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03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粘合型光学薄膜,其是在透明基材薄膜的一面具有圆盘状液晶层的光学薄膜的该圆盘状液晶层上隔着底涂层设置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涂层含有聚合物类及抗氧化剂,    所述粘合剂层包含:(A)重均分子量为100万~250万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其含有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80~99.5重量%以及含羟基单体0.05~3重量%;(B)重均分子量为3000~8000的(甲基)丙烯酸类寡聚物,其含有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80~99.9重量%以及含羧基单体0.1~3重量%;(C)交联剂;以及(D)硅烷偶合剂,    且相对于所述(A)(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所述(B)(甲基)丙烯酸类寡聚物10~40重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合型光学薄膜。进而还涉及使用该粘合型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CRT、 PDP等图像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型光学薄膜通过在其中具有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取向而 成的圆盘状液晶层,可以用作用于改善显示对比度及显示色的视角特性的 光学补偿薄膜,尤其层叠有偏振片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可以用作附有光学补 偿功能的椭圆偏振板。
技术介绍
在钟表、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用监视器、DVD 播放器、TV等中,液晶显示装置正在市场中快速普及。液晶显示装置是 使利用液晶的转换引起的偏振光状态变化可视化的装置,根据其显示原 理,可以使用偏振片。特别是TV等用途要求越来越高的亮度还有对比度 的显示,就偏振片而言,更亮(高透过率)、更高对比度(高偏振度)的 偏振片正在被开发和引入。目前, 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流方式是使用了TN液晶的TFT—LCD 。在该方式中,具有应答速度快、可以得到高对比度等的优点。但是,在 从偏离法线方向而倾斜的角度观察使用了TN液晶的面板的显示时,对比度 会明显下降,并出现灰度显示逆转的灰度翻转等,所以TN液晶具有所谓视 角非常狭窄的特性。另一方面,在大型PC监视器或电视等的用途中,要求 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显示色随视角的变化小等。因此,在将TN模式的 TFT—LCD用于如上所述的用途时,用于补偿视角的相位差薄膜是必不可 少的。作为该相位差薄膜,以往使用的是拉伸双折射聚合物薄膜。最近提出,使用在透明支撑体上具有由液晶性分子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光学补偿薄膜,来代替由拉伸双折射薄膜形成的光学补偿薄膜。因液晶性分子有多种取向形态,所以通过使用液晶性分子,可以实现通过以往的拉伸双折射聚合物薄膜所不能达到的光学性质。作为如上所述视角补偿用的相位差薄膜,例如,提出有富士胶片公司制的使用了具有负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圆盘状液晶的宽视图薄膜(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跪)。在该相位差薄膜中,透明基材薄膜的一面具有光轴倾斜取向而成的圆盘状液晶层。该相位差薄膜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黑显示的电压施加状态下的视角特性。即,在施加电压状态下,液晶单元中的液晶分子显示出具有已从玻璃基板倾斜的光轴的正的折射率各向异性。为了对由该折射率各向异性引起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成为利用光轴从薄膜法线 方向倾斜且具有负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液晶性分子的相位差薄膜。在所述视角补偿用的相位差薄膜中,在透明基材薄膜上层叠偏振片, 被用作椭圆偏振片,而另一方面,在圆盘状液晶层上层叠粘合剂层。层叠 有该粘合剂层的相位差薄膜或椭圆偏振片等粘合型光学薄膜经由该粘合 剂层被贴合于液晶单元等使用。但是,如果与背光灯(点亮状态) 一起组 合经由粘合剂层在液晶单元等贴合所述的视角偿用的相位差薄膜或椭圆 偏振片所得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则存在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框附近发生不均 (以下也将其称为窗框不均。),使辨识性较低的问题。特别是在湿度变高 或者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变大的情况下,窗框不均变得明显。另外,作为在所述附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中使用的粘合剂,从出色的 粘接性、透明性等角度出发,大多使用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 丙烯酸类粘合剂。另外,丙烯酸类粘合剂的交联方法大多为使用异氰酸酯 类交联剂的交联,主要为利用与和丙烯酸类粘合剂共聚的官能性单体的结 合的交联。在液晶单元贴合所述光学薄膜而成的液晶面板可搭载于液晶显示装 置而使用。液晶显示装置可用于以台式电子计算器为首的表或电视机、监 控器等。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会处于加热或加湿条件等各种条件,因此即使 在如此的环境下,也要求具有不损害显示质量的高耐久性。但是,在将液晶显示装置置于加热或加湿条件的情况下,有时在液晶 面板的周边部产生显示不均,发生显示不良。该周边部的显示不均尤其在 使用所述的视角补偿层用相位差薄膜或椭圆偏振板的情况下,非常明显。