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72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沥青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包括原料输送部分、生产部分、加热装置、产品输出部分和PLC控制系统,原料输送部分中沥青输入泵将原料沥青经热交换器经沥青流量计输入到混合罐中,生产部分中螺旋输送机将第一SBS料斗和第二SBS料斗中的SBS料输送进混合罐中,加热装置中通过导热油进油总管和导热油回油总管分别与热交换器侧壁和混合罐侧壁上的加热管连通进行预热,产品输出部分通过混合罐底部的出口经高速剪切胶体磨和改性沥青输出泵将成品输送到成品罐中,PLC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各电机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改性沥青生产装置的自动化连续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
本技术属于沥青生产装置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改性沥青生产设备主要存在如下缺点:成本低的改性沥青设备普遍采用人工添加SBS、稳定剂等,其自动化程度低且加入的物料计量不够精确,导致产品的百分含量误差大;成本高的改性沥青设备都采用流量计或称重模块对沥青、SBS、稳定剂等进行计量,其计量的精确性及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其高昂的价格往往会让用户望而却步。因此设计一种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能连续生产的改性沥青的装置且生产的改性沥青质量稳定成为广大用户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所述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制造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包括原料输送部分、生产部分、加热装置和产品输出部分:所述生产部分包括混合罐、第一SBS料斗、第二SBS料斗、螺旋输送机、搅拌装置和PLC控制系统,;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罐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的罐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称重模块和第二称重模块;所述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所述混合罐的罐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设有第三称重模块;所述混合罐的灌顶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设有出口;所述原料输送部分包括沥青输入泵、热交换器和沥青流量计;所述沥青输入泵的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口按照原料输送方向依次连通沥青流量计和所述混合罐的入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油进油总管、导热油回油总管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罐的侧壁上和所述热交换器的折流板上;所述导热油进油总管和所述加热管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出口和所述导热油回油总管相连通;所述产品输出部分包括第三气动阀、磁性过滤器、高速剪切胶体磨和改性沥青输出泵;所述混合罐底部的出口按照产品输出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三气动阀、所述磁性过滤器、所述高速剪切胶体磨和所述改性沥青输出泵;所述沥青输出泵与发育罐相连通;所述PLC控制系统与各电机、元器件和阀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导热油进油总管通过第一导热油阀和第三导热油阀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折流板和所述混合罐侧壁上的加热管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导热油回油总管通过第二导热油阀和第四气动阀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折流板上的加热管和所述混合罐侧壁上的加热管的出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沥青输入泵的进口按照原料输送方向依次连接有保温闸阀和过滤器;所述沥青输入泵的出口经第三手动阀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高速剪切胶体磨的进口方向分别设有沥青计量泵和第一手动阀;所述高速剪切胶体磨的出口经第二手动阀与所述沥青输出泵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沥青流量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有第四手动阀和第五手动阀。优选地,所述沥青流量计和所述沥青计量泵的进出口分别设有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优选地,所述混合罐的底部为圆锥形。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为HT-JBJ搅拌器。优选地,所述磁性过滤器为HT-GLQ磁性过滤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PLC控制生产设备中的各电机、各元器件和各阀门,实现了自动化程度高、装置制造成本低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图中:1.混合罐;2.第一SBS料斗;3.第二SBS料斗;4.螺旋输送机;5.高速剪切胶体磨;6.PLC控制系统;7.沥青输入泵;8.热交换器;9.沥青计量泵;10.改性沥青输出泵;11.沥青流量计;12.第一称重模块;13.第二称重模块;14.第三称重模块;15.第一气动阀;16.第二气动阀;17.加热管;18.液位传感器;19.搅拌装置;20.第三气动阀;21.磁性过滤器;22.第一手动阀;23.第二手动阀;24.保温闸阀;25.过滤器;26.第三手动阀;27.第四手动阀;28.第五手动阀;29.第一导热油阀;30.第二导热油阀;31.第三导热油阀;32.第四气动阀;33.第一旁通阀;34.第二旁通阀;35.导热油进油总管;36.