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24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属于复合面料技术领域,所述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包括内基层、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导流槽、外基层和防水层,所述内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内保温层,内保温层通过连接线与外保温层、抗菌层和抗紫外线层交织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的上表面与抗紫外线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由于设置了内保温层、外保温层、防水层、导流凸起、透气层、导流槽、抗菌层和抗紫外线层,赋予了面料良好的抗紫外线功能,而且通过设置抗菌层,人们穿着复合面料所制作的衣服运动时,可避免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
本技术属于复合面料
,具体是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复合面料被大量的应用在制衣领域,但是现有的复合面料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人们穿着复合面料所制成的成衣外出时,紫外线的长时间照射,会对人们的皮肤造成一定的健康隐患;第二:人们穿着复合面料所制成的成衣外出运动时,人体会排出大量汗液,和外界接触时,容易造成细菌滋生;第三:现有的复合面料防水性不佳,在雨天,很快会被雨水浸湿,因此急需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包括内基层、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导流槽、外基层和防水层,所述内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内保温层,内保温层通过连接线与外保温层、抗菌层和抗紫外线层交织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的上表面与抗紫外线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和抗紫外线层位于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所述外保温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气层和导流凸起,导流凸起位于透气层内,透气层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透气层的上表面与外基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菌层由涤纶和银纤维加捻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紫外线层由竹炭纱线和涤纶加捻而成。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均为PE植绒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内保温层、外保温层、防水层、导流凸起、透气层、导流槽、抗菌层和抗紫外线层,使复合面料具备抗菌和抗紫外线的功能,而且由于抗菌层和抗紫外线层位于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并会不会加厚复合面料的厚度,通过连接线对内保温层、外保温层、抗紫外线层和抗菌层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提高复合面料的抗拉伸性,通过透气层、防水层、导流凸起和导流槽,能够有效的提高复合面料的防水性和排水性,解决了当前复合面料不具备抗紫外线功能,导致紫外线长期照射人们的皮肤,造成皮肤健康隐患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雨水会快速浸湿复合面料的问题,此外,由于设置了抗菌层,当人们穿着复合面料所制作的衣服运动时,可有效避免细菌滋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中透气层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中A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基层;2、内保温层;3、抗菌层;4、抗紫外线层;5、连接线;6、外保温层;7、防水层;8、导流凸起;9、透气层;10、导流槽;11、外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包括内基层1、内保温层2、外保温层6、导流槽10、外基层11和防水层7,所述内基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内保温层2,内保温层2通过连接线5与外保温层6、抗菌层3和抗紫外线层4交织固定连接,由于设置了连接线5,使连接线5能够有效的对内保温层2、抗菌层3、外保温层6和抗紫外层进行固定,并且抗菌层3和抗紫外线层4位于内保温层2和外保温层6之间,不会提高复合面料厚度的同时,又能够解决当前复合面料抗紫外线能够和抗菌能力较差的问题,并且有效的增强了复合面料的抗拉伸性。所述抗菌层3的上表面与抗紫外线层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3和抗紫外线层4位于内保温层2和外保温层6之间,所述外保温层6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气层9和导流凸起8,导流凸起8位于透气层9内,透气层9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导流槽10,由于设置了防水层7、导流凸起8和透气层9,使防水层7能够提高复合面料的防水性,导流凸起8能够快速的将水排至导流槽10内,使水通过导流槽10排出,大大的提高了复合面料的防水和排水能力。所述透气层9的上表面与外基层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3由涤纶和银纤维加捻而成,由于银纤维具有抗静电、除臭抗菌和隔热保温的功能,所述抗紫外线层4由竹炭纱线和涤纶加捻而成,由于使用了竹炭纱线,竹炭纱线内的竹炭纤维能够使面料具有绿色环保、抗紫外线、抑菌抗菌等功能,所述内保温层2和外保温层6均为PE植绒膜,由于PE植绒膜有良好的保温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抗紫外线复合面料的保温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们穿着具有所述复合面料的成衣外出时,抗紫外线层4能够有效的对紫外线进行阻挡;当人们穿着具有所述复合面料的成衣外出运动时,由于抗菌层3的存在,可有效避免细菌滋生,而且人们雨天出行时,导流凸起8能够快速的将雨水排至导流槽10内,并通过导流槽10排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包括内基层(1)、内保温层(2)、外保温层(6)、导流槽(10)、外基层(11)和防水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基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内保温层(2),内保温层(2)通过连接线(5)与外保温层(6)、抗菌层(3)和抗紫外线层(4)交织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3)的上表面与抗紫外线层(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3)和抗紫外线层(4)位于内保温层(2)和外保温层(6)之间,所述外保温层(6)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包括内基层(1)、内保温层(2)、外保温层(6)、导流槽(10)、外基层(11)和防水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基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内保温层(2),内保温层(2)通过连接线(5)与外保温层(6)、抗菌层(3)和抗紫外线层(4)交织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3)的上表面与抗紫外线层(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3)和抗紫外线层(4)位于内保温层(2)和外保温层(6)之间,所述外保温层(6)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7)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新和刘长申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龙兴隆染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