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设备
,具体为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Absorber),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而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则是上述减震器中的一种。现在市场上的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上套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件(1)的外壁上设置有下套件(3),且下套件(3)上开设有穿孔结构,并且下套件(3)上的穿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6),所述导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环(7),且套环(7)内设置有底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上套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件(1)的外壁上设置有下套件(3),且下套件(3)上开设有穿孔结构,并且下套件(3)上的穿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6),所述导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环(7),且套环(7)内设置有底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件(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5),且弹簧(5)的上端设置有直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2)的外壁上设置有侧片(11),且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睿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