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煎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47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4
中药制剂煎煮机,解决了现在中药煎煮设备搅拌不方便,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其包括加热底座,加热底座上端固定有煎煮筒,煎煮筒上端固定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加料口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所述煎煮筒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导向键,转动轴中部螺纹连接有竖直滑动的圆台,圆台下端经连接柱固定连接有圆柱体,圆柱体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转盘,转盘经导向键与转动轴可滑动的连接,转盘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转盘为转动轴转动带动其竖直升降和转动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制剂煎煮机
本技术涉及中药制作
,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煎煮机。
技术介绍
中药制剂是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用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中药制剂在生产时需要对中药加水进行煎煮,提炼出中药的有效成分。现有的煎煮设备不便于对中药进行搅拌,从而导致中药的药效很难溶出,从而使得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制剂煎煮机,有效的解决了现在中药煎煮设备搅拌不方便,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包括加热底座,加热底座上端固定有煎煮筒,煎煮筒上端固定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加料口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所述煎煮筒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导向键,转动轴中部螺纹连接有竖直滑动的圆台,圆台下端经连接柱固定连接有圆柱体,圆柱体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转盘,转盘经导向键与转动轴可滑动的连接,转盘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转盘为转动轴转动带动其竖直升降和转动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盖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圆台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导向臂,导向杆下端可滑动的贯穿导向臂且置于圆台下方。优选的,所述导向键设有四个,圆柱体设有中空的通槽,转动轴穿过通槽且与圆柱体之间有间隔,转盘上设有与导向键配合的导向槽,转动轴转动构成转盘一起转动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圆柱体下端设有环形的T型槽,T型槽内可滑动的设有T型环,T型环下端贯穿圆柱体与转盘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可转动的贯穿盖板置于盖板上方,转动轴上端连接有电机,电机与盖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下端与煎煮筒固定连接,排气管上端置于导气管内,煎煮筒内设有螺旋型的加热管,导气管下端与加热管上端固定连接,加热管的下端连接有抽气风扇,抽气风扇位于煎煮筒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端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一端与盖板铰接固定,密封板的上端铰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与导气管铰接固定。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圆管,圆管内可滑动的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下端置于圆管下方,圆管内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下端与滑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实现对中药的完全搅拌,且可以增加煎煮筒的煎煮效率,提高生产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煎煮筒剖开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煎煮筒内部(含电机和盖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圆台、圆柱体和转盘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转盘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导气管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伸缩杆剖开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10给出,本技术包括加热底座1,加热底座1上端固定有煎煮筒2,煎煮筒2上端固定有盖板3,盖板3上设有加料口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4;上述部分为现有的技术,具体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911110513.7一种中药制剂煎煮设备,对于现有的技术,不进行过多的赘述;所述煎煮筒2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下端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导向键6,转动轴5中部螺纹连接有竖直滑动的圆台7,圆台7下端经连接柱固定连接有圆柱体8,圆柱体8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转盘9,转盘9经导向键6与转动轴5可滑动的连接,转盘9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10,转盘9为转动轴5转动带动其竖直升降和转动的结构。