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78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去毛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包括把手和去毛装置,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去毛装置的右侧壁,所述把手内腔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镶嵌有按钮,所述去毛装置包括外壳、密封盖、去毛转筒、第一除料板和第二除料板,所述外壳与所述把手熔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开有出料孔;该两面高效率去毛器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外壳的内部底腔安装有去毛转筒和两个去毛板,去毛转筒与外壳组成一个储料的腔室,去毛转筒与衣物的表面来回滚动时,去毛转筒表面的两个去毛板与衣物上附着的毛球和毛丝接触并吸附,两个截毛板与两个去毛板配合使用将吸附的毛球和毛丝导进储料的腔室中,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对全身衣物进行去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
本技术涉及去毛设备
,具体为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当毛衣、针织衫等穿久了以后往往会出现毛球(fuzzballs),一旦在毛衣、针织衫上出现毛球,将会影响毛衣、针织衫等的穿着舒适度和美观性,去毛器除了修剪毛球之外,还可以吸出毛衣内的灰尘等杂物。现有的去毛器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在使用的时候不仅去毛面积较小,还需手动的将去毛器表面附着的毛球取下,从而会影响去毛器对衣物去毛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去毛器在使用的时候不仅去毛面积较小,还需手动的将去毛器表面附着的毛球取下,从而会影响去毛器对衣物去毛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包括把手和去毛装置,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去毛装置的右侧壁,所述把手内腔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镶嵌有按钮,所述去毛装置包括外壳、密封盖、去毛转筒、第一除料板和第二除料板,所述外壳与所述把手熔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开有出料孔,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熔接有定位块,所述密封盖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密封盖的左侧壁通过旋转座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右端熔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按钮配合连接,所述去毛转筒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外壳的内腔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去毛转筒与所述外壳组成一储料腔室,所述第一除料板通过第一扭簧与所述外壳内腔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除料板通过第二扭簧与所述外壳内腔左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除料板和所述第二除料板与所述去毛转筒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去毛转筒包括第一去毛板和第二去毛板,所述第一去毛板和所述第二去毛板镶嵌于所述去毛转筒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除料板的顶部镶嵌有第一截毛板,所述第二除料板的顶部镶嵌有第二截毛板。优选的,所述去毛转筒的底部插接有软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两面高效率去毛器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外壳的内部底腔安装有去毛转筒和两个去毛板,去毛转筒与外壳组成一个储料的腔室,去毛转筒与衣物的表面来回滚动时,去毛转筒表面的两个去毛板与衣物上附着的毛球和毛丝接触并吸附,两个截毛板与两个去毛板配合使用将吸附的毛球和毛丝导进储料的腔室中,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对全身衣物进行去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把手100,按钮110,去毛装置200,外壳210,出料孔211,定位块212,密封盖220,旋转座221,卡块222,去毛转筒230,第一去毛板231,第二去毛板232,软板233,第一除料板240,第一扭簧241,第一截毛板242,第二除料板250,第二扭簧251,第二截毛板2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用于将吸附的毛球和毛丝导进储料的腔室中,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对全身衣物进行去毛,请参阅图1-4,包括把手100和去毛装置200。请再参阅图1-4,把手100位于去毛装置200的右侧壁,把手100内腔开有固定槽,固定槽中镶嵌有按钮110,把手100用于控制去毛装置200在衣服上去毛的位置,按钮110用于控制密封盖220的打开与关闭。