导热油回油总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包括原料输送部分、生产部分、加热装置和产品输出部分:所述生产部分包括混合罐1、第一SBS料斗2、第二SBS料斗3、螺旋输送机4、搅拌装置19和PLC控制系统6,;所述螺旋输送机4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SBS料斗2和所述第二SBS料斗3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罐1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SBS料斗2和所述第二SBS料斗3的罐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称重模块12和第二称重模块13;所述螺旋输送机4与所述第一SBS料斗2和所述第二SBS料斗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气动阀15和第二气动阀16;所述混合罐1的罐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8;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设有第三称重模块14;所述混合罐1的灌顶上设有搅拌装置19;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设有出口;所述原料输送部分包括沥青输入泵7、热交换器8和沥青流量计11;所述沥青输入泵7的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8的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8的输出口按照原料输送方向依次连通沥青流量计11和所述混合罐1的入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油进油总管35、导热油回油总管36和加热管17;所述加热管17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罐1的侧壁上和所述热交换器8的折流板上;所述导热油进油总管35和所述加热管17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管17的出口和所述导热油回油总管36相连通;所述产品输出部分包括第三气动阀20、磁性过滤器21、高速剪切胶体磨5和改性沥青输出泵10;所述混合罐1底部的出口按照产品输出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三气动阀20、所述磁性过滤器21、所述高速剪切胶体磨5和所述改性沥青输出泵10;所述沥青输出泵10与发育罐相连通;所述PLC控制系统6与各电机、元器件和阀门电连接,PLC控制系统与电脑连接,操作人员通过电脑给PLC控制系统下达指令,PLC控制系统收到电脑传达的指令后把所需要的动作传输到各电机、元器件和,从而控制各电机的运转及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本技术中,所述导热油进油总管35通过第一导热油阀29和第三导热油阀31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8的折流板上的加热管17和所述混合罐1侧壁上的加热管17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导热油回油总管36通过第二导热油阀30和第四气动阀32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8的折流板和所述混合罐1侧壁上的加热管的出口相连通。在本技术中,所述沥青输入泵7的进口按照原料输送方向依次连接有保温闸阀24和过滤器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输送部分、生产部分、加热装置和产品输出部分:/n所述生产部分包括混合罐、第一SBS料斗、第二SBS料斗、螺旋输送机、搅拌装置和PLC控制系统;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罐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的罐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称重模块和第二称重模块;所述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所述混合罐的罐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设有第三称重模块;所述混合罐的灌顶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设有出口;/n所述原料输送部分包括沥青输入泵、热交换器和沥青流量计;所述沥青输入泵的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口按照原料输送方向依次连通沥青流量计和所述混合罐的入口;/n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油进油总管、导热油回油总管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罐的侧壁上和所述热交换器的折流板上;所述导热油进油总管和所述加热管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出口和所述导热油回油总管相连通;/n所述产品输出部分包括第三气动阀、磁性过滤器、高速剪切胶体磨和改性沥青输出泵;所述混合罐底部的出口按照产品输出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三气动阀、所述磁性过滤器、所述高速剪切胶体磨和所述改性沥青输出泵;所述沥青输出泵与发育罐相连通;/n所述PLC控制系统与各电机、元器件和阀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输送部分、生产部分、加热装置和产品输出部分:
所述生产部分包括混合罐、第一SBS料斗、第二SBS料斗、螺旋输送机、搅拌装置和PLC控制系统;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罐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的罐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称重模块和第二称重模块;所述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一SBS料斗和所述第二SBS料斗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所述混合罐的罐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设有第三称重模块;所述混合罐的灌顶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设有出口;
所述原料输送部分包括沥青输入泵、热交换器和沥青流量计;所述沥青输入泵的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口按照原料输送方向依次连通沥青流量计和所述混合罐的入口;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油进油总管、导热油回油总管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罐的侧壁上和所述热交换器的折流板上;所述导热油进油总管和所述加热管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出口和所述导热油回油总管相连通;
所述产品输出部分包括第三气动阀、磁性过滤器、高速剪切胶体磨和改性沥青输出泵;所述混合罐底部的出口按照产品输出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三气动阀、所述磁性过滤器、所述高速剪切胶体磨和所述改性沥青输出泵;所述沥青输出泵与发育罐相连通;
所述PLC控制系统与各电机、元器件和阀门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裕沪封景王志福白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通沥青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