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09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涉及磁力泵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磁力传动器,磁力传动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磁力传动器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驱动电机上远离磁力传动器一端的罩体、均匀设置有驱动电机外壁的若干横向的第一散热片、以及设置于驱动电机外壁上的环形的集风盒,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在罩体内,罩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管和集风罩,集风盒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管,第一出风管与第一散热片位置交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
本技术涉及磁力泵的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
技术介绍
磁力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电动机、底座等几部分零件组成;磁力泵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隔离套,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将容易泄漏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由于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磁力泵在使用时不仅驱动电机的部分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而且磁力传动器也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不及时将热能散失就会造成磁力泵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在夏天气温高的情况下还可能直接造成磁力泵的损伤,而限位的磁力泵主要是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磁力泵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磁力传动器,所述磁力传动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磁力传动器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驱动电机上远离磁力传动器一端的罩体、均匀设置有驱动电机外壁的若干横向的第一散热片、以及设置于驱动电机外壁上的环形的集风盒,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在罩体内,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管和集风罩,所述集风盒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与第一散热片位置交错;所述集风罩与三通管的进风端连接,所述集风盒与三通管的一个出风端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出风端与第二散热结构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包括固定套设于磁力传动器外圆周壁上的壳体、以及均匀设置于磁力传动器外圆周壁上的若干横向的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在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圆周壁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进风管,所述壳体的外圆周壁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与三通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片与壳体的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圆周壁上还设置有两个圆环形的隔板,所述第二散热片在两个隔板之间,两个所述隔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散热片位置交错。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为铝合金材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会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将罩体内的风送入集风罩中,然后通过三通管送入集风盒与壳体内,集风盒中的风会从第一出风管流出吹在第一散热片之间,对驱动电机的外壳与散热片进行散热,进入壳体内的风,会通过通孔进入两个第二散热片之间,并且另一个通孔流出,再从第二出风管流出壳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散热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散热结构的侧向的剖视图。其中:底座10、驱动电机20、磁力传动器30、第一散热结构40、扇叶41、罩体42、第一进风管43、集风罩44、集风盒45、第一出风管46、第一散热片47、三通管50、第二散热结构60、壳体61、连杆62、隔板63、第二散热片64、通孔65、第二出风管66、第二进风管6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0和磁力传动器30,所述磁力传动器30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40,所述磁力传动器30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60;所述第一散热结构40包括设置于驱动电机20上远离磁力传动器30一端的罩体42、均匀设置有驱动电机20外壁的若干横向的第一散热片47、以及设置于驱动电机20外壁上的环形的集风盒45,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扇叶41,所述扇叶41在罩体42内,所述罩体42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管43和集风罩44,所述集风盒45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管46,所述第一出风管46与第一散热片47位置交错;所述集风罩44与三通管50的进风端连接,所述集风盒45与三通管50的一个出风端连接,所述三通管50的另一个出风端与第二散热结构60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60包括固定套设于磁力传动器30外圆周壁上的壳体61、以及均匀设置于磁力传动器30外圆周壁上的若干横向的第二散热片64,所述第二散热片64在壳体61内,所述壳体61的外圆周壁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进风管67,所述壳体61的外圆周壁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出风管66,所述第二进风管67与三通管50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片64与壳体61的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61的内圆周壁上还设置有两个圆环形的隔板63,所述第二散热片64在两个隔板63之间,两个所述隔板63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位置对应的通孔65,所述通孔65与第二散热片64位置交错。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片47和第二散热片64为铝合金材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在使用时,当驱动电机20启动时,扇叶41会转动,扇叶41会通过第一进风管43将外界的风吸入罩体42内,罩体42内形成的风会通过集风罩44进入三通管50,再通过三通管50进入集风盒45与壳体61内,集风盒45通过第一出风管46将风吹在第一散热片47之间的空隙,对驱动电机20的外壳与第一散热片47进行散热;进入壳体61内的风通过通孔65吹在相邻两个第二散热片61之间的空隙,然后从另一个隔板63上的通孔65流出,再从第二出风管66流出,能够对第二散热片64和磁力传动器30的外壳进行散热,并且壳体61与第二散热片64连接,也能够起到导热的功能,并且壳体61能够保护磁力传动器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磁力传动器,所述磁力传动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磁力传动器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驱动电机上远离磁力传动器一端的罩体、均匀设置有驱动电机外壁的若干横向的第一散热片、以及设置于驱动电机外壁上的环形的集风盒,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在罩体内,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管和集风罩,所述集风盒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与第一散热片位置交错;所述集风罩与三通管的进风端连接,所述集风盒与三通管的一个出风端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出风端与第二散热结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磁力传动器,所述磁力传动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所述磁力传动器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驱动电机上远离磁力传动器一端的罩体、均匀设置有驱动电机外壁的若干横向的第一散热片、以及设置于驱动电机外壁上的环形的集风盒,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在罩体内,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管和集风罩,所述集风盒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与第一散热片位置交错;所述集风罩与三通管的进风端连接,所述集风盒与三通管的一个出风端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个出风端与第二散热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温磁力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旋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