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群勇专利>正文

一种农具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08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具架,其包括一主框架,主框架上设置有至少2个能够承载农具的支撑杆,所有的支撑杆从下至上依次倾斜设置以形成阶梯状结构,主框架还设置有倚靠梁,倚靠梁位于所有支撑杆之上以倚靠农具的把手。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农具的头部放置于支撑杆上,农具的把手倚靠在倚靠梁上,利用各个支撑杆的不同高度位置将农具的头部错开,整齐有序,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具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具架。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仍是农民,在广大农村,至今仍然采用农具进行耕作,常见的农具有锄头、撅头、铁锹、铁耙、铁铲、羊角镐等等。大量的农具,一般都是靠放在墙角,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因农具形状各异,不易摆放整齐,不便于取出靠放在墙角内侧的农具,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技术就是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所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全、整齐有序地存放农具、节省空间的农具架。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具架,其包括一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至少2个能够承载农具的支撑杆,所有的支撑杆从下至上依次倾斜设置以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主框架还设置有倚靠梁,所述的倚靠梁位于所有支撑杆之上以倚靠农具的把手。作为优选地,所述倚靠梁上活动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倚靠梁连接在一起时构成一框体,所述框体内形成能够收容农具的把手的容置空间。作为优选地,限位件的首端与所述倚靠梁铰接,限位件的末端与所述倚靠梁可拆卸的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倚靠梁的首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销轴,所述限位件的首端套装于所述的销轴并可绕着所述销轴转动,所述倚靠梁的末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定位轴,所述限位件的末端设置有卡口,所述定位轴卡入所述卡口时将限位件的末端与倚靠梁的末端可拆卸的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和/或倚靠梁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若干个能够容置农具的把手的区域。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主框架包括一倾斜设置的斜梁,每一支撑杆的后端均固定于所述的斜梁上,每一支撑杆的前端均为自由端以使每两根相邻的支撑杆和所述斜梁形成一U形结构。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主框架的下部设置有置物箱,所述置物箱顶部敞口并位于所有的支撑杆之下。作为优选地,所述倚靠梁的一端或两端突出于所述的主框架以用于悬挂农具。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主框架包括两根间隔一定距离的横梁,两根横梁之间镂空以使两根横梁上可放置羊角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放置锄头、撅头、铁耙等农具时,农具的头部放置于支撑杆上,农具的把手倚靠在倚靠梁上,利用各个支撑杆的不同高度位置将农具的头部错开,每件农具可互不干扰,独立存放和取用,整齐有序,节省空间,消除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限位件末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农具架,其包括一主框架,主框架上设置有至少2个能够承载农具的支撑杆11,所有的支撑杆11从下至上依次倾斜设置以形成阶梯状结构,主框架还设置有倚靠梁12,倚靠梁12位于所有支撑杆11之上以倚靠农具的把手。本技术中放置锄头7、撅头、铁耙等农具时,农具的头部放置于支撑杆11上,农具的把手倚靠在倚靠梁12上,利用各个支撑杆11的不同高度位置将农具的头部错开,整齐有序,节省空间。在本技术的一种方案中,主框架包括两根竖直的立柱16,两根立柱16间隔一点距离且位于倚靠梁12的同一侧,主框架还包括两根间隔一定距离的横梁15,每一横梁15将一根立柱16与上述的倚靠梁12连接在一起,两根横梁15之间镂空以使两根横梁15上可放置T字形的羊角镐。参照图2,倚靠梁12上活动连接有限位件2,限位件2与倚靠梁12连接在一起时构成一框体,框体内形成能够收容农具的把手的容置空间。优选地,限位件2的首端与倚靠梁12铰接,限位件2的末端与倚靠梁12可拆卸的连接。在本技术一个具体方案中,限位件2位于倚靠梁12的前方,倚靠梁12的首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销轴3,限位件2的首端套装于销轴3并可绕着销轴3转动,倚靠梁12的末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定位轴4,限位件2的末端设置有卡口21,定位轴4卡入卡口21时将限位件2的末端与倚靠梁12的末端可拆卸的连接。倚靠梁12、销轴3、定位轴4、限位件2共同形成上述的框体。当然,在本技术的某些方案中,限位件2和倚靠梁1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比如:限位件2的两端均与倚靠梁12通过销钉连接,或者限位件2的两端均与倚靠梁12通过扣位卡接。进一步地,主框架包括一倾斜设置的斜梁14,每一支撑杆11的后端均固定于斜梁14上,每一支撑杆11的前端均为自由端以使每两根相邻的支撑杆11和斜梁14形成一U形结构,每一支撑杆11的前端均不得低于其后端的高度。采用这样的结构,限位件2的末端与倚靠梁12拆离时,直接向前移动农具向前拿出,十分方便。在本技术的某些方案中,也可以通过一个斜杆将各个支撑杆11的前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于竹梯的结构。为了避免各个农具靠在一起而导致农具倾倒,限位件2和/或倚靠梁12上设置有横杆5,横杆5将容置空间分隔成若干个能够容置农具的把手的区域。为了提升本技术的使用功能,主框架的下部设置有置物箱6,置物箱6顶部敞口并位于所有的支撑杆11之下。置物箱6可以放置镰刀等较短的工具,同时,还可以承接从农具上掉落的泥土,保持环境的清洁。参照图1,倚靠梁12的一端或两端突出于主框架以用于悬挂铁锹等农具。为了便于生产加工农具架,整个农具架可采用木材为主要原材料,上述的销轴3、横杆5、定位杆均可直接采用钢钉制成。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具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至少2个能够承载农具的支撑杆(11),所有的支撑杆(11)从下至上依次倾斜设置以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主框架还设置有倚靠梁(12),所述的倚靠梁(12)位于所有支撑杆(11)之上以倚靠农具的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具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至少2个能够承载农具的支撑杆(11),所有的支撑杆(11)从下至上依次倾斜设置以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主框架还设置有倚靠梁(12),所述的倚靠梁(12)位于所有支撑杆(11)之上以倚靠农具的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倚靠梁(12)上活动连接有限位件(2),所述限位件(2)与所述倚靠梁(12)连接在一起时构成一框体,所述框体内形成能够收容农具的把手的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具架,其特征在于,限位件(2)的首端与所述倚靠梁(12)铰接,限位件(2)的末端与所述倚靠梁(12)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倚靠梁(12)的首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销轴(3),所述限位件(2)的首端套装于所述的销轴(3)并可绕着所述销轴(3)转动,所述倚靠梁(12)的末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定位轴(4),所述限位件(2)的末端设置有卡口(21),所述定位轴(4)卡入所述卡口(21)时将限位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群勇
申请(专利权)人:胡群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