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706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包括贮泥池本体、进泥管、进泥扩散弯头、紊流筒、溢流出水槽、导流板、十字托架、出泥管、出水管;贮泥池本体由上部的圆柱形储水池与下部的倒置圆锥形的沉泥池一体构成;储水池内中心位置竖向设置紊流筒,紊流筒上端与储水池顶盖固定,其下端为排水口,近邻排水口下对应设置承接水的伞形的导流板,导流板底端位置不低于沉泥池顶部,导流板底端轮廓水平方向位于排水口与沉泥池上端口之间;导流板底部通过十字托架固定支撑,十字托架四周与储水池侧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水更均匀,避免原进水方式导致进水水流对池内污泥絮体的破坏,采用紊流筒对泥浆进行紊流,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出泥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施
,具体是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及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广大乡镇地区乃至乡村已开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跟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相比,乡镇或乡村污水厂规模较小,剩余污泥量小,如果分别建设污泥储水池和贮泥池,不但池体较小,施工及运行维护都不便。如果池子盲目做大,会造成污泥厌氧发酵,造成磷的释放和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且分别建设池体总体占地面积大,工程费用高。储水池和储泥池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困扰乡镇或乡村污水厂建设的一个难点。目前污水厂常用的浓缩方式有两种:机械浓缩和重力浓缩。机械浓缩为剩余污泥通过机械浓缩设备进行浓缩,主要有离心式浓缩机和带式浓缩机两种,含水率99.2%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直接泵至浓缩设备,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92-98%。重力浓缩主要靠重力的作用实现泥水分离,出泥含水率也可以达到96-98%。传统重力储水池进泥管在液位以上通过下弯弯头直接接至紊流筒,这种进水方式对絮体的形成及沉淀不利。目前污水厂常采用贮泥池保持剩余污泥泵来泥与脱水机进泥之间的均衡,作为剩余污泥的缓存池用。目前贮泥池一般设计为矩形,这种设计的缺点是存在死角,搅拌不均匀,远离出水口的一侧池体底部污泥容易沉积。沉积污泥容易厌氧发酵,造成污泥上浮并伴随H2S、CH4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所以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贮泥池无浓缩功能,进水水流对池内絮体成形及沉淀干扰、池体存在死角、出泥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包括贮泥池本体、进泥管、进泥扩散弯头、紊流筒、溢流出水槽、导流板、十字托架、出泥管、出水管;所述贮泥池本体由上部的圆柱形储水池与下部的倒置圆锥形的沉泥池一体构成;所述储水池内中心位置竖向设置紊流筒,所述紊流筒上端与所述储水池顶盖固定,其下端为排水口,近邻所述排水口下对应设置承接水的伞形的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底端位置不低于所述沉泥池顶部,所述导流板底端轮廓水平方向位于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沉泥池上端口之间;所述导流板底部通过十字托架固定支撑,所述十字托架四周与所述储水池侧壁固定;所述储水池中部水平设置所述进泥管,所述进泥管里端穿过所述储水池插入所述紊流筒内,所述进泥管里端连接扩散弯头,所述扩散弯头连接喇叭口形扩散口,所述扩散口朝上;所述沉泥池设置出泥管,所述出泥管一端插入所述沉泥池底部,一端通入所述沉泥池外部;所述储水池上部内侧壁设置环形的所述溢流出水槽,所述溢流出水槽内底部设置一段下沉的凹槽并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出水管通向所述储水池外部;所述储水池液位高于所述溢流出水槽的溢流堰板。所述紊流筒为圆柱形筒体,所述紊流筒的筒体侧壁设置多个排泥方孔并位于池内液位上方。所述导流板的尖端位于所述紊流筒中心轴线上;所述排水口下部为喇叭口。所述进泥管外接污泥泵房;所述出泥管外接入脱水机房;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与厂区污水管网连通。所述溢流出水槽的溢流堰板设置三角堰,所述三角堰为在溢流堰板顶部设置多个向下的三角形豁口。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改变了传统储泥池进水、配水方式,配水更均匀,避免原进水方式导致进水水流对池内污泥絮体的破坏,采用紊流筒对泥浆进行紊流,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出泥泥质更加均匀,通过设置导流板、沉泥池有利于剩余污泥的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避免了贮泥池内泥量过小带来的机电设备不好配套,连续运行不稳定的弊端;同时本技术结构紧凑,节约了建设用地、节约了工程建设资金,减少了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平面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流板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紊流筒平面展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三角堰平面展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平面展开示意图。