为了改善所述周边部的显示不均而作为在附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中 使用的粘合剂,提出了使用含有增塑剂或寡聚物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方 法(参照专利文献3、 4)。但是这些粘合剂组合物在长时间的加热试验中, 存在增塑剂或寡聚物成分等添加剂自身析出从而外观不良或粘合剂劣化 的问题。专利文献1:特开平8—950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276738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特开平9一87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0—2799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透明基材薄膜的一面具有圆盘状液晶 层,进而该圆盘状液晶层层叠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是具有耐 久性,且可以抑制显示画面的在周边部分的显示不均及在背光灯的点亮状 态下的窗框不均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所述粘合型光学薄膜的图像显示 装置。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下述 粘合型光学薄膜可以实现所述目的,以至完成本专利技术。艮P,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型光学薄膜是在透明基材薄膜的一面具有圆盘状液 晶层的光学薄膜的该圆盘状液晶层上隔着底涂层设置有粘合剂层的粘合 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含有聚合物类及抗氧化剂,所述粘合剂层包含(A)重均分子量为100万 250万的(甲基)丙 烯酸类聚合物,其含有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80 99.5 重量。/^以及含羟基单体0.05 3重量%; (B)重均分子量为3000 8000的(甲基)丙烯酸类寡聚物,其含有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80 99.9重量%以及含羧基单体0.1 3重量%; (C)交联剂;以及(D)硅烷偶合剂,相对于所述(A)(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B)(甲基)丙烯酸类寡聚物10 40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底涂层的聚合物类是具有伯氨基的聚合物。另外,所述具有伯氨基的聚合物是在末端具有伯氨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氧化剂为从酚类、磷类、硫类及胺类的抗 氧化剂中选择的至少任意一种。另外,优选所述底涂层相对所述聚合物类100重量份,含有抗氧化剂 0.01 1000重量份。进而,优选在所述光学薄膜中,在没有形成圆盘状液晶层的一侧的透明基材薄膜的一面隔着偏振片层叠有保护薄膜层。另外,所述保护薄膜层优选为包含(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层。 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一张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以往,适用了具有发挥出光学补偿层功能的圆盘状液晶层的粘合型光 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在背光灯长时间处于点亮状态时,在窗框部分的 正面相位差值变得大于中心部分,产生窗框不均。在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型光学 薄膜中,经由含有聚合物类及抗氧剂的底涂层,在圆盘状液晶层设置粘合 剂层,利用该底涂层,可以抑制在窗框部分的正面相位差值变大引起的窗 框不均。窗框不均容易在液晶显示装置较大的情况下发生,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在尺寸较大的粘合型光学薄膜中特别有效。另外,窗框不均容 易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发生,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在高温环 境下使用的粘合型光学薄膜中特别有效。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型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类 聚合物及交联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而且作为所述交联剂,在使用过氧化物的情况下优选。作为粘合剂的交联剂使用过氧化物的情况下,粘合 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合型光学薄膜,其是在透明基材薄膜的一面具有圆盘状液晶层的光学薄膜的该圆盘状液晶层上隔着底涂层设置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含有聚合物类及抗氧化剂,所述粘合剂层包含:(A)重均分子量为100万~250万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其含有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80~99.5重量%以及含羟基单体0.05~3重量%;(B)重均分子量为3000~8000的(甲基)丙烯酸类寡聚物,其含有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80~99.9重量%以及含羧基单体0.1~3重量%;(C)交联剂;以及(D)硅烷偶合剂,且相对于所述(A)(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所述(B)(甲基)丙烯酸类寡聚物10~4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浩平杉野晶子千叶刚佐竹正之大平佳世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