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兴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49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包括防护橡胶垫、穿刺组件以及注射组件;所述穿刺组件装配在防护橡胶垫上,所述注射组件装配在穿刺组件上;所述穿刺组件包括贯穿防护橡胶垫的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连通有针头,所述针头位于防护橡胶垫的下方;所述针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母接头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与母接头件配合的子接头件;所述注射组件通过子接头件与母接头件连通;所述注射组件用于将输液注射至穿刺组件内。采用上述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稳固的实现穿刺、输液,且安全性高,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输液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
技术介绍
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输液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埋设在人体静脉内的输液导管部分以及埋设在人体皮下的注射座。人体的表皮经过缝合后,注射座完全被表皮包裹。患者需要注射输液时,通过穿刺针穿刺注射座所在的表皮组织,进行输液。然而,现有技术公开的输液港所使用的穿刺针,多为单一式穿刺针,穿刺针穿入表皮后,穿刺部位无法有效的防护,进而导致在穿刺部位容易引发感染,同时,穿刺后因未设置防护措施,造成穿刺针容易松动。同时,现有技术公开的穿刺针结构过于简单,无法实时补充添加不同的注射药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包括防护橡胶垫、穿刺组件以及注射组件;所述穿刺组件装配在防护橡胶垫上,所述注射组件装配在穿刺组件上;所述穿刺组件包括贯穿防护橡胶垫的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连通有针头,所述针头位于防护橡胶垫的下方;所述针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母接头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与母接头件配合的子接头件;所述注射组件通过子接头件与母接头件连通;所述注射组件用于将输液注射至穿刺组件内。优选地,所述注射组件还包括连接子接头件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内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注射管内,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有与注射管配合的活塞;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位于注射管外,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柄。r>优选地,所述子接头件内开设有与注射管配合的子通腔;所述母接头件内设有与针管连通的母通腔;通过所述子通腔连通母通腔,通过所述子通腔连通注射管的管腔;所述子接头件与母接头件之间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子接头件连通有若干个加液小管,所述加液小管连通子通腔;所述加液小管上均连接有阀门。优选地,所述防护橡胶垫环形分布有若干个凸出,所述凸出的顶部连接有磁铁;所述凸出的底部吸附有与磁铁配合的铁片,所述铁片用于粘贴双面薄膜胶贴。优选地,所述防护橡胶垫环形分布有6个凸出;所述凸出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优选地,所述防护橡胶垫环形分布有6个弹性橡胶棒;所述弹性橡胶棒倾斜朝下。优选地,所述弹性橡胶棒与凸出交错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护橡胶垫、凸起、磁铁、铁片、针管、针头、母接头件、子接头件、加液小管、注射管、推杆(活塞)设计实现将防护橡胶垫紧固在穿刺部位,输液后,取下磁铁,铁片失去磁力,防护橡胶垫轻松从人体表皮取下。同时,6个加液小管实现加入不同的药液,避免药液的交叉污染,同时,在弹性橡胶棒的弹性压力下,整个防护橡胶垫的稳固性进一步增加。采用上述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稳固的实现穿刺、输液,且安全性高,降低了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分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穿刺组件与注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注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包括防护橡胶垫1、穿刺组件2以及注射组件3;穿刺组件2装配在防护橡胶垫1上,注射组件3装配在穿刺组件2上。药液通过注射组件3注入经过穿刺组件2穿刺进入到输液港内,防护橡胶垫1起到防护穿刺部位。