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266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基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两侧的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安装座相铰接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远离与安装座相连接一端的限位挡板,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反应的薄膜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安装座将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与安装基板相连接,且便于通过限位挡板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进行限位,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的薄膜材质进行更换,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物与薄膜材质之间反应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相关
,具体为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一张特殊制造的,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是根据混合物的物理性质的不同用过筛的方法将其分离,或根据混合物的不同化学性质分离开物质,物质通过分离膜的速度(溶解速度)取决于进入膜的速度和进入膜的表面扩散到膜的龙眼、另一表面的速度(扩散速度),而溶解速度完全取决于被分离于膜材料之间化学性质的差异,扩散速度除化学性质外还与物质的分子量有关,速度越大,透过膜所需的时间越短,混合物中各组分透过膜的速度相差越大,则分离效率越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膜分离式的污水处理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原理,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薄膜材质进行更换,进而降低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质量,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膜分离式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膜分离式的污水处理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原理,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薄膜材质进行更换,进而降低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质量,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膜分离式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基板、设置在安装基板两侧的安装座、分别与安装座相铰接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远离与安装座相连接一端的限位挡板,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反应的薄膜材质,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座将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与安装基板相连接,且便于通过限位挡板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进行限位,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的薄膜材质进行更换,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物与薄膜材质之间反应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部分别设置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对薄膜材质进行安装;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安装座的内侧分别与安装基板固定连接,且安装座的外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安装座与安装基板相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与安装基板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限位挡板设置为“U”型结构,且限位挡板的内侧与安装基板固定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安装基板与限位挡板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限位挡板的内侧分别与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外周相切设置,且限位挡板的内侧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限位挡板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进行限位,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的薄膜材质进行更换;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外侧的调节把手,调节把手分别与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固定连接,进而便于使用者通过调节把手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进行调节;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均匀设置在安装基板一侧的第一固定翼板以及设置在安装基板另一侧的第二固定翼板,第一固定翼板和第二固定翼板分别与安装基板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固定翼板和第二固定翼板对安装基板进行固定,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污水处理的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基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两侧的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安装座相铰接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远离与安装座相连接一端的限位挡板,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反应的薄膜材质,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座将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与安装基板相连接,且便于通过限位挡板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进行限位,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的薄膜材质进行更换,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物与薄膜材质之间反应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图1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基板、21-第一安装腔、22-第二安装腔、3-调节把手、4-安装座、5-限位挡板、6-第一固定翼板、7-第二固定翼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基板1、设置在安装基板1两侧的安装座4、分别与安装座4相铰接的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远离与安装座4相连接一端的限位挡板5,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反应的薄膜材质,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座4将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与安装基板1相连接,且便于通过限位挡板5对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进行限位,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内的薄膜材质进行更换,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物与薄膜材质之间反应的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质量;请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内部分别设置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内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对薄膜材质进行安装;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安装座4的内侧分别与安装基板1固定连接,且安装座4的外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安装座4与安装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板(1)、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1)两侧的安装座(4)、分别与所述安装座(4)相铰接的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远离与安装座(4)相连接一端的限位挡板(5),所述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反应的薄膜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板(1)、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1)两侧的安装座(4)、分别与所述安装座(4)相铰接的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远离与安装座(4)相连接一端的限位挡板(5),所述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反应的薄膜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内部分别设置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安装腔(2)和第二安装腔(22)内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的内侧分别与安装基板(1)固定连接,且安装座(4)的外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膜分离污水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绿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