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34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8
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包括上开口的前座框架和上开口的后支撑框架、脚轮、下开口的驱动架和上开口的提篮,所述定轴与所述提篮相对的一端延伸构成第一挂杆,第一挂杆设有第一头部;还包括第二挂杆和设在提篮上的挂座板,挂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第二挂杆穿过上管座,第二挂杆与提篮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头部;挂座板与提篮固定连接,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位分别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可拆卸配合,第一头部位于第一挂板和提篮之间,第二头部位于第二挂板和提篮之间。第一挂杆、第二挂杆及挂座板的设置,简化了结构,实现了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手推车,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包括上开口的前座框架和上开口的后支撑框架、脚轮、下开口的驱动架和上开口的提篮,前座框架的前纵向管的上端的上管座上设有圆形枢接板,脚轮与前座框架的前底横杆固定,脚轮与后支撑框架的后底横杆固定连接;驱动架的二个纵向杆的下端设有下管座、下管座上设有圆形枢接座,圆形枢接座上设有枢接槽;圆形枢接板与枢接槽通过定轴枢接,上管座的端部和下管座的端部支撑配合;存在问题是:提篮与前座框架及驱动架拆装的结构复杂,拆装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它具有拆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特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包括上开口的前座框架和上开口的后支撑框架、脚轮、下开口的驱动架和上开口的提篮,前座框架的前纵向管的上端的上管座上设有圆形枢接板,脚轮与前座框架的前底横杆固定,脚轮与后支撑框架的后底横杆固定连接;驱动架的二个纵向杆的下端设有下管座、下管座上设有圆形枢接座,圆形枢接座上设有枢接槽;圆形枢接板与枢接槽通过定轴枢接,上管座的端部和下管座的端部支撑配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定轴与所述提篮相对的一端延伸构成第一挂杆,第一挂杆设有第一头部;还包括第二挂杆和设在提篮上的挂座板,挂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第二挂杆穿过上管座,第二挂杆与提篮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头部;挂座板与提篮固定连接,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位分别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可拆卸配合,第一头部位于第一挂板和提篮之间,第二头部位于第二挂板和提篮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挂板上设有垂直导入孔和与垂直导入孔相通的水平挂孔,所述第二挂板设在下开口的挂孔;第一挂杆与水平挂孔配合,第二挂杆与下开口的挂孔配合。优选的,所述提篮的上开口上设有环形座;所述挂座板的上端与环形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一伸缩限位装置,伸缩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环形座上的导向孔、压力弹簧和带头部的活动杆,活动杆穿过压力弹簧和导向孔、端部固定有挡板;压力弹簧与驱动架的纵向杆接触配合。本技术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第一挂杆、第二挂杆及挂座板的设置,简化了结构,实现了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3是图2中A部位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位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6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包括上开口的前座框架1和上开口的后支撑框架2、脚轮3、下开口的驱动架4和上开口的提篮5,前座框架1的前纵向管的上端的上管座11上设有圆形枢接板111,脚轮3与前座框架1的前底横杆固定,脚轮3与后支撑框架2的后底横杆固定连接;驱动架4的二个纵向杆42的下端设有下管座41、下管座41上设有圆形枢接座411,圆形枢接座411上设有枢接槽;圆形枢接板111与枢接槽通过定轴6枢接,上管座11的端部和下管座41的端部支撑配合。所述定轴6与提篮5相对的一端延伸构成第一挂杆71,第一挂杆71设有第一头部;还包括第二挂杆72和设在提篮5上的挂座板8,挂座板8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板81和第二挂板82;第二挂杆72穿过上管座41,第二挂杆72与提篮5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头部;挂座板8与提篮5固定连接,第一挂板81和第二挂板82位分别与第一挂杆71和第二挂杆72可拆卸配合,第一头部位于第一挂板81和提篮5之间,第二头部位于第二挂板82和提篮5之间;所述第一挂板81上设有垂直导入孔811和与垂直导入孔相通的水平挂孔812,所述第二挂板82设在下开口的挂孔821;第一挂杆71与水平挂孔812配合,第二挂杆72与下开口的挂孔821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篮5的上开口上设有环形座51;所述挂座板8的上端与环形座51连接。还包括一伸缩限位装置,伸缩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环形座上的导向孔91、压力弹簧92和带头部的活动杆93,活动杆93穿过压力弹簧92和导向孔91、活动杆93位于提篮5内的一端固定有挡板(图中未示出);压力弹簧92与驱动架4的纵向杆42接触配合,伸缩限位装置与纵向杆42接触配合限位,防止提篮5转动;采用这样的结构,提篮5装配时,首先,按压活动杆93,活动杆93向提篮5内移动;其次,第一持挂板81的水平挂孔812与第一挂杆嵌合,第二挂板82设在下开口的挂孔821与第二挂杆72嵌合;第三,压力弹簧92和活动杆93复位。如图7所示,提篮5拆卸后,驱动架4,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前座框架1的前纵向管支撑驱动架4的顶横向部,减少了立体空间的占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包括上开口的前座框架和上开口的后支撑框架、脚轮、下开口的驱动架和上开口的提篮,前座框架的前纵向管的上端的上管座上设有圆形枢接板,脚轮与前座框架的前底横杆固定,脚轮与后支撑框架的后底横杆固定连接;驱动架的二个纵向杆的下端设有下管座、下管座上设有圆形枢接座,圆形枢接座上设有枢接槽;圆形枢接板与枢接槽通过定轴枢接,上管座的端部和下管座的端部支撑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轴与所述提篮相对的一端延伸构成第一挂杆,第一挂杆设有第一头部;/n还包括第二挂杆和设在提篮上的挂座板,挂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n第二挂杆穿过上管座,第二挂杆与提篮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头部;/n挂座板与提篮固定连接,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位分别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可拆卸配合,第一头部位于第一挂板和提篮之间,第二头部位于第二挂板和提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篮拆装方便的手推车,包括上开口的前座框架和上开口的后支撑框架、脚轮、下开口的驱动架和上开口的提篮,前座框架的前纵向管的上端的上管座上设有圆形枢接板,脚轮与前座框架的前底横杆固定,脚轮与后支撑框架的后底横杆固定连接;驱动架的二个纵向杆的下端设有下管座、下管座上设有圆形枢接座,圆形枢接座上设有枢接槽;圆形枢接板与枢接槽通过定轴枢接,上管座的端部和下管座的端部支撑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轴与所述提篮相对的一端延伸构成第一挂杆,第一挂杆设有第一头部;
还包括第二挂杆和设在提篮上的挂座板,挂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
第二挂杆穿过上管座,第二挂杆与提篮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头部;
挂座板与提篮固定连接,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位分别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可拆卸配合,第一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江华欧阳鑫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依家优品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