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潜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09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泵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散热型潜水泵,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腔和下腔,下腔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一,下腔侧壁开设有出水口一;电机,设置于上腔内;泵体,设置于下腔内,泵体包括转轴和叶轮,转轴一端伸入上腔并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转轴另一端与叶轮连接;夹套,夹套套接于壳体外周,夹套内壁和壳体外壁之间形成冷却腔,冷却腔顶壁高度高于电机上表面高度,冷却腔底部设置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进水口二与下腔远离出水口一的一侧连通,出水口二朝向远离壳体的方向与出水口一倾斜连通。该潜水泵不管是深水区还是浅水区都能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潜水泵
本技术涉及水泵
,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型潜水泵。
技术介绍
潜水泵是输送液体的机械,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它将电机的机械能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抽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现有的潜水泵结构,电机与进液口距离较远,潜水泵潜入液体中工作时,电机附近液体流动性不大,容易导致电机附近温度较高,其热量难以散发,容易导致电机出现故障,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CN201720812384.6提出了一种散热型潜水泵,在电机外壳上设置铝翅散热片,再将进液口的位置调整至铝翅散热片的正下方,当潜水泵潜入液体中工作时,被输送液体会从铝翅散热片处流入进液口,再从出液口排入出液管道,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但是上述潜水泵只能适用于水深时使用,当水位较浅电机无法进入水内时,电机附近难以散热,同时由于水泵的进液口设置在散热翅片,也就是电机的下方,不能将进液口以下部分的液体全部抽完,因此难以完成抽干池水等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散热型潜水泵,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能够满足抽干池水的功能需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型潜水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一,所述下腔侧壁开设有出水口一;电机,设置于所述上腔内;泵体,设置于所述下腔内,所述泵体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一端伸入所述上腔并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与所述叶轮连接;夹套,所述夹套套接于所述壳体外周,所述夹套内壁和所述壳体外壁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顶壁高度高于所述电机上表面高度,所述冷却腔底部设置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所述进水口二与所述下腔远离出水口一的一侧连通,所述出水口二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与所述出水口一倾斜连通。上述潜水泵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潜水泵的进水口一设置于底部从而可以满足吸干池底的水的功能需求;利用夹套在电机所在壳体外周形成冷却腔,该潜水泵从进水口一吸取的水进入下腔后其中一部分水从进水口二进入冷却腔内,吸收壳体热量后从出水口二汇入出水口一流出,从而减少外部环境对潜水泵散热的影响,使得潜水泵无论在深水区还是浅水区都能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出水口二朝向水流流向倾斜,从而减少出水口一处的水流反溢入出水口二内。针对上述潜水泵可以进行进一步改进,具体为: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靠近出水口二的内侧壁分隔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上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下端与所述出水口二连通。限制进入冷却腔内的水流路径,使得进入冷却腔内的水流路径需从下至上流经电机所在位置的客体后才能从出水口二流出,增强散热效果。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隔板一,所述隔板一将所述冷却腔分隔成环绕所述壳体的螺旋形通道一,所述螺旋形通道一首端与所述进水口二连通,末端与所述出水通道上端连通。隔板一连接于壳体外周面,从而扩大壳体的散热面积;同时进一步限制进入冷却腔内的水流路径,使得进入冷却腔内的水流路径需从下至上环绕流经电机所在位置的客体后才能从出水口二流出,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靠近进水口二的内侧壁分隔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上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下端与所述进水口二连通。限制进入冷却腔内的水流路径,使得进入冷却腔内的水流路径需从上至下流经电机所在位置的客体后才能从出水口二流出,增强散热效果。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二将所述冷却腔分隔成环绕所述壳体的螺旋形通道二,所述螺旋形通道二首端与所述进水通道上端连通,末端与所述出水口二连通。隔板二连接于壳体外周面,从而扩大壳体的散热面积;同时进一步限制进入冷却腔内的水流路径,使得进入冷却腔内的水流路径需从上至下环绕流经电机所在位置的客体后才能从出水口二流出,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为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滤孔的中空壳体,所述底座上端面与所述进水口一连通。水流通过滤孔流入底座内再通过进水口流入泵体,通过滤孔过滤水流中体积较大的杂物,防止杂物堵塞冷却腔。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该潜水泵的进水口一设置于底部因而可以吸干池底的水;2.利用夹套在电机所在壳体外周形成冷却腔,该潜水泵从进水口一吸取的水进入下腔后其中一部分水从进水口二进入冷却腔内,吸收壳体热量后从出水口二汇入出水口一流出,从而减少外部环境对潜水泵散热的影响,使得潜水泵无论在深水区还是浅水区都能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散热型潜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中散热型潜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11.上腔、12.下腔、121.进水口一、122.出水口一、2.电机、3.泵体、4.夹套、41.冷却腔、411.进水口二、412出水口二、413.出水通道、414.隔板一、415.进水通道、416.隔板二、5.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散热型潜水泵,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能够满足抽干池水的功能需求,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一,所述下腔侧壁开设有出水口一;/n电机,设置于所述上腔内;/n泵体,设置于所述下腔内,所述泵体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一端伸入所述上腔并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与所述叶轮连接;/n夹套,所述夹套套接于所述壳体外周,所述夹套内壁和所述壳体外壁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顶壁高度高于所述电机上表面高度,所述冷却腔底部设置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所述进水口二与所述下腔远离出水口一的一侧连通,所述出水口二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与所述出水口一倾斜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底部开设有进水口一,所述下腔侧壁开设有出水口一;
电机,设置于所述上腔内;
泵体,设置于所述下腔内,所述泵体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一端伸入所述上腔并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与所述叶轮连接;
夹套,所述夹套套接于所述壳体外周,所述夹套内壁和所述壳体外壁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顶壁高度高于所述电机上表面高度,所述冷却腔底部设置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所述进水口二与所述下腔远离出水口一的一侧连通,所述出水口二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与所述出水口一倾斜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靠近出水口二的内侧壁分隔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上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下端与所述出水口二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刘祥纵钢璞长久王红军王盼张闻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海源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