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147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包括炒制筒,炒制筒外周上设置有支撑腿,炒制筒上部设置有上盖,炒制筒下部设置有下盖,上盖和下盖分别通过合页与炒制筒铰接连接,炒制筒上方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炒制筒的轴线重合且延伸到炒制筒的内部,转轴上设置有翻炒叶片,炒制筒的侧壁内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丝;炒制筒底部开设有进气口,炒制筒通过进气口连接有气管;通过翻炒叶片和气管的设置,使中药饮片在炒制筒内不断地翻动,使其受热均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炒制中药的效率;炒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翻开上盖,观察炒锅内药材的色泽,从而便于控制火候,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加工设备
,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炒制是中药饮片炮制的重要工法,是将药材在锅中不断翻动,炒制一定程度,以达到便于粉碎加工、缓和药性及矫味等目的。炒制有炒黄、炒焦、炒炭的分别。炒黄是用文火将药材炒至香脆、表面呈淡黄色或比原色稍深,如炒牛蒡子、炒苏子,目的是使原料作质松脆,便于粉碎和煎出药性,能矫正不良气味。炒焦是用中火或大火将药材加热炒至表面呈现焦黄色或焦褐色,如焦山楂,焦白术,焦麦芽,目的是缓和药性、或增强药材作用。炒炭是用武火或中火将药材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如艾叶炭,地榆炭,姜炭,目的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而传统的中药饮片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炒制完成的,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翻炒不均匀,同时人工炒制工作人员疲劳度较大,难以把握火候,影响中药饮片炒制之后的药用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其中,包括炒制筒1,所述炒制筒1上下均为半封闭,所述炒制筒1外周上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炒制筒1上部设置有上盖11,所述炒制筒1下部设置有下盖15,所述炒制筒1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合页12,所述上盖11和下盖15分别通过所述合页12与所述炒制筒1铰接连接,所述炒制筒1上方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与所述炒制筒1的轴线重合且延伸到所述炒制筒1的内部,所述转轴4上设置有翻炒叶片5,所述炒制筒1的侧壁内设置有加热腔14,所述加热腔14内设置有加热丝7;所述炒制筒1底部开设有进气口16,所述炒制筒1通过所述进气口16连接有气管6。优选的,所述上盖11和下盖15上均设置有把手13。优选的,所述炒制筒1为倒圆台形,所述翻炒叶片5为螺旋型且与所述炒制筒1的侧壁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加热丝7呈螺旋状设置在加热腔14内。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翻炒叶片和气管的设置,使中药饮片在翻炒叶片的搅动和气流的吹动下在炒制筒内不断地翻动,使中药饮片受热均匀,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炒制中药的效率;炒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翻开上盖,观察炒锅内药材的色泽,从而便于控制火候,以高质量的实现药材炒制过程,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中炒制筒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中炒制筒的仰视图附图中:1-炒制筒、2-支撑腿、3-电机、4-转轴、5-翻炒叶片、6-气管、7-加热丝、11-上盖、12-合页、13-把手、14-加热腔、15-下盖、16-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包括炒制筒1,炒制筒1上下均为半封闭,炒制筒1外周上设置有支撑腿2,炒制筒1上部设置有上盖11,炒制筒1下部设置有下盖15,炒制筒1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合页12,上盖11和下盖15分别通过合页12与炒制筒1铰接连接,炒制筒1上方安装有电机3,电机3输出轴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与炒制筒1的轴线重合且延伸到炒制筒1的内部,转轴4上设置有翻炒叶片5,炒制筒1的侧壁内设置有加热腔14,加热腔14内设置有加热丝7;炒制筒1底部开设有进气口16,炒制筒1通过进气口16连接有气管6。进一步的说,上盖11和下盖15上均设置有把手13。进一步的说,炒制筒1为倒圆台形,翻炒叶片5为螺旋型且与炒制筒1的侧壁相贴合。进一步的说,加热丝7呈螺旋状设置在加热腔14内。炒制筒1、支撑腿2、电机3、转轴4、翻炒叶片5、气管6、加热丝7、上盖11、合页12、把手13、加热腔14、下盖15、进气口16使用过程:使用时,将中药饮片通过上盖11加入到炒制筒1内,启动电机3带动翻炒叶片5转动对中药饮片进行搅动,同时通过气管6向炒制筒1内通入干净的空气,把底部的中药饮片向上吹动,使得中药饮片在炒制筒1内不断地翻动;对加热丝7通电,使其发热对炒制筒1内的中药饮片进行加热,完成炒制过程;炒制完成后,打开下盖15使中药饮片掉落出炒制筒1,收集起来即可。上述过程中,通过翻炒叶片和气管的设置,使中药饮片在翻炒叶片的搅动和气流的吹动下在炒制筒内不断地翻动,使中药饮片受热均匀,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炒制中药的效率;炒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翻开上盖,观察炒锅内药材的色泽,从而便于控制火候,以高质量的实现药材炒制过程,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本申请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炒制筒(1),所述炒制筒(1)上下均为半封闭,所述炒制筒(1)外周上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炒制筒(1)上部设置有上盖(11),所述炒制筒(1)下部设置有下盖(15),所述炒制筒(1)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合页(12),所述上盖(11)和下盖(15)分别通过所述合页(12)与所述炒制筒(1)铰接连接,所述炒制筒(1)上方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与所述炒制筒(1)的轴线重合且延伸到所述炒制筒(1)的内部,所述转轴(4)上设置有翻炒叶片(5),所述炒制筒(1)的侧壁内设置有加热腔(14),所述加热腔(14)内设置有加热丝(7);/n所述炒制筒(1)底部开设有进气口(16),所述炒制筒(1)通过所述进气口(16)连接有气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炒制筒(1),所述炒制筒(1)上下均为半封闭,所述炒制筒(1)外周上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炒制筒(1)上部设置有上盖(11),所述炒制筒(1)下部设置有下盖(15),所述炒制筒(1)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合页(12),所述上盖(11)和下盖(15)分别通过所述合页(12)与所述炒制筒(1)铰接连接,所述炒制筒(1)上方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与所述炒制筒(1)的轴线重合且延伸到所述炒制筒(1)的内部,所述转轴(4)上设置有翻炒叶片(5),所述炒制筒(1)的侧壁内设置有加热腔(14),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安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