导向键6有点类似于花键的形状,其实现了转动轴5可以带动转盘9进行转动,另外,转盘9可以沿着转动轴5进行滑动,当转动轴5进行转动时候,其可以带动竖直滑动的圆台7进行滑动,圆台7带动圆柱体8一起竖直滑动,因转盘9与圆柱体8为可转动的连接,此时转盘9也随着一起竖直滑动,另外转动轴5的转动会带动转盘9一起转动,所以转盘9在竖直升降的过程中进行转动,多个搅拌叶10与转盘9固定连接,所以多个搅拌叶10在转动的过程中进行竖直升降,这样多个搅拌叶10为两种运动的合成,实现对煎煮筒2内搅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盖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圆台7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导向臂,导向杆11下端可滑动的贯穿导向臂且置于圆台7下方。在导向杆11和导向臂的作用下,实现了圆台7的竖直滑动。所述导向键6设有四个,圆柱体8设有中空的通槽,转动轴5穿过通槽且与圆柱体8之间有间隔,转盘9上设有与导向键6配合的导向槽,转动轴5转动构成转盘9一起转动的结构。圆柱体8与转动轴5之间没有任何接触,两者不会产生任何的干涉。所述圆柱体8下端设有环形的T型槽,T型槽内可滑动的设有T型环12,T型环12下端贯穿圆柱体8与转盘9固定连接。T型环12和T型槽的设置,保证了转盘9与圆柱体8之间的可转动的连接方式。所述转动轴5的上端可转动的贯穿盖板3置于盖板3上方,转动轴5上端连接有电机,电机与盖板3固定连接。在这里我们将电机采用变频电机,其可以进行正反转,采用PLC编程有效的控制电机正反转,实现转动轴5的正反转,完成圆台7的竖直升降往复。所述盖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13,导气管13下端与煎煮筒2固定连接,排气管4上端置于导气管13内,煎煮筒2内设有螺旋型的加热管14,导气管13下端与加热管14上端固定连接,加热管14的下端连接有抽气风扇15,抽气风扇15位于煎煮筒2的外侧。抽气风扇15与加热管14的连接位置可以设置有吸附装置,如活性吸附碳层,这样可以减少刺激气味的发出,煎煮筒2内的产生的热气通过排气管4进入导气管13内,然后经导气管13进入到加热管14内,加热管14对煎煮进行有效的加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丧失,节约能源。所述排气管4上端设有密封板16,密封板16一端与盖板3铰接固定,密封板16的上端铰接有伸缩杆17,伸缩杆17上端与导气管13铰接固定。初始状态时,煎煮筒2刚开始受热,密封板16是闭合的,此时煎煮筒2内的温度不断升高,当热气不断的膨胀会顶开密封板16,热气经过排气管4和导气管13进入到加热管14内,对煎煮筒2进行有效的加热,提高加热效率,然后可以采用抽气风扇15将热气抽出。所述伸缩杆17包括圆管18,圆管18内可滑动的连接有滑动杆19,滑动杆19的下端置于圆管18下方,圆管18内固定连接有弹簧20,弹簧20下端与滑动杆19上端固定连接。在弹簧20的作用下,密封板16能够很好的密封住排气管4,有点类似于咱们平时见到的自动开合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药制剂煎煮机,包括加热底座(1),加热底座(1)上端固定有煎煮筒(2),煎煮筒(2)上端固定有盖板(3),盖板(3)上设有加料口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4);/n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筒(2)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下端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导向键(6),转动轴(5)中部螺纹连接有竖直滑动的圆台(7),圆台(7)下端经连接柱固定连接有圆柱体(8),圆柱体(8)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转盘(9),转盘(9)经导向键(6)与转动轴(5)可滑动的连接,转盘(9)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10),转盘(9)为转动轴(5)转动带动其竖直升降和转动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药制剂煎煮机,包括加热底座(1),加热底座(1)上端固定有煎煮筒(2),煎煮筒(2)上端固定有盖板(3),盖板(3)上设有加料口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4);
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筒(2)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下端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导向键(6),转动轴(5)中部螺纹连接有竖直滑动的圆台(7),圆台(7)下端经连接柱固定连接有圆柱体(8),圆柱体(8)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转盘(9),转盘(9)经导向键(6)与转动轴(5)可滑动的连接,转盘(9)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10),转盘(9)为转动轴(5)转动带动其竖直升降和转动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煎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1),圆台(7)外圆周固定连接有导向臂,导向杆(11)下端可滑动的贯穿导向臂且置于圆台(7)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煎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键(6)设有四个,圆柱体(8)设有中空的通槽,转动轴(5)穿过通槽且与圆柱体(8)之间有间隔,转盘(9)上设有与导向键(6)配合的导向槽,转动轴(5)转动构成转盘(9)一起转动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煎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8)下端设有环形的T型槽,T型槽内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凤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