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6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包括第一出液管、阀体、阀芯、轮把、固定套、壳体、第一转动轴、橡胶润滑垫、密封圈、连接卡盘、第二转动轴以及轴套筒,阀体上侧连接有第一出液管,阀体内部安装有阀芯,阀体左侧安装有固定套,固定套内部安装有橡胶润滑垫,固定套左侧安装有轮把,轮把右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阀体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第一转动轴右侧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护第一转动轴版以及第二转动轴与阀芯连接处安装有连接卡盘,第二转动轴右侧安装有壳体,壳体内部安装有轴套筒,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液压阀组操作比较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省力,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
本技术是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属于液压阀组

技术介绍
液压阀是一种用压力油操作的自动化元件,它受配压阀压力油的控制,通常与电磁配压阀组合使用,可用于远距离控制水电站油、气、水管路系统的通断。常用于夹紧、控制、润滑等油路。有直动型与先导型之分,多用先导型。液压传动中用来控制液体压力﹑流量和方向的元件。其中控制压力的称为压力控制阀,控制流量的称为流量控制阀,控制通﹑断和流向的称为方向控制阀,按控制方法分类壳分为手动,电控和液控。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手动液压阀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推杆的移动来控制液压阀内部的液体流向,推动推杆时需要较大的推力,推动较为费力,不够省力,影响使用效果,现在急需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省力,使用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包括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阀体、便于省力机构、进液管以及阀芯,所述阀体上侧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出液管,所述阀体左侧设置有便于省力机构,所述阀体下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阀体内部安装有阀芯,所述便于省力机构包括轮把、固定套、壳体、第一转动轴、橡胶润滑垫、密封圈、连接卡盘、第二转动轴以及轴套筒,所述阀体左侧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安装有橡胶润滑垫,所述固定套左侧安装有轮把,所述轮把右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阀体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护第一转动轴版以及第二转动轴与阀芯连接处安装有连接卡盘,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轴套筒。进一步地,所述轮把右端面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第一转动轴连接处安装有柱销。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部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规格与密封圈规格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轴环形侧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轴套筒内环形侧面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转动轴与轴套筒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润滑垫内径与第一转动轴直径相同,所述连接卡盘内径与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直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轴套筒通过焊接方式与壳体相连接,所述壳体通过焊接方式与阀体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因本技术添加了轮把、固定套、壳体、第一转动轴、橡胶润滑垫、密封圈、连接卡盘、第二转动轴以及轴套筒,该设计使用时操作省力,解决了原有液压阀组操作比较费力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因轮把右端面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与第一转动轴连接处安装有柱销,该设计便于通过连接头以及柱销使轮把与第一转动轴相连接,因阀体内部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规格与密封圈规格相匹配,该设计通过密封槽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因第二转动轴环形侧面开设有外螺纹,轴套筒内环形侧面开设有内螺纹,第二转动轴与轴套筒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螺纹连接便于第二转动轴与轴套筒转动连接,因橡胶润滑垫内径与第一转动轴直径相同,连接卡盘内径与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直径相同,提高了该设计的合理性,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省力,操作便捷。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中便于省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中便于省力机构的正视剖视图;图中:1-第一出液管、2-第二出液管、3-阀体、4-便于省力机构、5-进液管、6-阀芯、41-轮把、42-固定套、43-壳体、44-第一转动轴、45-橡胶润滑垫、46-密封圈、47-连接卡盘、48-第二转动轴、49-轴套筒、411-连接头、412-柱销、461-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包括第一出液管1、第二出液管2、阀体3、便于省力机构4、进液管5以及阀芯6,阀体3上侧连接有第一出液管1,第一出液管1右侧安装有第二出液管2,阀体3左侧设置有便于省力机构4,阀体3下侧安装有进液管5,阀体3内部安装有阀芯6。便于省力机构4包括轮把41、固定套42、壳体43、第一转动轴44、橡胶润滑垫45、密封圈46、连接卡盘47、第二转动轴48以及轴套筒49,阀体3左侧安装有固定套42,固定套42内部安装有橡胶润滑垫45,固定套42左侧安装有轮把41,轮把41右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4,第一转动轴44与阀体3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46,第一转动轴44右侧安装有第二转动轴48,所护第一转动轴44版以及第二转动轴48与阀芯6连接处安装有连接卡盘47,第二转动轴48右侧安装有壳体43,壳体43内部安装有轴套筒49,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液压阀组操作比较费力的问题。轮把41右端面安装有连接头411,连接头411与第一转动轴44连接处安装有柱销412,该设计便于通过连接头411以及柱销412使轮把41与第一转动轴44相连接,阀体3内部开设有密封槽461,密封槽461规格与密封圈46规格相匹配,该设计通过密封槽461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第二转动轴48环形侧面开设有外螺纹,轴套筒49内环形侧面开设有内螺纹,第二转动轴48与轴套筒49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螺纹连接便于第二转动轴48与轴套筒49转动连接,橡胶润滑垫45内径与第一转动轴44直径相同,连接卡盘47内径与第一转动轴44以及第二转动轴48直径相同,提高了该设计的合理性,轴套筒49通过焊接方式与壳体43相连接,壳体43通过焊接方式与阀体3相连接,该设计通过焊接方式提高了连接处的稳固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用手握住轮把41,对轮把41施力带动轮把41转动,轮把41通过连接头411以及柱销412带动第一转动轴44转动,第一转动轴44带动阀芯6在阀体3内部转动,第二转动轴48通过连接卡盘47与阀芯6相连接,然后通过阀芯6转动的带动第二转动轴48转动,第二转动轴48通过螺纹在轴套筒49内部转动,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带动第二转动轴48在轴套筒49内部进行左右移动,实现对液压阀组的换向操作,通过橡胶润滑垫45可以对第一转动轴44进行润滑,使第一转动轴44受到很小的力就可以进行转动,实现了液压阀组的省力操作,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包括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阀体、便于省力机构、进液管以及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侧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出液管,所述阀体左侧设置有便于省力机构,所述阀体下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阀体内部安装有阀芯;/n所述便于省力机构包括轮把、固定套、壳体、第一转动轴、橡胶润滑垫、密封圈、连接卡盘、第二转动轴以及轴套筒,所述阀体左侧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安装有橡胶润滑垫,所述固定套左侧安装有轮把,所述轮把右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阀体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护第一转动轴版以及第二转动轴与阀芯连接处安装有连接卡盘,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轴套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包括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阀体、便于省力机构、进液管以及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侧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出液管,所述阀体左侧设置有便于省力机构,所述阀体下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阀体内部安装有阀芯;
所述便于省力机构包括轮把、固定套、壳体、第一转动轴、橡胶润滑垫、密封圈、连接卡盘、第二转动轴以及轴套筒,所述阀体左侧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安装有橡胶润滑垫,所述固定套左侧安装有轮把,所述轮把右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阀体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护第一转动轴版以及第二转动轴与阀芯连接处安装有连接卡盘,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轴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省力液压阀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安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