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彪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37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所述前车轮的前端和后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端面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端面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前端和后端端面连接有握把,所述连接架的右端端面插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端面插接有车座,所述支撑板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后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连接管、固定孔、固定板和转动轴承组成的连接架,采用固定孔能很好的固定插接板,使插接板能很好的固定在固定板内部,从而通过外部螺栓将支撑板固定在连接架上,调整支撑板和连接架之间的位置能很好的调整握把与车座之间的位置,从而使儿童车能适应手臂长短不同的儿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
本技术属于玩具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
技术介绍
童车是儿童玩具之中的一大门类,其中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儿童三轮车四大类,适用儿童的年龄范围是4~8岁,选购时结合儿童的年龄和身材高矮,选择合适的尺寸,即鞍座高度在435~635mm范围内的自行车,选购车辆时要注意手闸的闸把尺寸,购买童车时还要注意查看年龄组标识,按照孩子的年龄购买适当的产品。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在使用时,由于使用者为儿童,而不同的儿童的身体表面发育顺序不同,导致儿童车车难以根据外部儿童的身体条件进行调整,造成儿童车的选购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儿童车使用者为儿童而不同的儿童的身体表面发育顺序不同导致儿童车车难以根据外部儿童的身体条件进行调整造成儿童车的选购非常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包括前车轮(1)和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1)的前端和后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端面连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上端端面连接有转动架(4),所述转动架(4)的前端和后端端面连接有握把(5),所述连接架(3)的右端端面插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端面插接有车座(7),所述支撑板(6)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后车轮(8),所述连接架(3)包括连接管(31)、固定孔(32)、固定板(33)和转动轴承(34),所述转动轴承(34)的左端和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的前端端面连接有固定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包括前车轮(1)和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1)的前端和后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端面连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上端端面连接有转动架(4),所述转动架(4)的前端和后端端面连接有握把(5),所述连接架(3)的右端端面插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端面插接有车座(7),所述支撑板(6)的右端端面连接有后车轮(8),所述连接架(3)包括连接管(31)、固定孔(32)、固定板(33)和转动轴承(34),所述转动轴承(34)的左端和右端端面连接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的前端端面连接有固定孔(32),所述固定板(33)的中间在转动轴承(34)的下端端面位置处连接有连接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包括插接板(61)和板体(62),所述板体(62)的上端端面连接有插接板(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乘坐儿童实现转向的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1)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架(2)的表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彪贾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