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割防盗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30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割防盗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其上设置有拉链,所述背包主体的表面材质为防割面料;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侧面的防盗装置。所述防盗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拉链闭合端一侧的指纹锁;设置于所述拉链的拉链头上的卡扣部,其与所述指纹锁配合;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内的收纳装置;以及卷放于所述收纳装置内的钢绳,其活动端上设置有绳圈。采用防盗装置、防割面料和RFID防盗刷模块的结合,实现了对背包安全性能的整体提升。防盗装置采用钢绳、指纹锁和卡扣部的结合,不仅限制了拉链的开闭,而且限制了背包的整体移动。采用USB接口外设于背包主体上,提升了背包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物理上和信息上的双重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割防盗背包
本技术涉及背包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割防盗背包。
技术介绍
背包是许多人日常出行里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背包内放置电脑、手机、资料等各种物品。但是,现有的背包存在防盗性能差,且背包内的手机、银行卡易被盗刷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背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割防盗背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割防盗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其上设置有拉链,所述背包主体的表面材质为防割面料;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侧面的防盗装置,其包括:固设于所述拉链闭合端一侧的指纹锁;设置于所述拉链的拉链头上的卡扣部,其与所述指纹锁配合;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内的收纳装置;以及卷放于所述收纳装置内的钢绳,其活动端上设置有绳圈。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内的RFID防盗刷模块。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上的充电模块,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内的直流电源;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一侧且电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USB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防盗装置、防割面料和RFID防盗刷模块的结合,实现了对背包安全性能的整体提升。防盗装置采用钢绳、指纹锁和卡扣部的结合,不仅限制了拉链的开闭,而且限制了背包的整体移动。采用USB接口外设于背包主体上,提升了背包的实用性。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物理上和信息上的双重安全防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纳装置和钢绳的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扣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包主体11.拉链2.防盗装置21.指纹锁22.卡扣部23.收纳装置24.钢绳241.绳圈3.充电模块31.USB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割防盗背包,包括:背包主体1,其上设置有拉链11,所述背包主体1的表面材质为防割面料,防止不法分子用锐器割开背包主体1,进而取出贵重物品;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1侧面的防盗装置2。所述防盗装置2包括:固设于所述拉链11闭合端一侧的指纹锁21;设置于所述拉链11的拉链11头上的卡扣部22,其与所述指纹锁21配合;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1内的收纳装置23;以及卷放于所述收纳装置23内的钢绳24,其活动端上设置有绳圈241。当钢绳24受到远离背包主体1的牵拉力时,钢绳24向外拉出;当钢绳24没受到外力时,收纳装置23将钢绳24回拉,直至钢绳24绷紧。采用防盗装置2、防割面料和RFID防盗刷模块的结合,实现了对背包安全性能的整体提升。防盗装置2采用钢绳24、指纹锁21和卡扣部22的结合,不仅限制了拉链11的开闭,而且限制了背包的整体移动。采用USB接口31外设于背包主体1上,提升了背包的实用性。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物理上和信息上的双重安全防护。本技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1内的RFID防盗刷模块(图中未标示),其产生磁场且屏蔽了背包内的物品,防止他人用电子设备隔着背包盗刷用户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本技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1上的充电模块3,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1内的直流电源;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1一侧且电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USB接口31。所述直流电源可拆卸,也可进行充放电处理。用户可将充电线分别插入USB接口31和手机充电接口,即可对手机进行充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割防盗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包主体,其上设置有拉链,所述背包主体的表面材质为防割面料;/n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侧面的防盗装置,其包括:/n固设于所述拉链闭合端一侧的指纹锁;/n设置于所述拉链的拉链头上的卡扣部,其与所述指纹锁配合;/n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内的收纳装置;以及/n卷放于所述收纳装置内的钢绳,其活动端上设置有绳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割防盗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包主体,其上设置有拉链,所述背包主体的表面材质为防割面料;
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侧面的防盗装置,其包括:
固设于所述拉链闭合端一侧的指纹锁;
设置于所述拉链的拉链头上的卡扣部,其与所述指纹锁配合;
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内的收纳装置;以及
卷放于所述收纳装置内的钢绳,其活动端上设置有绳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立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白云区捷径皮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