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166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支架、控制系统、供水系统以及配肥系统,所述供水系统与配肥系统均安装在支架上并管道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支架上并分别与供水系统和配肥系统电性连接,该水肥一体化系统解决了结构复杂、装设成本高的问题,并通过与现有灌溉系统连接,实现全天候智能自动灌溉、远程灌溉,极大地节省了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肥一体化
,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业作为工作相对繁重的领域其用工成本日渐增长,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根据土壤性状、作物生长及水肥需求规律,精确的调控土壤水分和养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工,便于规模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但是目前水肥一体化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而针对成规模的大田栽培作物或温室集群栽培作物,人工管理不仅费时费力、可控性差,难以满足作物对水肥的实时需求,经济效益低,而且水肥一体化系统结构复杂,装设成本高,不利于在传统农田中改造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解决了水肥一体化系统结构复杂、装设成本高的问题,并通过与现有灌溉系统连接,实现全天候智能自动灌溉、远程灌溉,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支架、控制系统、供水系统以及配肥系统,所述供水系统与配肥系统均安装在支架上并管道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支架上并分别与供水系统和配肥系统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外界水源连通,该水泵的出水端与主输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主输水管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三通管分别与清水出水管和配肥系统连通,所述清水出水管通过设置的混料管与配肥系统连通。优选的,所述配肥系统包括料桶、肥料进水管、比例施肥器以及肥料出水管,所述肥料进水管的一端伸入到料桶内,其另一端与比例施肥器连通,所述比例施肥器还分别与主输水管以及肥料出水管连通,所述肥料出水管与清水出水管通过混料管连通,并将混合后的液体从所述混料管排出。优选的,所述清水出水管上设有供水电磁阀,该供水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比例施肥器与主输水管之间设有肥料电磁阀,该肥料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路保护模块、时控模块以及物联网通信模块,且各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配肥系统设有二组或二组以上,并分别与供水系统管道连通。可满足多种肥料同时配比施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系统、供水系统和配肥系统均分别安装在支架上,结构简单,装设成本低,而且通过与现有灌溉系统连接,实现全天候智能自动灌溉、远程灌溉,极大地节省了人工,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对供水电磁阀、比例施肥器以及肥料电磁阀的调节,能够使水肥配比更精确,保证作物所需要养份,提高产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供水系统以及配肥系统装配结构图。附图说明:1、支架;2、控制系统;3、供水系统;301、水泵;302、主输水管;303、清水出水管;304、供水电磁阀;4、配肥系统;401、料桶;402、肥料进水管;403、比例施肥器;404、肥料出水管;405、肥料电磁阀;5、混料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本技术在具体实施如下:如图1-3所示的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支架1、控制系统2、供水系统3以及配肥系统4,供水系统3与配肥系统4均安装在支架1上并管道连通,控制系统2安装在支架1上并分别与供水系统3和配肥系统4电性连接,配肥系统4设有二组或二组以上,并分别与供水系统3管道连通,可满足多种肥料同时配比施用,控制系统2包括电路保护模块、时控模块以及物联网通信模块,且各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供水系统3包括水泵301,水泵301的进水端与外界水源连通,该水泵301的出水端与主输水管302的一端连通,主输水管302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三通管分别与清水出水管303和配肥系统4连通,清水出水管303通过设置的混料管5与配肥系统4连通,清水出水管303上设有供水电磁阀304,该供水电磁阀304与控制系统2电性连接,配肥系统4包括料桶401、肥料进水管402、比例施肥器403以及肥料出水管404,肥料进水管404的一端伸入到料桶401内,其另一端与比例施肥器403连通,比例施肥器403还分别与主输水管302以及肥料出水管404连通,肥料出水管404与清水出水管303通过混料管5连通,并将混合后的液体从混料管5排出,比例施肥器403与主输水管302之间设有肥料电磁阀405,该肥料电磁阀405与控制系统2电性连接,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系统2、供水系统3和配肥系统4均分别安装在支架1上,结构简单,装设成本低,而且通过与现有灌溉系统连接,实现全天候智能自动灌溉、远程灌溉,极大地节省了人工,同时通过控制系统2对供水电磁阀304、比例施肥器403以及肥料电磁阀405的调节,能够使水肥配比更精确,保证作物所需要养份,提高产量。工作原理:在施肥模式下,水泵301与外界水源连接,料桶401盛放浓缩液体肥,根据需要设定好比例施肥器403的配肥参数,接通电源,控制系统2控制配肥电磁阀405开启,清水在流经系统时,经由比例施肥器403将料桶401中的浓缩液体肥按预设参数比例抽出,与清水混合并从混料管5输出,在清水模式下,关闭配肥电磁阀405即可使清水不经与肥料配比直接从混料管5内排出。以上所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控制系统、供水系统以及配肥系统,所述供水系统与配肥系统均安装在支架上并管道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支架上并分别与供水系统和配肥系统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控制系统、供水系统以及配肥系统,所述供水系统与配肥系统均安装在支架上并管道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支架上并分别与供水系统和配肥系统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外界水源连通,该水泵的出水端与主输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主输水管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三通管分别与清水出水管和配肥系统连通,所述清水出水管通过设置的混料管与配肥系统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肥系统包括料桶、肥料进水管、比例施肥器以及肥料出水管,所述肥料进水管的一端伸入到料桶内,其另一端与比例施肥器连通,所述比例施肥器还分别与主输水管以及肥料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焕彬刘志源徐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田润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