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15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搅拌装置,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和水源,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排料管、阀门、水泵、转轴、桨叶、驱动装置、排气口和保温层;本产品在使用时,通过将两种原料分别加入不同的进料口中,以避免两种原料直接在进料口反应,将进料口堵塞,使两种原料进入罐体后,再由驱动装置驱动桨叶转动,实现桨叶对原料的搅拌功能;而且,通过在桨叶上设置若干圆孔,以使原料从圆孔中经过,从而达到对原料扰流的目的,以进一步提高本产品的搅拌效率;同时,保温层可以减小原料热量的散失,避免原料凝固,使原料始终保持液态,使桨叶搅拌原料时的阻碍较小,从而进一步提升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编织袋制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需要将原料融化并搅拌均匀;然而,在原料搅拌的过程中,会散失大量的热量,使得液体原料逐渐凝固,凝固后的原料流动性较差,因此会对搅拌装置产生较大的阻力,导致搅拌装置的搅拌效率下降。因此,设计一种高效搅拌装置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搅拌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搅拌装置,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和水源,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排料管、阀门、水泵、转轴、桨叶、驱动装置、排气口和保温层;罐体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排料口,第一进料口与第一供料装置相连通,第二进料口与第二供料装置相连通,且罐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排料管的一端与罐体的排料口相连通;阀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门的进液口与排料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水泵与阀门的出液口相连通;转轴嵌入罐体内,且转轴与罐体的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搅拌装置,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和水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搅拌装置包括:/n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排料口,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供料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二供料装置相连通,且所述罐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n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排料口相连通;/n阀门,所述阀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阀门的进液口与所述排料管的另一端相连通;/n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阀门的出液口相连通;/n转轴,所述转轴嵌入所述罐体内,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罐体的顶面转动连接;/n桨叶,所述桨叶上设置有至少四个圆孔,且至少四个所述桨叶同时与所述转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搅拌装置,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和水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搅拌装置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排料口,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供料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二供料装置相连通,且所述罐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
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排料口相连通;
阀门,所述阀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阀门的进液口与所述排料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阀门的出液口相连通;
转轴,所述转轴嵌入所述罐体内,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罐体的顶面转动连接;
桨叶,所述桨叶上设置有至少四个圆孔,且至少四个所述桨叶同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罐体相连通;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裹在所述罐体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搅拌装置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会杰朱照桥孙立勋吴传高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华泰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