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55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属于滤砂器辅助设备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滤砂器排放口砂粒流失严重和维修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它包括设置在滤砂器排放口的挡砂冒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挡砂冒本体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下部与挡砂冒本体固定,套筒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排水的过滤单元,相邻两个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分隔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挡砂冒本体上设置一个套筒,套筒上的过滤单元在起到排水作用的同时对砂粒起到一个拦截作用,避免砂粒随着水流一起排出,极大的减少砂粒流失并且提高挡砂冒本体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其维修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整体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砂器挡砂冒
本技术属于滤砂器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滤砂器挡砂冒。
技术介绍
砂滤系统是连续的过滤系统,它意味着不必停机洗砂,过滤方向为自下而上,即水由下向上通过砂床,砂子缓慢向下移动。过滤过程中,砂子在清洗槽中清洗,脏的悬浮固形物随清洗水排出。待过滤水通过进水管送入砂滤器,水通过进水管和布水器进入砂床,水在向上通过砂床的过程中被净化,滤液在过滤器上部被排出。在水向上流动的同时,砂床连续向下移动,脏的砂子从砂床底部抽出并清洗,之后放回砂床底部。在实际运行时,由于砂循环基于气体原理,气升将脏的砂子和水的混合物通过中心管向上推动,强烈的摩擦作用将脏的悬浮物和砂粒分离。在上升管的顶部释放,脏水与少量砂子被排出,导致砂子流失严重。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20006644.3,公开日为2011年8月24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流砂过滤器的洗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洗砂分离室和沉降管;其中,洗砂分离室中的上部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部设有排气孔;洗砂分离室外壁的一侧与提砂管相连,提砂管通过第一法兰与流砂过滤器外部的管件相连;洗砂分离室外壁的另一侧开有溢流口;洗砂分离室的外围还连接有储水槽,储水槽的下部还设置有与流砂过滤器外部通过第二法兰相连的排污管;洗砂分离室内部设有多个挡板。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开孔排水的地方始终是满流的状态,容易造成开孔堵塞,污水无法顺畅排除,甚至完全堵死损坏设备。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20659998.2,公开日为2013年6月5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气提式砂滤装置用的洗砂器,包括提砂管、密封堵头以及固定套管,在提砂管和固定套管之间设有穿过密封堵头的若干空气管,固定套管外侧设有洗砂器套管,固定套管和洗砂器套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洗砂通道,在洗砂通道上端设有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内层套筒和外层套筒之间构成出水腔,外层套筒中部设有连通出水腔的排污管。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出水腔内砂子流失严重,且结构复杂,后期维修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滤砂器排放口砂粒流失严重和维修繁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砂器挡砂冒。本技术通过在挡砂冒本体上设置一个套筒,套筒上的过滤单元在起到排水作用的同时对砂粒起到一个拦截作用,避免砂粒随着水流一起排出,极大的减少砂粒流失并且提高挡砂冒本体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其维修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整体成本低。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包括设置在滤砂器排放口的挡砂冒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挡砂冒本体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下部与挡砂冒本体固定,套筒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排水的过滤单元,相邻两个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分隔段。使得挡砂冒具有排水功能的同时避免砂粒随着水流一起流出,极大减小砂粒流失,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开设在套筒的中部上的若干个矩形孔,若干个矩形孔等间距排列。使其排水均匀,且无需增加其它设备或部件,节约生产成本。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孔的内表面涂覆有防腐层。减缓矩形孔的损坏。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矩形孔之间的间距为1.5mm。更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顶部上方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通过法兰与顶部连接。提高整体的密封性能且密封盖的安装与维修更换较为方便。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排气孔。使得套筒内部整体水压不会过高,避免因水压过高对套筒内部产生损坏。更进一步的,套筒的下部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起到加强套筒与挡砂冒本体之间的连接,使得二者之间不易发生脱落与错位,使其排水与阻挡砂粒流失正常进行。更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材质为不锈钢。耐腐蚀能力较强,提高套筒的使用寿命,继而减小维修成本。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在挡砂冒本体上设置一个套筒,套筒上的过滤单元在起到排水作用的同时对砂粒起到一个拦截作用,避免砂粒随着水流一起排出,极大的减少砂粒流失并且提高挡砂冒本体的使用寿命;相连两个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分隔段避免相邻两个过滤单元之间彼此影响,极大提高了滤砂器的工作效率,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维修,成本较低;(2)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单元即为在套筒中部开设矩形孔,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且若干个矩形孔呈等间距排列,使得排水均匀,避免某个地方的单一堵塞;相邻两个矩形孔之间的间距为1.5mm,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使排水顺畅;(3)本技术在套筒的顶部上方设置有密封,增加其密封效果,使得水流仅从过滤单元流出,避免砂粒流失;且密封盖与顶部通过法兰连接,安装与拆卸都较为方便;密封盖上设置有排气孔,使得套筒内部不会产生较大水压力,减缓套筒的磨损;(4)本技术在套筒的下部设置有加强筋,因套筒下部与挡砂冒本体连接,加强筋的设置加强套筒与挡砂冒本体之间的连接,使得二者连接关系稳固,不易发生二者之间移位;且所述套筒的材质为不锈钢,砂粒会与过滤单元进行不断的摩擦,因不锈钢具有较高的耐磨损能力,所以使得套筒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减小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11、顶部;12、中部;13、下部;121、矩形孔;2、挡冒砂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包括设置在滤砂器排放口的挡砂冒本体2,还包括设置在挡砂冒本体2上的套筒1,套筒1的下部13与挡砂冒本体2固定,套筒1的中部12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排水的过滤单元,相邻两个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分隔段;因过滤单元既起到排水作用又起到阻止砂粒随着水流流出的作用,因此当过滤单元处于长期工作状态时可能会发生堵塞,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套筒1的直径大于挡砂冒本体2的直径,套筒1可在挡砂冒本体2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套筒1上的过滤单元相对于挡砂冒本体2本体的位置,方便过滤单元的清洗与维修,只需将套筒1相对于挡砂冒本体2向上移动便可对过滤单元进行清理,操作简便,工作量小,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通过在挡砂冒本体2上设置一个套筒1,套筒1上的过滤单元在起到排水作用的同时对砂粒起到一个拦截作用,避免砂粒随着水流一起排出,极大的减少砂粒流失并且提高挡砂冒本体2的使用寿命;相连两个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分隔段避免相邻两个过滤单元之间彼此影响,极大提高了滤砂器的工作效率,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维修,成本较低;不需要人为的去控制排污水的流量,节约人力成本。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开设在套筒1的中部12上的若干个矩形孔121,若干个矩形孔121等间距排列;直接在套筒1的中部12开设矩形孔将其作为过滤单元,极大节约成本,并且操作简便,无需其它设备的投入;若干个矩形孔121等间距排列是为了使其排水均匀,避免某个地方的单一堵塞;更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包括设置在滤砂器排放口的挡砂冒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挡砂冒本体(2)上的套筒(1),所述套筒(1)的下部(13)与挡砂冒本体(2)固定,套筒(1)的中部(12)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排水的过滤单元,相邻两个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分隔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包括设置在滤砂器排放口的挡砂冒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挡砂冒本体(2)上的套筒(1),所述套筒(1)的下部(13)与挡砂冒本体(2)固定,套筒(1)的中部(12)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排水的过滤单元,相邻两个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分隔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开设在套筒(1)的中部(12)上的若干个矩形孔(121),若干个矩形孔(121)等间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砂器挡砂冒,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孔(121)的内表面涂覆有防腐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明胡义军张继发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