请再参阅图1-4,去毛装置200包括外壳210、密封盖220、去毛转筒230、第一除料板240和第二除料板250,外壳210与把手100熔接,外壳210的顶部开有出料孔211,外壳210的内侧壁熔接有定位块212,密封盖220位于外壳210的顶部,密封盖220的左侧壁通过旋转座221与外壳210转动连接,密封盖220的右端熔接有卡块222,卡块222与按钮110配合连接,去毛转筒230通过旋转轴与外壳210的内腔内侧壁转动连接,去毛转筒230与外壳210组成一储料腔室,第一除料板240通过第一扭簧241与外壳210内腔右侧壁连接,第二除料板250通过第二扭簧251与外壳210内腔左侧壁连接,第一除料板240和第二除料板250与去毛转筒230表面接触,外壳210用于安装密封盖220、去毛转筒230、第一除料板240和第二除料板250,并且外壳210与去毛转筒230组成一个储存毛球和毛丝的腔室,密封盖220用于对外壳210顶部的出料孔211进行封闭,以方便外壳210内部的杂质倒出,去毛转筒230直接与衣物的表面的毛球和毛丝接触并对其进行吸附,第一除料板240和第二除料板250配合使用将去毛转筒230表面附着的毛球和毛丝进行刮除。请再参阅图2和图4,为了提高对衣物表面产生的毛球清理的效率,去毛转筒230包括第一去毛板231和第二去毛板232,第一去毛板231和第二去毛板232镶嵌于去毛转筒230的底部。请再参阅图2和图4,为了能够自动的将第一去毛板231和第二去毛板232上附着的毛球和毛丝进行刮除,第一除料板240的顶部镶嵌有第一截毛板242,第二除料板250的顶部镶嵌有第二截毛板252。请再参阅图1和图3,为了能够方便的控制去毛转筒230自由的转动,去毛转筒230的底部插接有软板233。工作原理:手握住把手100后将去毛装置200移至衣服的表面,并对把手100进行施力,使得去毛装置200底部的去毛转筒230上的第一去毛板231与衣物的表面接触,随后拉动把手100,第一去毛板231与衣物表面接触后对衣物表面的毛球和毛丝进行吸附粘贴,随后再对把手100进行推动,由于去毛转筒230收到推力,软板233与衣物的表面接触,进而带动去毛转筒230转动,使得第二去毛板232与衣服的表面接触,而第一去毛板231则被收纳进外壳210的内腔中,在推动把手100的过程中,第二去毛板232对衣服上的毛球和毛丝进行再次吸附;重复的对去毛装置200进行推拉操作,当第一去毛板231再次使用时,第一截毛板242与第一去毛板231的表面接触对第一去毛板231上附着的毛球进行清除,将其截留至外壳210与去毛转筒230组成的腔室中,当第二去毛板232再次使用时,第二截毛板252与第二去毛板232表面接触对第二去毛板232上附着的毛球进行清除,将其截留至外壳210与去毛转筒230组成的腔室中,当对衣服去毛完成后,按下按钮110,解除对密封盖220的限位,将其密封盖220打开,将外壳210内腔中的毛球从出料孔211倒出,随后对密封盖220复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00)和去毛装置(200),所述把手(100)位于所述去毛装置(200)的右侧壁,所述把手(100)内腔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镶嵌有按钮(110),所述去毛装置(200)包括外壳(210)、密封盖(220)、去毛转筒(230)、第一除料板(240)和第二除料板(250),所述外壳(210)与所述把手(100)熔接,所述外壳(210)的顶部开有出料孔(211),所述外壳(210)的内侧壁熔接有定位块(212),所述密封盖(220)位于所述外壳(210)的顶部,所述密封盖(220)的左侧壁通过旋转座(221)与所述外壳(210)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220)的右端熔接有卡块(222),所述卡块(222)与所述按钮(110)配合连接,所述去毛转筒(230)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外壳(210)的内腔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去毛转筒(230)与所述外壳(210)组成一储料腔室,所述第一除料板(240)通过第一扭簧(241)与所述外壳(210)内腔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除料板(250)通过第二扭簧(251)与所述外壳(210)内腔左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除料板(240)和所述第二除料板(250)与所述去毛转筒(230)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面高效率去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00)和去毛装置(200),所述把手(100)位于所述去毛装置(200)的右侧壁,所述把手(100)内腔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镶嵌有按钮(110),所述去毛装置(200)包括外壳(210)、密封盖(220)、去毛转筒(230)、第一除料板(240)和第二除料板(250),所述外壳(210)与所述把手(100)熔接,所述外壳(210)的顶部开有出料孔(211),所述外壳(210)的内侧壁熔接有定位块(212),所述密封盖(220)位于所述外壳(210)的顶部,所述密封盖(220)的左侧壁通过旋转座(221)与所述外壳(210)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220)的右端熔接有卡块(222),所述卡块(222)与所述按钮(110)配合连接,所述去毛转筒(230)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外壳(210)的内腔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去毛转筒(230)与所述外壳(210)组成一储料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丽鸥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