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06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包括启动箱,所述启动箱的内部设置有启动电机,所述启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启动箱的外部,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工作人员平行手握手持部时,通过电机第一启动开关来控制电机的工作,在工作人员垂直手握手持部时,通过电机第二启动开关来控制电机的工作,进而使得工作人员手握手持部,能够对本装置进行平行启动和垂直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目前在飞机模具的生产中,需要用到发动机启动装置对飞机模具进行启动,由于飞机模具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普通飞机的平行启动,另一种是直升飞机的垂直启动,当工作人员在垂直启动直升飞机时,需要将发动机启动装置的启动杆朝下,此时工作人员的手部关节无法对发动机启动装置进行操控,因此需要两种发动机启动模式对发动机启动装置进行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具有灵活性较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包括启动箱,所述启动箱的内部设置有启动电机,所述启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启动箱的外部,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桨,所述固定翼的内部插接有直升机旋转杆,所述启动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一启动开关,所述手持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二启动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手握手持部,开启启动电机,使得启动电机通过电机转轴带动活塞进行旋转,由于活塞和固定翼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启动电机能够带动直升机旋转杆进行转动,在工作人员平行手握手持部时,通过电机第一启动开关来控制电机的工作,在工作人员垂直手握手持部时,通过电机第二启动开关来控制电机的工作,进而使得工作人员手握手持部,能够对本装置进行平行启动和垂直启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箱的内壁设置有隔音棉,所述隔音棉的厚度为6毫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启动时将会散发较强的噪音,通过隔音棉的设置,使得电机所散发的噪音在启动箱的内部进行隔离,进而有利于环保,减少噪音污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传感器通过通电线路与电机进行连接,工作人员手持把手,在开启电机第一启动开关或电机第二启动开关时,电机进行工作,电路中因感应电流目标物内流动引起能量损失影响到振荡频率变化,当铝或铜之类有色金属目标物接近传感器时,振荡频率增高。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箱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的两侧,支撑杆起到对转轴和扇叶的支撑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扇叶,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扇叶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叶转动连接在转轴的一端,外来的自然风吹入第一通孔的内部,从而带动扇叶进行旋转,进而将自然风吹入启动箱的内部,对启动箱的内部进行散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夹,所述卡夹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长时间工作时,内部电元件的温度将会快速提升,通过散热片的设置,能够对启动箱内部的温度进行吸热,通过扇叶将散热片内部的温度吹出启动箱的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工作人员手握手持部,开启启动电机,使得启动电机通过电机转轴带动活塞进行旋转,由于活塞和固定翼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启动电机能够带动直升机旋转杆进行转动,在工作人员平行手握手持部时,通过电机第一启动开关来控制电机的工作,在工作人员垂直手握手持部时,通过电机第二启动开关来控制电机的工作,进而使得工作人员手握手持部,能够对本装置进行平行启动和垂直启动,电机在长时间工作时,内部电元件的温度将会快速提升,扇叶转动连接在转轴的一端,外来的自然风吹入第一通孔的内部,从而带动扇叶进行旋转,进而将自然风吹入启动箱的内部,对启动箱的内部进行散热,通过散热片的设置,能够对启动箱内部的温度进行吸热,通过扇叶将散热片内部的温度吹出启动箱的外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扇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启动箱;2、启动电机;3、电机转轴;4、活塞;5、固定翼;6、通孔;7、螺旋桨;8、直升机旋转杆;9、手持部;10、电机第一启动开关;11、电机第二启动开关;12、隔音棉;13、金属传感器;14、第一通孔;15、支撑杆;16、转轴;17、扇叶;18、防尘网;19、第二通孔;20、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包括启动箱1,启动箱1的内部设置有启动电机2,启动电机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转轴3,电机转轴3的一端延伸至启动箱1的外部,电机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4,活塞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翼5,固定翼5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通孔6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桨7,固定翼5的内部插接有直升机旋转杆8,启动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持部9,手持部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一启动开关10,手持部9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二启动开关11,工作人员手握手持部9,开启启动电机2,使得启动电机2通过电机转轴3带动活塞4进行旋转,由于活塞4和固定翼5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启动电机2能够带动直升机旋转杆8进行转动,在工作人员平行手握手持部9时,通过电机第一启动开关10来控制电机的工作,在工作人员垂直手握手持部9时,通过电机第二启动开关11来控制电机的工作,进而使得工作人员手握手持部9,能够对本装置进行平行启动和垂直启动,启动箱1的内壁设置有隔音棉12,隔音棉12的厚度为6毫米,启动电机2在启动时将会散发较强的噪音,通过隔音棉12的设置,使得启动电机2所散发的噪音在启动箱1的内部进行隔离,进而有利于环保,减少噪音污染,启动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传感器13,经检索为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15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包括启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箱(1)的内部设置有启动电机(2),所述启动电机(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转轴(3),所述电机转轴(3)的一端延伸至启动箱(1)的外部,所述电机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翼(5),所述固定翼(5)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桨(7),所述固定翼(5)的内部插接有直升机旋转杆(8),所述启动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持部(9),所述手持部(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一启动开关(10),所述手持部(9)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二启动开关(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包括启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箱(1)的内部设置有启动电机(2),所述启动电机(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转轴(3),所述电机转轴(3)的一端延伸至启动箱(1)的外部,所述电机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翼(5),所述固定翼(5)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桨(7),所述固定翼(5)的内部插接有直升机旋转杆(8),所述启动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持部(9),所述手持部(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一启动开关(10),所述手持部(9)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二启动开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箱(1)的内壁设置有隔音棉(12),所述隔音棉(12)的厚度为6毫米。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荆州玛雅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