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1199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箱体、搅拌杆、第一转轴、抽水管、出液阀、第一电机、水泵、出水管、框体、植物生长灯、环形管、从动齿轮、转管、第二电机、第二转轴、主动齿轮、雾化喷头、滤网、壳体、电磁阀、连通管、水质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雾化后的营养液均匀的喷洒至水培植物的叶面上,使其通常吸收较为不均,且通常无法对其内部营养液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并自动对其进行补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水培植物
,具体为一种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水培植物是一种方便、干净且价格便宜的植物,因此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喜爱。水培是采用现代的生物技术,对普通的植物和花卉进一步地进行驯化。我国的水培还处于一个初步的发展阶段,我国水培植物的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必将能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在水培植物的栽培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到栽培装置作为栽培主体,现有的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雾化后的营养液均匀的喷洒至水培植物的叶面上,使其通常吸收较为不均,且通常无法对其内部营养液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并自动对其进行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具备对雾化后的营养液喷洒均匀且可对其内部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和补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雾化后的营养液均匀的喷洒至水培植物的叶面上,使其通常吸收较为不均,且通常无法对其内部营养液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并自动对其进行补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右侧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与箱体(1)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所述箱体(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框体(9),所述框体(9)的底部贯穿安装有滤网(18),所述箱体(1)左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右侧连通有抽水管(4),所述抽水管(4)的右侧贯穿至箱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水泵(7)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远离水泵(7)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共振活性水培植物栽培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右侧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与箱体(1)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所述箱体(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框体(9),所述框体(9)的底部贯穿安装有滤网(18),所述箱体(1)左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右侧连通有抽水管(4),所述抽水管(4)的右侧贯穿至箱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水泵(7)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远离水泵(7)的一侧延伸至箱体(1)的顶部并活动套设有转管(13),所述转管(13)的底部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12),所述箱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底部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固定套设有与从动齿轮(12)配合使用的主动齿轮(16),所述从动齿轮(12)的底部连通有环形管(11),所述环形管(11)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17),所述箱体(1)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壳体(19),所述壳体(19)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21),所述连通管(21)远离壳体(19)的一侧与箱体(1)的右侧连通,所述连通管(2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20),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且位于框体(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植物生长灯(10),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质传感器(22),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液阀(5),所述箱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