元连接位置的局部保温和节能。管道单元连接处,是装配式管道最容易能量损失的地方,通过预留封闭端头和预留保温位置,可在实际工程中大幅改善连接处的局部热损失,实现节能的效果。2、本技术有O型橡胶密封圈,其产生的技术效果:(1)固定密封效果好。可避免工作管内介质泄漏和室外气体的进入,保证了安全,减少了空气腐蚀工作管现象的发生;(2)可以动态密封。在装配施工过程中,能用做轴向往复运动和低速旋转运动的动态密封元件,可适应管道旋转等安装情况。(3)有利于现场补做保温,提高连接位置防冻效果。增大工作管和现场补做保温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补做保温的安装,提升管道单元连接位置的防冻效果。3、PCM层和绝热层厚度相同:经大量计算和数据分析,发现在PCM层和绝热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防冻时间最长,防冻效果最佳。4、本技术设有内嵌支架;(1)有利于PCM的流动和储热。由于含有内嵌支架,液态PCM在腔内空间自由流动,大大方便了相变材料蓄热阶段的流动和储热,有益于强化传热,增强蓄热能力。(2)有利于支撑和受力平衡,减小形变。在内嵌支架作用下,防冻结构受力平衡,不易发生形变;(3)有利于延长防冻结构寿命。内嵌支架可增强防冻结构的稳定性,减少PCM层的最外层绝热层的变形可能,也有利于增强了防冻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4)当PCM材料相变体积变化时,可以为PCM提供一定的体积变化空间。(5)有利于提高产品精度和质量。由于含有内嵌支架,可根据环境、工作管尺寸和介质温度等因素,设计并加工合适尺寸的内嵌支架,进而控制防冻产品精度。5、本技术套管和绝热层材质多变,环境适应性好;如,管道若架空敷设,本技术可选择密度较小,导热能力低的材质的套管和绝热层,不仅有利于延长防冻时间,还可减轻管道系统的重量,减少支撑部件的个数,提高环境适应性的同时亦可减少投资。再如:海底敷设防冻管道,可根据海水腐蚀性选择耐腐蚀的套管和绝热层,大大提高了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6、提升工程质量。利用工厂预制构件,对构件进行加工和装配,实现了模块化和一体化,减小现场施工工人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的安装误差,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提升产品可靠性,保证工程质量。7、提升时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在预制工厂批量加工、生产防冻装置,减少了不必要的管段数量;装配式安装,连接接口简单明确,节省了现场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CM的预制装配式防冻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输送模块、保温防冻模块和呼吸模块;其中,介质输送模块为用于工作介质的输配和存储,并为不同防冻管道单元提供装配预留接头的工作管;保温防冻模块包括PCM层、绝热层、封闭端头;固定模块包括内嵌支架、套管和O型橡胶密封圈;呼吸模块为呼吸管;所述工作管(1)位于最内层;所述PCM层(2)位于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的空腔结构内;所述内嵌支架(3)固定于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所述绝热层(5)贴附于所述套管(4)外侧,并由所述套管(4)为其提供支撑和固定;所述呼吸管(6)预留并贯穿所述套管(4)和所述绝热层(5);所述封闭端头(7)固定于不同防冻管道单元之间的PCM层外侧;将所述工作管(1)的管道单元连接处进行密封的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10)固定于所述工作管(1)的管道单元连接处;用于容纳PCM材料,提供PCM流动和固液相变场所,为管道的防冻提供相变潜热进行能量保护的所述PCM层(2)在使用时不灌满PCM材料,为PCM材料固液相变时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提供缓冲空间;保持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的空腔提供固定和支撑的所述内嵌支架(3)为适于两侧液体PCM相互流动,有利于PCM灌注的枝状结构;所述套管(4)与所述工作管(1)共同为所述PCM层(2)提供容纳空腔;所述套管(4)为所述绝热层(5)提供支撑和固定,同时所述套管(4)为所述呼吸管(6)提供预留安装位置;降低所述PCM层(2)热量释放速率,维持所述PCM层(2)相变潜热逐渐缓慢可控释放的所述绝热层(5)为所述呼吸管(6)提供预留安装位置;每个防冻管道单元安装一个所述呼吸管(6),该呼吸管贯穿所述套管(4)和所述绝热层(5),所述呼吸管(6)为所述PCM层(2)腔内空气的吸入和排出提供通道,维持所述PCM层(2)的气压平衡和气压隔绝,减少介质挥发;所述封闭端头(7)将所述PCM层(2)内的PCM材料进行封闭和隔断,形成独立的管道防冻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CM的预制装配式防冻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输送模块、保温防冻模块和呼吸模块;其中,介质输送模块为用于工作介质的输配和存储,并为不同防冻管道单元提供装配预留接头的工作管;保温防冻模块包括PCM层、绝热层、封闭端头;固定模块包括内嵌支架、套管和O型橡胶密封圈;呼吸模块为呼吸管;所述工作管(1)位于最内层;所述PCM层(2)位于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的空腔结构内;所述内嵌支架(3)固定于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所述绝热层(5)贴附于所述套管(4)外侧,并由所述套管(4)为其提供支撑和固定;所述呼吸管(6)预留并贯穿所述套管(4)和所述绝热层(5);所述封闭端头(7)固定于不同防冻管道单元之间的PCM层外侧;将所述工作管(1)的管道单元连接处进行密封的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10)固定于所述工作管(1)的管道单元连接处;用于容纳PCM材料,提供PCM流动和固液相变场所,为管道的防冻提供相变潜热进行能量保护的所述PCM层(2)在使用时不灌满PCM材料,为PCM材料固液相变时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提供缓冲空间;保持所述工作管(1)与所述套管(4)之间的空腔提供固定和支撑的所述内嵌支架(3)为适于两侧液体PCM相互流动,有利于PCM灌注的枝状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俊周燕昭齐好李振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