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雄辉专利>正文

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36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设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开口处的相对端通过卡接部件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杯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磨层,所述卡接部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端的环形套侧壁上的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内均卡接有卡块,两块所述卡块远离卡槽的一侧均与另一端环形套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环形套、卡接部件、隔热层与缓冲层等的设置来实现对杯体的减震与防烫作用,有利于提高杯体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者的安全性,有利于减少更换杯体的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
本技术涉及陶瓷杯
,尤其涉及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
技术介绍
陶瓷杯所谓“陶瓷”就是粘土制成一种形状,由粘土或其它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处理,用于装饰和保护建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经过干燥后加热到某一种程度使它硬化,不再溶于水,陶瓷杯的主要成分是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景德镇陶瓷杯主要以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目前现有的陶瓷杯采用一体式,不具备防烫作用,使用者在握住手柄使用时,常常会无意中碰到杯体的侧壁,若是杯内的温度过高则导致手部烫伤,甚至造成手部由于自然反应导致杯体坠落,降低陶瓷杯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陶瓷杯不具备减震作用,导致在放置杯体时杯内的水受震动抖出杯内,造成桌面湿润或者溅到使用者手部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陶瓷杯不具备防烫减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设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开口处的相对端通过卡接部件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杯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磨层,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套、卡接部件、隔热层与缓冲层等的设置来实现对杯体的减震与防烫作用。优选地,所述卡接部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端的环形套侧壁上的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内均卡接有卡块,两块所述卡块远离卡槽的一侧均与另一端环形套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卡接部件的设置来实现对环形套的固定作用,且便于环形套更换。优选地,所述隔热层由陶瓷保温隔热涂层材料制作而成,需要说明的是,隔热层的设置来实现对杯体内的水的温度的隔热,有利于避免杯体的底部过热烫坏易损玻璃桌面。优选地,缓冲层由隔音减震型的纳米多层结构材料制作而成,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层的设置来实现对杯体的底部防震动作用,有利于避免杯体受震动导致杯体内的水溅出。优选地,所述减磨层由耐磨陶瓷涂层制作而成,需要说明的是,减磨层的设置来实现对杯体底部的耐磨作用,有利于提高杯体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杯体由杯身与手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手柄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杯身的取放。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卡接部件中的卡槽与卡块的配合使用来实现对环形套的紧固作用,有利于保证环形套的正常使用,且便于环形套更换,有利于确保杯体的防烫作用,有利于提高使用者使用陶瓷杯的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隔热层、缓冲层与减磨层的设置来实现对杯体内的高温水进行隔热,有利于避免杯体的底部过热烫坏易损玻璃桌面,且能够利用纳米多层结构材料实现对杯体的底部防震动作用,有利于避免杯体内的高温水溅出,以及利用耐磨陶瓷涂层对杯体的底部实现耐磨作用,有利于延长杯体的使用年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中杯体与环形凹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体、2环形凹槽、3环形套、4卡接部件、5隔热层、6缓冲层、7减磨层、8卡槽、9卡块、10杯身、11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包括杯体1,其中,杯体1由杯身10与手柄11构成,杯体1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环形凹槽2内嵌设有环形套3,环形套3开口处的相对端通过卡接部件4固定连接设置,卡接部件4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端的环形套3侧壁上的两个卡槽8,两个卡槽8内均卡接有卡块9,两块卡块9远离卡槽8的一侧均与另一端环形套3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杯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层5,隔热层5由陶瓷保温隔热涂层材料制作而成,隔热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层6,缓冲层6由隔音减震型的纳米多层结构材料制作而成,缓冲层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磨层7,减磨层7由耐磨陶瓷涂层制作而成。需要说明的是,杯体1的材料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手柄11用于对杯身10的取放作用;环形套3上镶刻有多个五角形状体,有利于提高环形套3的美观度以及增大环形套3的摩擦度,有利于提高手握环形套3的稳定度;隔热层5由陶瓷保温隔热涂层材料制作而成,在杯体1的下端涂抹0.3mm左右即可达到隔热保温作用,进而有利于避免杯体1的底部过热烫坏易损玻璃桌面;缓冲层6由隔音减震型的纳米多层结构材料制作而成,有利于避免杯体1内的高温水溅出杯体1内,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减磨层7由耐磨陶瓷涂层制作而成,耐磨陶瓷涂层的化学耐受性强,100%固化材料,不含水和有机溶剂,固化后不收缩,涂层致密,无针孔,能长期承受酸碱盐等化学介质的侵蚀,且具有与基材料匹配的温度一致的膨胀系数,不至于产生内应力或热应力而使涂层遭到破坏,满足工作环境的耐热、防腐、耐磨要求,有利于提高杯体1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更换其次数;卡块9的形状大小与卡槽8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卡块9卡接于卡槽8内;环形凹槽2用于对环形套3的放置作用。本技术中,手握住手柄11对杯身10进行取放,当手靠近到杯身10的侧壁上时,此时由于环形套3的设置来实现对杯身10侧壁的隔热作用,有利于避免使用者手部烫伤;当盛放有高温水的杯体1放置在桌面时,此时由于隔热层5的设置来实现对玻璃桌面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避免处于高温的杯体1的下端将劣质玻璃桌面烫裂,而当桌面受到震动导致杯体1震动或者杯体1重放至桌面时,此时由于缓冲层6的设置来实现对杯体1的减震作用,有利于防止杯体1内的高温水溅出杯体1内,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以及杯体1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所述环形凹槽(2)内嵌设有环形套(3),所述环形套(3)开口处的相对端通过卡接部件(4)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杯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层(6),所述缓冲层(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磨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所述环形凹槽(2)内嵌设有环形套(3),所述环形套(3)开口处的相对端通过卡接部件(4)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杯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层(6),所述缓冲层(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磨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用防烫减震陶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件(4)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端的环形套(3)侧壁上的两个卡槽(8),两个所述卡槽(8)内均卡接有卡块(9),两块所述卡块(9)远离卡槽(8)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美王雄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雄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