附图标记:1-贮泥池本体,2-进泥管,3-进泥扩散弯头,4-紊流筒,41-排泥方孔,5-溢流出水槽,51-三角堰,6-导流板,61-十字托架,7-出泥管,8-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包括贮泥池本体1、进泥管2、进泥扩散弯头3、紊流筒4、溢流出水槽5、导流板6、十字托架61、出泥管7、出水管8;所述贮泥池本体1由上部的圆柱形储水池与下部的倒置圆锥形的沉泥池一体构成;所述储水池内中心位置竖向设置紊流筒4,所述紊流筒4上端与所述储水池顶盖固定,其下端为排水口,近邻所述排水口下对应设置承接水的伞形的所述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底端位置不低于所述沉泥池顶部,所述导流板6底端轮廓水平方向位于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沉泥池上端口之间;所述导流板6底部通过十字托架61固定支撑,所述十字托架61四周与所述储水池侧壁固定,参见附图1、2、3;所述储水池中部水平设置所述进泥管2,所述进泥管2里端穿过所述储水池插入所述紊流筒4内,所述进泥管2里端连接扩散弯头3,所述扩散弯头3连接喇叭口形扩散口,所述扩散口朝上,参见附图1;所述沉泥池设置出泥管7,所述出泥管7一端插入所述沉泥池底部,一端通入所述沉泥池外部,参见附图1、2;所述储水池上部内侧壁设置环形的所述溢流出水槽5,所述溢流出水槽5内底部设置一段下沉的凹槽并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出水管8通向所述储水池外部,参见附图1、2;所述储水池液位高于所述溢流出水槽5的溢流堰板。所述紊流筒4为圆柱形筒体,所述紊流筒4的筒体侧壁设置多个排泥方孔41并位于池内液位上方,参见附图1、2、4。所述导流板6的尖端位于所述紊流筒4中心轴线上;所述排水口下部为喇叭口,参见附图1、2。所述进泥管2外接污泥泵房;所述出泥管7外接入脱水机房;所述出水管8的出水口与厂区污水管网连通。所述溢流出水槽5的溢流堰板设置三角堰51,所述三角堰51为在溢流堰板顶部设置多个向下的三角形豁口,参见附图1、2、5、6。池体设计为圆锥形,确保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死角。底部锥斗内为浓缩混合均匀污泥,可直接泵入脱水机脱水,有利于剩余污泥的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紊流筒4上部设置双层排泥方孔41,位于池内液位以上,便于紊流筒4中浮泥溢出,通过溢流出水槽5排出系统。污泥从紊流筒4下落至导流板6后,进一步扩散,流速进一步降低,在导流板6的边缘,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沉至锥形沉泥池底部。工作原理:污泥通过进泥管2、扩散弯头3进入紊流筒4内,紊流筒4中浮泥通过排泥方孔41溢出,并通过溢流出水槽5排出系统。污泥从紊流筒4下端落至导流板6后,进一步扩散,流速进一步降低,在导流板6的边缘,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沉至沉泥池底部收集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泥池本体(1)、进泥管(2)、进泥扩散弯头(3)、紊流筒(4)、溢流出水槽(5)、导流板(6)、十字托架(61)、出泥管(7)、出水管(8);/n所述贮泥池本体(1)由上部的圆柱形储水池与下部的倒置圆锥形的沉泥池一体构成;/n所述储水池内中心位置竖向设置紊流筒(4),所述紊流筒(4)上端与所述储水池顶盖固定,其下端为排水口,近邻所述排水口下对应设置承接水的伞形的所述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底端位置不低于所述沉泥池顶部,所述导流板(6)底端轮廓水平方向位于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沉泥池上端口之间;所述导流板(6)底部通过十字托架(61)固定支撑,所述十字托架(61)四周与所述储水池侧壁固定;/n所述储水池中部水平设置所述进泥管(2),所述进泥管(2)里端穿过所述储水池插入所述紊流筒(4)内,所述进泥管(2)里端连接扩散弯头(3),所述扩散弯头(3)连接喇叭口形扩散口,所述扩散口朝上;/n所述沉泥池设置出泥管(7),所述出泥管(7)一端插入所述沉泥池底部,一端通入所述沉泥池外部;/n所述储水池上部内侧壁设置环形的所述溢流出水槽(5),所述溢流出水槽(5)内底部设置一段下沉的凹槽并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出水管(8)通向所述储水池外部;/n所述储水池液位高于所述溢流出水槽(5)的溢流堰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浓缩功能的贮泥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泥池本体(1)、进泥管(2)、进泥扩散弯头(3)、紊流筒(4)、溢流出水槽(5)、导流板(6)、十字托架(61)、出泥管(7)、出水管(8);
所述贮泥池本体(1)由上部的圆柱形储水池与下部的倒置圆锥形的沉泥池一体构成;
所述储水池内中心位置竖向设置紊流筒(4),所述紊流筒(4)上端与所述储水池顶盖固定,其下端为排水口,近邻所述排水口下对应设置承接水的伞形的所述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底端位置不低于所述沉泥池顶部,所述导流板(6)底端轮廓水平方向位于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沉泥池上端口之间;所述导流板(6)底部通过十字托架(61)固定支撑,所述十字托架(61)四周与所述储水池侧壁固定;
所述储水池中部水平设置所述进泥管(2),所述进泥管(2)里端穿过所述储水池插入所述紊流筒(4)内,所述进泥管(2)里端连接扩散弯头(3),所述扩散弯头(3)连接喇叭口形扩散口,所述扩散口朝上;
所述沉泥池设置出泥管(7),所述出泥管(7)一端插入所述沉泥池底部,一端通入所述沉泥池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刚李振川刘雷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