注射组件3的具体结构如下:穿刺组件2包括贯穿防护橡胶垫1的针管21(防护橡胶垫1的顶部中心具有朝上的凸起11,针管21朝下贯穿凸起11),针管21的一端连通有针头22,针头22位于防护橡胶垫1的下方;针管21的另一端连通有母接头件211,注射组件3包括与母接头件211配合的子接头件32;注射组件3通过子接头件32与母接头件211连通(注射组件3用于将输液注射至穿刺组件2内)。具体而言,子接头件32内开设有与下述注射管31配合的子通腔(图中未标出);母接头件211内设有与针管21连通的母通腔(图中未标出);通过子通腔连通母通腔(子接头件32螺纹连接母接头件211后),通过子通腔连通注射管31的管腔。子接头件32与母接头件211之间螺纹连接方式为:子接头件32外侧壁具有外螺纹,母接头件211的内侧壁开设与其配合的内螺纹。子接头件32连通有6个加液小管311(6个加液小管311呈环形、等距分布方式分布),每个加液小管311连通子通腔;每个加液小管311上均连接有旋塞阀门,通过旋塞阀门控制加液小管311的打开、闭合。注射组件3还包括连接子接头件32的注射管31,注射管31用于推送药液,按照现有注射器设计,在注射管31内连接有推杆33,推杆33的一端位于注射管31内,推杆33的一端连接有与注射管31配合的活塞(图中未画出);推杆33的另一端位于注射管31外,推杆33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柄。为了增加防护橡胶垫1与穿刺部位的稳定性,防护橡胶垫1环形分布有6个凸出12(凸出12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每个凸出12的顶部连接有磁铁121(磁铁121具有较强的磁性);对应的,每个凸出12的底部吸附有与磁铁121配合的铁片122,铁片122用于粘贴双面薄膜胶贴。即使用时,将一次性双面双面薄膜胶贴(两面粘贴)的一面粘贴在铁片122上,另一面粘贴在患者的穿刺四周部位(双面薄膜胶贴具有较强的粘粘性),通过该方式实现将防护橡胶垫1粘接紧固到穿刺部位,发挥防护、隔绝感染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加防护橡胶垫1与人体的稳定性,防护橡胶垫1环形分布有6个弹性橡胶棒13;自然情形下,弹性橡胶棒13倾斜朝下(倾斜角度15度)。同时,弹性橡胶棒13与凸出12交错设置,即按照弹性橡胶棒13-凸起-弹性橡胶棒13……弹性橡胶棒13方式进行分布。设计弹性橡胶棒13(弹性橡胶棒13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及较佳的形变恢复特性)的作用在于:当防护橡胶垫1通过铁片122粘贴在人体的表皮穿刺部位时,弹性橡胶棒13受到弯折,弯折变形后,弹性橡胶棒13给予人体朝下的弹性压力,此时,铁片122上的双面薄膜胶贴因具有较大的粘贴性,仍旧粘贴在人体表皮上,磁铁121具有较大的磁性,仍旧吸附在铁片122上,在弹性橡胶棒13作用下,防护橡胶垫1能够更加稳定的防护在穿刺部位,且拆除时,便于拆除。将不同的注射液从不同的加液小管311加入,关闭旋塞阀门后,按照现有方式,推动推杆33,药液依次从(子接头件32)子通腔、(母接头件211)母通腔进入到针管21内再由针头22进入到输液港内。采用上述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橡胶垫、穿刺组件以及注射组件;/n所述穿刺组件装配在防护橡胶垫上,所述注射组件装配在穿刺组件上;/n所述穿刺组件包括贯穿防护橡胶垫的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连通有针头,所述针头位于防护橡胶垫的下方;/n所述针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母接头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与母接头件配合的子接头件;/n所述注射组件通过子接头件与母接头件连通;/n所述注射组件用于将输液注射至穿刺组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橡胶垫、穿刺组件以及注射组件;
所述穿刺组件装配在防护橡胶垫上,所述注射组件装配在穿刺组件上;
所述穿刺组件包括贯穿防护橡胶垫的针管,所述针管的一端连通有针头,所述针头位于防护橡胶垫的下方;
所述针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母接头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与母接头件配合的子接头件;
所述注射组件通过子接头件与母接头件连通;
所述注射组件用于将输液注射至穿刺组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还包括连接子接头件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内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注射管内,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有与注射管配合的活塞;
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位于注射管外,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接头件内开设有与注射管配合的子通腔;
所述母接头件内设有与针管连通的母通腔;
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伟靳勇白旭明
申请(专利权)人:孙兴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