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162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导流外壳、导流芯轴和驱动装置,导流芯轴设置于导流外壳的内部,导流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结构的第一导向叶片和第二导向叶片第一导向叶片在导流芯轴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向叶片在导流芯轴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相反;驱动装置能沿导流外壳的轴向移动地设置于导流外壳的外侧,驱动装置和导流芯轴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导流芯轴沿导流外壳的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固体原料在输送过程中的沉降作用,造成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进一步的,涉及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高粘度液体原料与颗粒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市场很多可食用产品在生产中需要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原料进行混合,而在多种原料的混合过程中又存在很多难题尚未解决。例如:如何保证在混合过程中不会对原料的口感和营养造成破坏,以及如何保证原料处于的充分且均匀的混合状态等。目前,部分企业采用的生产方式是将多种原料分别进行杀菌,然后在无菌的状态下再按照比例将多种原料混合在一起,但是该种方法仅适用于液体原料与液体原料的混合,当混合原料为液体原料和固体原料时,尤其是混合原料为粘度较高的液体原料和颗粒原料时,在对固体原料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固体原料受管道内流体的作用力会产生沉降效应,当通过管道将混合后的原料输送至灌装设备时,固体原料已经发生沉降,如果在该种情况下进行灌装生成,会导致灌装后的每包成品中固体原料含量不均匀,从而造成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的配比出现较大差异,不仅造成固体原料的浪费,而且影响产品的口感。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固体原料在输送过程中的沉降作用,造成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原料混合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在对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进行输送、混合和灌装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均匀混合,固体原料不会在液体原料内发生沉降和混合不均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灌装后每单包产品内颗粒原料的均匀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原料混合装置,所述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供多种原料从内部流过的导流外壳、对流过所述导流外壳的多种所述原料进行混合的导流芯轴和带动所述导流芯轴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导流外壳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导流芯轴沿所述导流外壳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导流外壳的内部,所述导流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叶片和第二导向叶片,所述第一导向叶片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均为螺旋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导向叶片在所述导流芯轴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叶片在所述导流芯轴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驱动装置能沿所述导流外壳的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流外壳的外侧,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导流芯轴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导流芯轴沿所述导流外壳的轴向移动。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外壳的内部形成有相贯通的第一导流腔和第二导流腔,所述第一导流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导流腔的直径。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叶片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能随所述导流芯轴在所述第一导流腔与所述第二导流腔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一导向叶片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位于所述第一导流腔内时,所述第一导向叶片的外缘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的外缘均与所述第一导流腔的内壁贴合;当所述第一导向叶片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位于所述第二导流腔内时,所述第一导向叶片的外缘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的外缘均与所述第一导流腔的内壁之间抵接留有间隙。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磁块外壳和气缸,所述磁块外壳能沿所述导流外壳的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流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磁块设置在所述磁块外壳上,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导流外壳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伸出并与所述磁块外壳连接,以通过所述气缸的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磁块外壳沿所述导流外壳的轴向移动。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磁块外壳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磁块外壳的内部形成有与两端所述开口相连通的容置腔,所述磁块外壳能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流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磁块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磁块套设于所述导流外壳的外侧且固定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块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导向叶片位置相对的所述导流芯轴的内部。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气缸固定板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外壳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支撑所述导流芯轴的芯轴固定板,所述导流芯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芯轴固定板能转动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芯轴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原料流入至所述导流外壳内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与所述导流外壳的内部向连通。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叶片与所述第二导向叶片连续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叶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叶片的一端连接。由上所述,本技术的原料混合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在通过导流外壳的两端开口流经导流外壳内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叶片和第二导向叶片对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起到导流和混合的作用,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在沿导流外壳的轴向流动的同时会沿着第一导向叶片和第二导向叶片做螺旋运动,提高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的混合效果,保证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均匀,而且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在流至第二导向叶片时会改变其原来的螺旋运动方向,使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在导流外壳内产生翻滚混合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混合效果。另外,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导流芯轴沿导流外壳的轴向进行移动,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在流经导流外壳的过程中,导流芯轴带动第一导向叶片和第二导向叶片始终处于移动状态,提高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的混合效果,保证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在导流外壳的内部始终处于均匀混合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液态产品内颗粒含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提高灌装后每单包产品内颗粒原料的均匀度,提高产品质量,有效节省物料成本和投资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原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原料混合装置的内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原料混合装置的正视截面图。本技术中的附图标号为:1、导流外壳;101、第一导流腔;102、第二导流腔;2、磁块外壳;201、容置腔;3、导流芯轴;301、第一导向叶片;302、第二导向叶片;4、气缸;401、活塞杆;5、芯轴固定板;501、导流通孔;6、气缸固定板;7、第一磁块;8、第二磁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料混合装置,该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导流外壳1、导流芯轴3和驱动装置,导流外壳1用于供多种原料从其内部流过,导流芯轴3用于对流过导流外壳1的多种所述原料进行混合,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导流芯轴3沿导流外壳1的轴向移动。其中:导流外壳1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导流芯轴3沿导流外壳1的轴向设置于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供多种原料从内部流过的导流外壳(1)、对流过所述导流外壳(1)的多种所述原料进行混合的导流芯轴(3)和带动所述导流芯轴(3)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n所述导流外壳(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导流芯轴(3)沿所述导流外壳(1)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导流外壳(1)的内部,所述导流芯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叶片(301)和第二导向叶片(302),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均为螺旋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在所述导流芯轴(3)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在所述导流芯轴(3)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相反;/n所述驱动装置能沿所述导流外壳(1)的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流外壳(1)的外侧,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导流芯轴(3)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块(7)和第二磁块(8),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导流芯轴(3)沿所述导流外壳(1)的轴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供多种原料从内部流过的导流外壳(1)、对流过所述导流外壳(1)的多种所述原料进行混合的导流芯轴(3)和带动所述导流芯轴(3)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导流外壳(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导流芯轴(3)沿所述导流外壳(1)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导流外壳(1)的内部,所述导流芯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叶片(301)和第二导向叶片(302),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均为螺旋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在所述导流芯轴(3)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在所述导流芯轴(3)的外壁上的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驱动装置能沿所述导流外壳(1)的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流外壳(1)的外侧,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导流芯轴(3)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块(7)和第二磁块(8),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导流芯轴(3)沿所述导流外壳(1)的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外壳(1)的内部形成有相贯通的第一导流腔(101)和第二导流腔(102),所述第一导流腔(10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导流腔(102)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能随所述导流芯轴(3)在所述第一导流腔(101)与所述第二导流腔(102)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位于所述第一导流腔(101)内时,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的外缘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的外缘均与所述第一导流腔(101)的内壁贴合;当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位于所述第二导流腔(102)内时,所述第一导向叶片(301)的外缘和所述第二导向叶片(302)的外缘均与所述第一导流腔(101)的内壁之间抵接留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立清高祥林张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